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章 鸚鵡樓,夢的起點

鮑雨豆站在“鸚鵡樓”門前時,已經接近傍晚。天色陰沉,小鎮上冷風四起,空氣中混雜著溼冷與冬日的寒意。她裹緊羽絨服,用力拖動兩個行李箱,肩上還揹著一個裝滿雜物的巨大雙肩包。

這是她到德國的第一天。

十一月的德國小鎮天黑得早,天邊的餘暉如同墨藍色畫布上的一抹金橙,漸漸沉沒在夜色中。眼前的建築物外牆灰撲撲的,窗臺上擺放著幾盆殘敗的植物,門框邊貼著幾張老舊的廣告。儘管她提前透過郵件與房東確認過地址,但此時此刻,這棟房子還是與她的想象大相徑庭。

“這裡就是……鸚鵡樓?”她低聲嘟囔。

房東曾在郵件中告訴她,這棟樓是為學生提供的合租公寓,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沒提到這歷史是好是壞。

她抬頭看了一眼門牌號——確實是這裡。隨後,她推開吱呀作響的大門,眼前是一條狹窄的走廊,貼著仿木紋的地板,紋理粗糙,幾乎一眼就能看出是低成本的裝飾材料。走廊的盡頭有兩盞昏暗的節能燈,發出不均勻的光線,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

走廊兩側分佈著十幾扇門,每扇門上都貼著手寫的編號。兩邊的房門緊閉,但裡面卻傳出各種聲音:有男生低聲說話的腔調,也有女生尖銳的笑聲,還有什麼東西摔在地上的“砰”一聲,震得整棟樓都微微顫動。

她猶豫了一下,拖著箱子走到盡頭的一扇門上,門上貼著一張紙條:“鸚鵡樓207號房間”。她試著用鑰匙開門,門鎖輕微轉動了一下便開啟了。

**“這就是WG(Wohngemeinschaft,合租公寓)?”**鮑雨豆默默吐槽,心中湧起一絲後悔。

她站在門口,打量著這間不足十平米的狹窄房間:地板上鋪著同樣仿木紋的塑膠地板,踩上去發出輕微的“咔噠”聲。窗邊放著一張單人床,上面鋪著單調的灰白條紋床單。房間的佈置簡陋,卻也沒有完全失去生活的氣息。

“這就算是家了?”她喃喃自語,將行李箱放在地上,輕輕嘆了口氣。鮑雨豆將雙肩包扔在書桌旁,長舒一口氣。

“再怎麼說,總比露宿街頭強。”她自言自語。

對於一個理科博士生來說,住宿環境的優劣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這間房間的租金比鎮上大部分公寓低廉許多,而她的獎學金預算極其有限。

她將房間的窗簾拉開,窗外是樓下的花園,雖然沒有綠意盎然的景象,但偶爾閃過的小動物影子讓她覺得有些溫馨。她開啟手提電腦,嘗試連線Wi-Fi。網速很慢,她不得不耐著性子重新整理郵箱,快速地瀏覽郵箱——幾個科研專案的郵件靜靜地躺在那裡,還有老闆發來的提醒,要求她儘快提交合作研究的進度報告。

“老闆的時間觀念大概是按分秒計算的吧。”她吐槽著,嘴角浮現一絲無奈的笑。

不過,這些瑣事並不是她此刻要操心的。她必須先適應這個陌生的環境——不光是德國這個國度,還有眼前這個稱為“鸚鵡樓”的奇怪地方。

鸚鵡樓的結構並不複雜,共有十幾間房間,住著一群來自不同國家、性格各異的年輕人。他們共同使用兩間公用洗手間和一間小廚房。

隔壁房間傳來音樂聲,一種刺耳的電子樂節奏讓她心煩意亂,心裡反覆盤算著:“這麼吵,接下來的科研工作還能集中精力嗎?或者要不要儘快換地方住?”

鮑雨豆將從ALDI買來的生活用品拎進207號房間時,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鮑雨豆決定去廚房看看。她推開門,一股食物的氣味混雜著洗潔精的味道撲面而來。幾個人正圍在爐灶前忙碌著,一個土耳其男生用並不熟練的德語喊著:“誰用完鍋沒洗乾淨?”

