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深謀
山中餘燼未冷
隕星臺戰事結束,月隱教徒潰逃,大軍收復山巔。然而,宋慈的心卻未曾放下。他將戰後蒐集的文書逐一審閱,卻越發覺得不安。
“這些手札雖揭示了月隱教的‘血月升空’計劃,但從整體佈局來看,隕星臺只是一個棋子。真正的核心在更深處。”
陳安擦去額頭的血跡,關切地問:“大人,月隱教已經大敗,接下來是否先返回朝廷報捷?”
宋慈搖頭:“敵人必有更深的佈置,勝而不追,是大忌。他們尚存的勢力若趁機,後患無窮。更何況……”
他翻開手札中一頁模糊的圖示,指著一處標記說道:“‘幽谷’二字反覆出現,這或許就是他們的真正據點。”
深入幽谷
三日後,宋慈帶領一支精銳小隊,深入手札所示的“幽谷”。
幽谷地勢複雜,兩側山壁高聳,彷彿天塹。谷中迷霧瀰漫,遮蔽了視野,也隱藏了無數危險。
一路上,宋慈憑藉敏銳的觀察力,避開了數次精心佈置的陷阱。他在一處刻滿符文的石碑前停下,低聲道:“這些符文的排列方式像是一種暗號,可能是通往據點的入口標誌。”
陳安仔細看了看,遲疑道:“大人,這種暗號看似簡單,但一旦破解錯誤,很可能觸發機關……”
宋慈凝視石碑片刻,忽然從懷中取出先前從隕星臺帶回的血書卷軸,將其鋪展在石碑前。卷軸上的血書與符文竟然完美契合!
“果然如此!”宋慈冷聲道,“月隱教為了防止外人闖入,將入口機關與血書內容對應。這入口就在……”
他順著符文的指引找到了一塊可移動的巨石,並命人小心移開。果然,巨石後出現了一條通往地下的暗道。
暗道中的詭秘
暗道狹窄幽深,彷彿一條蜿蜒的毒蛇。小隊點燃火把,小心翼翼地深入其中。
一路上,宋慈發現了多處刻意設定的誤導性岔路,以及防不勝防的機關。一處石牆突然塌陷,險些將一名士兵掩埋,幸虧宋慈及時拉開了他。
“月隱教在此地經營多年,這條暗道絕非簡單通路,而是重重考驗。”宋慈面色凝重,“大家務必小心,保持隊形。”
當他們終於穿過暗道時,眼前豁然開朗——一個巨大的地下溶洞映入眼簾。
洞中秘境
溶洞之中,一座恢弘的地下殿堂赫然在目。殿堂中央豎立著一座高聳的石塔,塔身刻滿了複雜的符咒。塔頂懸掛著一顆巨大的黑色晶石,在微弱的光線下閃爍著詭異的光芒。
宋慈指著晶石說道:“這便是月隱教的核心所在——‘暗日之石’。若我猜得不錯,它不僅是邪教徒膜拜之物,更是實施天象異變的關鍵。”
陳安低聲問:“大人,我們要如何銷燬這晶石?”
宋慈環顧四周,發現石塔四角分別設定了四根銅柱,柱底連線著一套複雜的機關裝置。他走近細看,頓時明白過來:“這是用來維持晶石能量的陣法!只要破壞四根銅柱,晶石便會失去作用。”
殺機再現
就在宋慈下令準備破壞銅柱時,地下殿堂四周突然響起了一陣低沉的號角聲,無數黑衣教徒從隱藏的暗門湧出,將他們重重包圍。
“宋慈,果然不負大宋提刑官之名!”一道沙啞的聲音從殿堂深處傳來。
眾人望去,只見一個身披血紅長袍的老者從石塔後緩緩走出。他手持權杖,面色陰沉,正是月隱教真正的首領——“赤星尊者”。
赤星尊者目光陰鷙:“隕星臺之敗不過是我計劃中的一環,你今日闖入此地,正合我意。‘暗日之石’的力量已接近巔峰,只需吸收你的‘精血’,便可徹底引動蒼穹,改寫天下格局!”
背水一戰
赤星尊者一聲令下,黑衣教徒蜂擁而上,場面瞬間陷入混亂。
宋慈冷靜指揮,將隊伍分為兩路。一隊負責阻擋敵人,另一隊則迅速行動,破壞銅柱。
宋慈親自加入了行動小隊,他一手揮劍,一手用火藥包引爆第一根銅柱。
“轟!”銅柱倒塌的聲音迴盪在溶洞中,晶石光芒頓時黯淡幾分。
赤星尊者大怒,揮動權杖釋放出一股強大的內勁,將數名士兵震飛。他冷笑道:“宋慈,你以為僅憑這些凡人手段就能阻止我?痴心妄想!”
