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章 分歧

銷售鍛鍊的不僅是與人溝通的能力,更是鍛鍊人心態的過程,自從我在武漢銀河資訊學院,讀到了羊皮卷。裡面的故事就給我的思維產生了啟迪,在以後人生當中,我一直在用追根溯源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而在很多外部經驗和理論圍攻下,我選擇的是懷疑和挑戰。

我們中企動力歷來都試圖建立一種標準化銷售流程,讓每個銷售員都能成為一個職業的銷售士兵,而我的思想以及行動註定我是一個特種兵。和他們一直走在不同的道路上。

我們商務部早上來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來到部門電腦前一起合唱勵志歌曲,例如,楊培安的我相信,劉歡的從頭再來,beyond的光輝歲月,中午會做拉進同事之間距離的小遊戲,以及抓錢體操。

在標準化銷售流程中,銷售總監給我們一套銷售思路,要求我們按她的銷售思路執行。首先每個銷售必帶一個檔案,這個檔案裡面包括公司的營業執照,所獲的的榮譽與專利,以及所有產品的宣傳冊,最後是已合作的客戶,部分合同的影印件,這些統稱為銷售工具。銷售總監,要求我們從資料夾第一頁開始講起講到最後合同的影印件,必須一步步執行並且不能打亂次序,我在第一次面對這種銷售思路時就是反感的,抵制的,這種東西會限制銷售員的思維和創新力。以及面對突發情況的處理能力。

在和鴻佰簽訂了第一個合同後,很長時間我的業績沒有出現增長。而我依然抱著我的銷售理念在行動,和周圍的同事似乎格格不入。一次魏總來到商務四部告訴劉勇,以後不準讓龍全良出去見客戶,而我依然我行我素,照樣出去見客戶,在進入中企動力寶安分公司兩個月後,在深圳羅湖區,福田區,寶安區,龍崗區,龍華新區很多公司都能找到我的足跡。

而我和公司的分歧之處和矛盾點是,公司強調快速達成訂單,注重業績。注重銷售標準化流程,把公司放在個人前面,認為銷售應該用強勢行為,無論是客戶願不願意,只要客戶願意見面,開頭就要,不斷在客戶腦海中強調我們公司實力,我們產品的先進性,我們合作客戶之多。這樣才能達成訂單。

而我的銷售理念與處世原則是,銷售員個人應該在公司前面,因為銷售員是客戶和產品的紐帶,要想推廣產品首先要讓客戶認同這個銷售員,而對於我來講我和陌生客戶不僅僅希望達成訂單,更希望成為永久的朋友。所以我和公司的矛盾一直從進入中企動力開始直到離職那一刻,才宣告結束。

中企動力是個鐵打的營盤,而銷售員就是流水的兵,總有人走,也總有人來。每當新同事打電話遭到拒絕是,商務經理會說,繼續打到客戶接為止,一遍不行用兩遍,兩遍不行用三遍。這時領導在鍛鍊銷售員面對拒絕的決心,其實我也在中企動力學習到很多,特別是面對拒絕的態度,都是勇往直前的,這種精神一直被我延續至今。在全國性的銷售會議當中很聽到很多同事分享一個銷售員跟進一個客戶一兩年才成交的故事,這些故事也深深影響我人生的道路。而在我們打電話過程中,聽到客戶最多兩句話是,不需要,你們中企動力其他同事剛剛跟我聯絡過。從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來外部和內部競爭壓力有多大。

在蟄伏的一段時間內,我認識了朱泯,認識了蔡旭東,認識了劉總

有一天我在尋找新的客戶拓展辦法,於是我進了一個qq群,當時我在群裡釋出了一條資訊,我說各位朋友大家好,請問百度推廣是怎麼回事,於是一個叫朱泯的朋友,加了我qq,告訴了我百度推廣的知識,他當時在360推廣做銷售員。後面我們保持了緊密聯絡。上班中他都會給我推薦客戶資源。我也會給他做客戶資源分享。

蔡旭東的結識,來自於我們2015年臨近春節的一次外出陌拜,當時我獨自一人到達了福田區一座寫字樓內,在一個醫療器械公司碰到了蔡旭東,他時任那家公司人事經理,當他看到我們快過春節,還出來跑業務時,對我們中企動力的業務員產生了敬佩之情,他主動遞給了我他的名片,說以後有事聯絡我,第二天,我打電話給蔡旭東,瞭解合作的可能性,而蔡旭東則和我交流起來其他事情,蔡旭東是湖北黃陂人,當時已經40多歲,我習慣性都稱他為老蔡,在一次蔡旭東約我吃飯時,告訴我,他們老闆嫌中企動力產品價格太高,所以沒有選擇和我們合作,從那次以後我再也沒有和他談論過我的產品。我們後面更多談的是我的遠拓家政,我的理想我的抱負,直到如今我依然和老蔡保持著聯絡。

劉總是湖南人。是我在上班時打陌生電話結識的,當時客戶資料資訊顯示已經過世了,劉總之前辦過廠,但是失敗了,在我第一次聯絡他時,他已經創立一家貸款公司。第一次電話我們就聊了很久,後來我們多次見面吃飯,他帶我去了很多論壇,結識了很多朋友,也曾邀請我去他們公司任副總,可是我拒絕了。劉總也是個喜歡做詩的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