廚房的角落堆滿了尚未清理的垃圾,水槽裡泡著好幾只碗,空氣中瀰漫著令人作嘔的黴味。

她站在門口,愣了幾秒鐘,迅速退出廚房。

“算了,吃點自帶的泡麵得了。”

為了節省預算,她還帶來了一個睡袋和充氣枕頭,打算先撐過最初的適應期。然而,當她真正踏進這座鸚鵡樓時,她才意識到,自已的計劃可能需要再修正。回到房間,她鋪開睡袋,放好充氣枕頭,簡直覺得這已經是整個公寓裡最乾淨的地方。她窩進睡袋裡,盯著天花板發呆,心中不禁吐槽起自已的選擇。

“為什麼要來德國?為什麼一定要申請這個聯合培養專案?”她輕輕拍了拍自已的臉,試圖從這種負面情緒中抽離。

鮑雨豆從小就喜歡觀察世界,但她不擅長與人打交道。她覺得語言是人類發明的一種“高效交流工具”,但這工具常常失靈。與其花費時間在人際關係中,她更願意將精力投入到資料分析、程式設計與邏輯推導中。這是典型的INTP式思維——不拘形式,但極度注重邏輯。

當四周安靜下來時,她已經將房間整理得井井有條。桌上的書、膝上型電腦、數個資料夾都按照分類堆放,甚至床頭的小櫃子裡也塞進了一些她在國內帶來的小物件。她一向喜歡這種掌控感,哪怕是細節也不例外。

然而,凌晨五點,天色依然昏暗,倒時差的鮑雨豆再次從睡夢中醒來。她發現自已的生物鐘完全亂套了,白天昏昏欲睡,夜晚卻清醒得像頭夜行的貓。

房間內一片寂靜,只剩下鐘錶秒針的滴答聲。鮑雨豆躺在床上,試圖找點事做,盯著天花板,腦中卻開始對這座公寓的構造進行推理。

“鸚鵡樓……為什麼會叫這個名字?”她回想起房東帶她進來的時候,隨口提到這是棟有“歷史感”的公寓,但沒具體說明什麼歷史。

“鸚鵡樓,鸚鵡……是某種裝飾風格,還是某種文化象徵?”她喃喃道,隨手翻開了隨身帶來的筆記本,將這些關鍵詞記下。

這時候,她突然聽見門外傳來一陣微弱的“咔噠”聲。鮑雨豆起初以為是某個室友路過,但奇怪的是,這個聲音始終沒有遠去,彷彿就在她的門口停下了。

她下意識地屏住呼吸。

聲音停止了。

她翻身下床,將耳朵貼在門上,心中忍不住琢磨起這個奇怪的房間:門板冰冷,木質紋理粗糙。剛來時她並沒有注意,現在摸起來竟有些斑駁的痕跡。

“舊房子而已,別多想。”她安慰自已,但好奇心驅使她繼續研究。

清晨的第一縷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進房間,時間大約是六點半。她終於有了些許睏意,卻在半夢半醒之間聽見了什麼。

“咔噠。”

那是門鎖轉動的聲音。

鮑雨豆猛地睜開眼,翻身坐起。她看向房門,剛剛應該是聽錯了吧?她握緊手機,警惕地走向門口。

“咔噠咔噠。”

聲音再次響起。這一次,她確定是房間的門鎖自已在動,彷彿有人在外面開鎖,但門並沒有開啟。

“這是……什麼情況?”她盯著門鎖,喉嚨有些發乾。

她猶豫片刻,伸手握住門把手,輕輕地旋轉——門紋絲不動,似乎已經被鎖死了。

她低頭觀察了下門縫,發現地板的陰影裡竟隱約透出一層血紅的光芒。

心中升起一股寒意,她後退幾步,眼神盯住門縫。

此刻,清晨的陽光已經完全透入房間,她甚至能清楚地看見陽光與那紅光交匯的一瞬間,紅光竟像是活物一樣迅速消退。

這太反常了。

她深吸了一口氣,將門完全推開,跨出房間的一瞬間,她看到一條長長的走廊出現在眼前,走廊兩側掛著一排老式油燈,牆上的紋路像是某種詭異的植物藤蔓,而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讓人窒息的潮溼氣息。

她後退了一步,回頭望向207號房間,房門依然開著,但裡面的擺設卻消失不見了,,唯有睡袋和充氣枕頭靜靜地躺在地板上。

走廊變得寂靜無聲,彷彿吞噬了一切聲音。鮑雨豆試探性地邁出一步,腦海中卻飛速推演著各種可能性——

“這是夢?還是錯覺?還是這個地方真的不對勁?”她揉了揉眼睛,試圖確認自已是否還清醒。

她試著跨出門,剛踏出一步,耳邊突然傳來一陣低語聲。

“不要回頭。”

她僵在原地,腦海中迅速閃過無數種可能性:夢境、幻覺、還是某種自已尚未掌握的科學現象?

但低語聲彷彿從四面八方湧來,讓她無法忽視。走廊盡頭的紅光越來越亮,似乎在召喚著她走過去。

她猶豫了一會兒,緊握著睡袋和充氣枕頭,緩緩向走廊盡頭邁去。

當她踏出房間的那一刻,規則怪談世界的第一道規則隨之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