宋慈沉著迎戰,與赤星尊者正面對決。他利用地形與赤星尊者周旋,為小隊爭取時間繼續破壞剩餘銅柱。
最終決戰
最後一根銅柱倒塌的瞬間,暗日之石發出一聲刺耳的轟鳴,隨即碎裂成無數碎片,消失在空氣中。
赤星尊者眼見多年經營毀於一旦,發出不甘的咆哮:“宋慈,你今日雖勝,但終有一日,我月隱教將重現世間!”
“邪不勝正!”宋慈厲聲喝道,一劍刺向赤星尊者。雙方在石塔下展開了最後的生死搏鬥。
經過一番激烈交鋒,赤星尊者終被宋慈擊敗,仰天倒地,氣絕而亡。
塵埃落定
戰鬥結束後,宋慈帶領倖存計程車兵撤出溶洞,並命人徹底封鎖此地。
他看著晨光灑在山谷間,長舒一口氣:“雖付出慘重代價,但月隱教的陰謀終於瓦解。天下再無蒼穹之禍。”
然而,宋慈心中明白,正邪之爭從未真正結束。他轉身對陳安說道:“整理詳細報告,呈交朝廷,同時暗中蒐集餘黨的動向。我們不能給邪教任何捲土重來的機會。”
陳安鄭重點頭:“明白,大人!”
宋慈轉身踏上歸途,身影雖疲憊,卻依舊挺拔。他知道,正義的道路永遠不會平坦,但他的腳步,永遠不會停下。
玉龍疑蹤
消失的玉龍
宋慈剛從甘涼道凱旋,回到汴梁,朝廷賜宴慶功。然而,未等他將隕星臺一案徹底整理呈報,一封急奏便送到了他的案頭。
急奏來自南方的湖州,湖州知州在奏章中提到,朝廷欽賜的一件國寶——“玉龍璧”在護送途中神秘失蹤。這玉龍璧乃前朝流傳至今的稀世珍寶,不僅被視為鎮國之物,更被用作祭天儀式的重要道具。此物若有閃失,天下民心或將動盪不安。
更令人疑惑的是,玉龍璧失蹤的地方,竟是一條人跡罕至的荒野山路,而護送隊伍的所有護衛皆無一生還,屍體整齊地排列在道路兩側,臉上均帶著詭異的笑容。
知州的奏章寫得語無倫次,滿紙驚惶:“此案詭秘至極,湖州民間已傳言此乃神靈降怒,還望聖上派遣能人破案,否則民心不安,恐生異端。”
皇帝看罷大怒,當即下旨,命宋慈火速前往湖州徹查此案。
荒野的迷局
宋慈隨旨出發,帶著陳安及一眾隨從,日夜兼程趕往湖州。
到達湖州後,宋慈先拜會了知州杜文川。這位杜知州年近五旬,面容清癯,但神色中卻帶著掩飾不住的驚恐。他向宋慈細述案情:“玉龍璧消失在一處名為‘烏鴉嶺’的山道,那地方因常有烏鴉棲息而得名。本官曾派人前往調查,但……”
杜文川頓了頓,拂袖抹去額上的汗珠:“所有進去查探的人,都沒能活著回來。他們死時的模樣,與護送隊的護衛一模一樣,皆面帶笑容,似乎……似乎死前見到了什麼極樂之事!”
宋慈聽罷,眉頭微蹙,問道:“屍體可曾帶回驗查?”
杜文川搖頭:“屍體離奇消失,只剩下一些血跡和零散的盔甲。民間開始謠傳,玉龍璧乃神物,凡觸碰者皆遭天譴。”
宋慈淡然道:“神譴之說不過是人心所生之鬼。此案必有人為作祟,還請知州大人安排人手,明日隨本官前往烏鴉嶺。”
杜文川神色猶豫:“宋大人,那烏鴉嶺……極兇險……”
宋慈冷聲道:“無論兇險,本官必須去查明真相。”
山嶺上的謎團
翌日清晨,宋慈率領隊伍來到烏鴉嶺。
此地果然如傳聞般荒涼,枯木林立,烏鴉不時在枝頭髮出淒厲的叫聲。道路兩旁的泥地上依稀能看到殘存的車轍印,以及一些破碎的兵刃。
宋慈蹲下仔細檢視一塊染血的盔甲碎片,發現上面有明顯的刀痕。他心中一動,取出細線測量刀痕的深淺角度,低聲道:“這是利刃所為,非天然之禍。”
陳安環顧四周,小聲問:“大人,那些護衛面帶笑容之事,又如何解釋?”
