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章 皇權與權臣的博弈

乾隆帝終於下定決心,決定親自主持這場關乎國家命運的改革大會。訊息一傳出,整個朝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緊張之中。李侍堯、和珅,以及各大權臣都知道,這將是一次權力的較量,而這場較量的結局,將直接決定他們的未來。

和珅深知,這場博弈不僅僅是自已與李侍堯之間的較量,更是對整個大清體制的考驗。改革的議題一旦開始,就意味著權力將出現動盪,原本穩固的秩序會開始崩塌。他必須小心翼翼,不能讓任何一方在乾隆帝面前佔據上風。無論是改革的急功近利,還是自私的守舊,和珅都明白,唯有維持朝中權力的平衡,才能真正捍衛大清的穩定。

“李侍堯的氣焰越來越高了。”趙廣泰神色凝重地對和珅說道,手中捏著一份剛剛傳來的奏摺,“他正透過自已的支持者,四處遊說,逼迫改革提案儘快進入議程。朝中許多大臣都被他牽引著,支援改革的人越來越多。”

和珅抬起頭,目光深邃,“他太急功近利了,眼下若不做出反應,恐怕改革的提案會被一舉透過。”他沉吟片刻,緩緩說道,“但我們不能單單依賴人心的動搖,必須透過更強有力的手段,令乾隆帝明白,改革若不謹慎行事,必定會引發朝政的動盪,甚至可能導致國家根基的動搖。”

阿桂也插話道:“和大人,我們能否從改革本身的缺陷下手,挑出其中的漏洞,讓陛下心生疑慮?”

和珅點了點頭,“正是。李侍堯提出的改革方案雖有些許合理性,但其過於急功近利,解決問題的方式極為片面,甚至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我已經派人密切關注改革的具體內容,若其中有任何漏洞,我們便可以藉此反擊。”

與此同時,李侍堯也沒有閒著,他繼續在朝中游說,穩固著自已的陣地。他已開始爭取更多的大臣加入改革陣營,甚至不惜用承諾權力與利益的手段,將一些心存疑慮的官員拉攏到自已這邊。

李侍堯的成功,不僅僅依賴於他自身的聰明才智,更在於他利用了朝中腐敗的現象和社會不滿的情緒,緊緊抓住了改革的核心。他的提案中有許多觸及到了朝中許多官員的利益,這使得他迅速贏得了不少支持者。

他與乾隆帝的關係也日益親密,乾隆帝開始對李侍堯產生深厚的信任,甚至有意將他扶上更高的政治舞臺。李侍堯深知,這個機會來之不易,他決定在乾隆帝面前展現出自已最有力的一面。

“陛下,臣此次的改革方案,乃是為了國家的長遠發展。”李侍堯恭恭敬敬地向乾隆帝上奏道,“若不盡早進行深刻的改革,我們的大清將可能陷入無法自拔的困境。臣願意為改革貢獻所有的力量。”

乾隆帝略微沉默,眼中閃過一絲猶豫。李侍堯的話雖然充滿了理想主義的色彩,但卻無法忽視其中帶來的潛在風險。朝中的改革,不僅僅是改變制度那麼簡單,它將直接觸及到許多官員和權臣的根本利益。

就在乾隆帝陷入沉思的時候,和珅也做出了決定。他親自寫了一封奏摺,詳細分析了李侍堯改革提案中的種種問題,特別指出改革中存在的急功近利的傾向,以及可能引發的政局動盪。和珅在奏摺中提到:“改革不可一蹴而就,必須深思熟慮,循序漸進。若一味推動急功近利的改革,勢必導致朝中權力的不穩定,甚至可能引發社會的動盪。”

這封奏摺,和珅巧妙地將改革的負面影響與當今朝中穩定聯絡了起來,給乾隆帝傳遞了一個明確的資訊:改革雖是必要,但必須在穩定的框架內進行,不能讓過激的改革打破大清的根基。

乾隆帝讀完奏摺後,臉色凝重,心中已然有了決定。他深知,改革的步伐不能太急,否則很可能導致整個大清朝的根基動搖。而且,和珅的意見在一定程度上有理有據,尤其是對改革推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精準的預判。

“李侍堯的方案,雖然有所突破,但依然存在太多不確定性。”乾隆帝在與和珅的私下談話中說道,“朕已深思熟慮,暫時不採納過於激進的改革,而是會讓朝中大臣們進一步討論,逐步推進改革的程序。”

和珅心中鬆了一口氣,雖然這只是暫時的勝利,但他知道,這一場較量,他暫時保持了主動權。李侍堯雖然有強大的改革支持者,但在乾隆帝面前,他並沒有完全贏得最終的決策權。

然而,和珅也清楚,李侍堯絕不會輕易放棄。接下來的日子裡,李侍堯可能會採取更多的手段,試圖再次逼迫乾隆帝做出決策。和珅必須保持警惕,不能掉以輕心。

隨著朝中局勢的緊張,和珅與李侍堯的博弈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兩人的較量,不僅關乎個人權力的輸贏,更關乎整個大清帝國的未來。改革是否能順利進行,是否會引發朝政的動盪,最終將由乾隆帝來決定。而和珅,則準備好了應對一切可能的變數,迎接這場改變大清歷史的決戰。

4o m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