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的氣氛一如既往地沉靜,然而每一位大臣都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迫,彷彿空氣中的每一分流動都在傳遞著某種隱秘的訊號。和珅站在乾隆帝的身後,目光如刀,冷冷掃過座中群臣。今晚的宴會不同尋常,桌上擺著豐盛的菜餚,然而每一道菜的香氣,都未能打破這壓抑的氛圍。
大臣們的心思各自不同。此時的他們,既擔憂西南的叛亂,也在暗自揣測,今晚的乾隆帝與和珅之間,到底將會發生什麼樣的權力交鋒。和珅的權勢已經達到巔峰,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乾隆帝的戒備之心愈發強烈,皇帝的懷疑無時無刻不在考量和珅的忠誠與動機。
“眾卿平身。”乾隆帝的聲音低沉而威嚴,打破了宴會上的沉默。全場的大臣紛紛起身,恭敬地回答:“臣等恭敬陛下。”
“今日召大家前來,並非單純的宴會,而是為國事而商議。”乾隆帝的目光掃過整個大殿,最終定格在和珅身上,“和大人,既然你在西南的叛亂問題上已做了充分的準備,那麼你可否進一步彙報,關於朝中那些有問題的大臣,有什麼新的發現?”
和珅垂首行禮,隨即直言不諱,“啟稟陛下,微臣在前段時間已將朝中與叛亂勢力勾結的官員一一調查清楚,證據確鑿。此次行動,微臣特意安排了密探,已經鎖定了幾個關鍵人物。”他頓了頓,目光掃向坐在一旁的幾位大臣,語氣冰冷,“其中有幾位,已經在暗中與外敵勾結,試圖在叛亂髮生之際,推動某些利益交換,甚至謀劃著背叛陛下。”
乾隆帝的眉頭微微一挑,眼中閃過一絲憤怒,但很快就被掩飾住。他輕輕敲了敲龍椅扶手,聲音依舊沉穩:“既然如此,你準備如何處理這些叛臣?”
和珅的眼中閃過一絲冷厲,“微臣已經暗中佈置,計劃在叛亂爆發之際,立刻將這些背叛者一網打盡。除此之外,微臣還將聯合各地兵力,逐步清除潛伏在朝中的敵對勢力。”
整個大殿陷入短暫的寂靜,眾臣臉色各異,有的緊張,有的心生忌憚。因為,和珅的這番話,實際上是在挑戰整個朝廷的力量和秩序。
“好。”乾隆帝沉默片刻,終於點了點頭,“和大人果然有遠見,既然如此,朕也沒有異議。不過,這件事一定要小心行事。任何輕舉妄動,必定引來更大的波動。”
和珅恭敬地行禮,“微臣明白,陛下放心,微臣必定謹慎行事。”
乾隆帝目光犀利地盯著和珅,似乎在透過他的眼睛,洞察到某些難言的深意。然而,他並未言語,只是再次低頭,繼續批閱桌上的檔案。
和珅心中清楚,這場棋局已然展開,自已所面臨的不僅僅是叛亂與外敵的威脅,更有來自宮廷內部、權力深處的角力。每一個舉動、每一次發言,都可能改變未來的格局。
和珅離開宮殿的那一刻,心情愈發沉重。外面微風拂面,帶著一絲涼意。京城的街頭,依舊是熙熙攘攘的繁華景象,然而在和珅眼中,這一切都顯得如夢似幻。他步伐緩慢,心中卻在權衡著未來的每一步。
“將所有相關的密探都召回。”和珅低聲對身邊的程四元命令道,“這場風暴還遠沒有結束,我們必須準備好應對即將到來的暴風雨。”
程四元點頭應命,隨即退下。和珅站在街頭,目光眺望著遠方的紫禁城,那裡是權力的心臟,也是他所在的位置。然而他深知,自已的地位並非牢不可破,任何一個風吹草動,都可能改變這一切。如今,他必須更加小心翼翼地行事。
回到府中,和珅找來自已最為信任的謀士——李侍堯。這位深得和珅信任的智者,已經在背後為和珅佈下了無數計謀,是他背後最重要的支撐。
“李侍堯,今天在宮中,陛下有了新的指示。”和珅語氣低沉,“朕已經知道了朝中那些大臣的所作所為。接下來,我們要加緊行動,徹底拔除這些暗中的毒瘤。”
李侍堯點頭應允,“大人放心,微臣已經在為此做準備。宮中的密探,已經得到妥善安排,隨時可以開始行動。”
和珅眼中閃過一絲冷意,“我要在叛亂爆發之前,先清除這些背叛者。他們的背後不僅僅是與叛亂勢力勾結,更重要的是,他們背後藏匿的外敵勢力,若不及時解決,必定為大清帶來巨大的災難。”
李侍堯沉默片刻,低聲道:“大人,若這件事做得不夠徹底,恐怕會引起更大的動盪,甚至連我們自已也難以倖免。”
和珅目光銳利,心中早已作出決斷:“所以,必須一擊即中。無論是誰,敢與大清為敵,都必將付出代價。”
在接下來的幾日裡,和珅開始逐步實施自已的計劃。他暗中聯絡各地的忠臣,派遣密探前往各個關鍵地區,逐一清除那些與叛亂勢力及外敵勾結的官員。與此同時,他也加緊了西南叛亂的壓制,迅速調動兵力,準備在叛亂爆發之前,徹底摧毀反叛的核心力量。
然而,和珅心中清楚,這場權力的鬥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每一步決策,都可能成為未來歷史的轉折點。他的每一個動作,都會深深影響到大清帝國的命運。
京城的風,吹得愈發急促,而和珅,也在這場風暴中,站在了風口浪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