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章 權謀激烈,乾隆的試探

紫禁城的氣氛越來越凝重,朝中的權力鬥爭也悄然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和珅與李侍堯、張廷玉之間的博弈,逐漸發展成了宮廷內外的焦點。而和珅深知,眼下最危險的時刻已然到來——乾隆帝的態度,將決定自已未來的命運。

這一天,和珅接到了來自宮中的急召,要求他立刻進宮,面見皇帝。和珅的心情變得愈加複雜,雖然他已經準備好了應對一切的策略,但乾隆帝的召見,始終令他感到一絲不安。每一次與皇帝的會面,都是一次試探——是機遇,也是挑戰。

和珅整理好衣衫,帶著心腹崔應元一同前往宮中。他們進入乾清宮時,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沉重的氛圍,連太監們的腳步聲都顯得格外輕柔。和珅知道,今天不僅是自已與乾隆帝之間的會面,更是決定他能否繼續保持權力的關鍵時刻。

走進乾清宮,和珅便見到了坐在龍椅上的乾隆帝。乾隆帝的神色平靜,似乎並未透露出任何情緒。然而,和珅明白,這一切的背後,必定隱藏著某種深意。乾隆帝的沉默,從來不是單純的無言,而是一種在深思熟慮後的不言而喻。

“和朕平日事務繁忙,今日終於能與卿單獨談話。”乾隆帝淡淡地說道,語氣中並未流露出多少親近之意。

和珅微微行禮,低聲應道:“臣參見皇上,皇上安康。”

乾隆帝看了他一眼,輕輕擺手示意他起身:“近來,卿在朝中事多,權力日益擴大。朕有些聽聞,外間關於卿的言論越來越多,眾說紛紜,倒是讓朕感到幾分憂慮。”

和珅的心跳略微加速,但他表面依然保持著平靜的神色,微笑道:“皇上過慮了。微臣所做之事,皆是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內務府事務繁雜,若不盡力處理,恐會影響朝政。但微臣所掌控的,不過是細枝末節,決無逾越之意。”

乾隆帝沉默了一會,輕輕點了點頭,似乎在思索著什麼。片刻後,他才緩緩開口:“卿能為大清做這麼多事,朕自然不會忘記。但也有些人擔憂,內務府的權力過於集中,朝中已經有些人心不安。李侍堯等人,最近屢次上書,建議朕對卿加以約束。”

和珅的心底猛然一緊,但他依舊維持著冷靜的外表,輕聲說道:“李侍堯乃忠臣,心繫國家。若他有所建議,臣必虛心聽取。然而,臣所做之事,皆為皇上所命。若有不妥之處,願受陟罰。”

乾隆帝微微一笑,看著和珅,目光如刀鋒般銳利:“和卿知曉,這些年來,朕對卿十分信任。但若此事涉及朝中大局,朕不得不考慮到其他人的看法。卿不妨告訴朕,若真如李侍堯所言,卿是否真如他們所說,專權過度?”

和珅心頭猛地一震,心中暗道,終於來了。這一問,已經不是單純的審問,而是試探、試探自已是否會暴露過多的心機。乾隆帝的態度似乎並未完全轉變,但他已經清楚,自已必須透過這次對話來證明自已的忠誠與能耐,不能讓皇帝產生疑慮。

和珅低下頭,語氣誠懇而不失謙恭:“皇上,微臣一心為國,決不敢有絲毫私心。臣所做之事,皆是依照皇上的命令與大清的法度行事,若有不妥,臣願意接受一切制裁。至於外間言論,臣無暇顧及,只會專心致力於國家大事。若皇上認為臣有所過失,臣定當立即糾正。”

乾隆帝微微眯起眼睛,久久沒有說話,彷彿在考量和珅的話是否可信。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和珅的心跳加速,幾乎能聽見自已血液在耳邊的流動聲。他知道,這一刻,他的命運正由乾隆帝的一句話決定。

終於,乾隆帝放下手中的龍筆,低聲說道:“和卿一心忠誠,朕自然信得過。但事關朝政,朕不得不考慮長遠。卿在內務府的權力,不可過度集中,否則將來會導致朝廷失衡,甚至連大清的根基也會動搖。”

和珅的心中閃過一絲警覺,但依舊面帶微笑,恭敬道:“微臣明白。若皇上認為內務府的權力過於集中,微臣願意配合,減少不必要的干預。”

乾隆帝的目光銳利地掃過他,突然笑了笑:“和卿果然聰明。朕並不要求卿立刻作出改變,但從今天起,朕會讓卿適度分擔權力,讓一些事務交由其他大臣處理,分擔壓力。這樣一來,既能保證朝中平衡,又能避免外間不安。”

和珅的心底湧起一股冷汗,但他的表情依舊平靜如水,低聲答道:“微臣必遵聖旨。”

乾隆帝點了點頭,似乎對和珅的回答十分滿意:“好,和卿果然忠誠。朕今天召見卿,不僅僅是想提醒你,也想給你一些新的任務。朕知道,卿為大清做了不少貢獻,但國家安危,依然要靠大家共同治理。卿需知,權力是暫時的,唯有真正的忠心,才能保持長久。”

和珅深深行了一禮,心中卻在暗自盤算:乾隆帝的話語透出一股試探的味道,但他並未過於嚴厲,這意味著自已暫時仍處於風口浪尖之上。雖說局勢有些微妙,但自已依然能夠掌控其中的一部分。

離開乾清宮時,和珅心中浮現的只有一個念頭:乾隆帝的態度並未完全轉變,但他尚未徹底決裂自已。這一局,自已暫時贏得了時間,接下來,必須做好更加細緻的準備。

回到府中,和珅沒有急於休息,而是召集了幾位心腹商議未來的應對策略。權力的遊戲,終究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任何一個決策,都可能改變命運的走向。而現在,和珅的目標只有一個:穩固皇帝的信任,瓦解那些在背後策劃自已隕落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