宋慈起身,目光投向山林深處:“笑容並非神譴之象,極有可能是某種毒物或迷藥所致。繼續向前,務必保持警惕。”
隊伍沿山道前行,逐漸進入密林深處。忽然,一陣風吹過,眾人聞到了一股奇異的香味。
陳安掩住鼻口,皺眉道:“這香味詭異至極,聞久了頭暈目眩,恐怕有毒!”
宋慈點點頭,命人分發溼布捂住口鼻,同時仔細觀察四周。片刻後,他發現林間掛滿了一種奇特的白色花朵,花蕊處正緩緩滲出乳白色的汁液。
“這花叫‘醉魂花’,是一種罕見的迷藥植物。若成片栽種,可製造出強烈的致幻效果。”宋慈冷靜分析,“這片樹林絕非天然生成,必有人刻意為之。”
林中伏擊
正在此時,林間突然傳來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宋慈敏銳地察覺到危險,大喊:“小心埋伏!”
話音未落,數十名黑衣人從樹林深處湧出,手持利刃,迅速包圍了隊伍。他們動作詭異,眼中毫無神采,彷彿被某種力量操控。
“保護大人!”陳安揮劍迎戰,帶領士兵與黑衣人展開激戰。
宋慈抽出腰間佩劍,一邊防守,一邊仔細觀察黑衣人的動作。他很快發現,這些人雖身手敏捷,但招式之間缺乏變化,顯然並非久經訓練的武者,而更像是被控制的普通人。
“醉魂花的毒素不僅能致幻,恐怕還能操控人的神志。”宋慈沉聲道,“我們必須速戰速決,切勿戀戰!”
奇怪的俘虜
經過一番激戰,隊伍成功擒下一名黑衣人。他被反綁雙手,神色呆滯,嘴角依舊掛著詭異的笑容。
宋慈仔細檢查俘虜的身體,在他的脖頸處發現了一個細小的針孔。
“果然如此。”宋慈喃喃道,“這人並非自願作亂,而是中了某種迷藥,被強行控制。”
陳安問道:“大人,玉龍璧是否也是被這些人搶走?”
宋慈點頭:“極有可能。但幕後之人為何要製造這種種假象,仍需進一步查明。”
他命令士兵帶上俘虜,繼續向山林深處探索。
新的線索
穿過樹林後,宋慈一行人來到了一片開闊地。開闊地中央矗立著一座廢棄的古廟,廟門半掩,隱約可見香案上擺放著一件形似玉璧的物品。
“看來我們離真相不遠了。”宋慈目光一凜,“小心行事,這裡必有更多埋伏。”
他緩步走近古廟,心中已經開始推演——這座廢廟為何會成為藏匿玉龍璧的地點?幕後之人究竟想掩飾什麼,抑或是誘敵深入?
謎團層層疊加,真相的面紗正在慢慢揭開……
古廟裡的亡語
宋慈帶領眾人緩步靠近古廟,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廟門外的空氣帶著潮溼與腐敗的味道,似乎在訴說這座廢廟的荒涼與秘密。
陳安握緊佩刀,低聲道:“大人,這裡實在太過安靜,恐怕不妙。”
宋慈目光掃過周圍的地面,輕聲說:“地上無打鬥痕跡,也未見新鮮的腳印。表面上,這裡像是廢棄多年,但那玉龍璧為何會出現於此?看來,此地另有玄機。”
他抬手示意隨行士兵在廟外警戒,而自已帶著陳安走進了廟中。
廟內的線索
廟內一片昏暗,香案上的玉璧在微光下泛著幽幽的光澤。玉璧四周擺放著幾根尚未完全燃盡的蠟燭,似乎不久前有人曾在此逗留。
宋慈走上前,仔細端詳玉璧。這玉璧看似完整,但邊緣處卻有一道極細微的裂痕。他用手輕輕摩挲玉璧的表面,觸感冰涼,細膩如水。
“這並非真正的玉龍璧。”宋慈斷然道,“真正的玉龍璧毫無裂痕,此物不過是一件高仿之物,意在迷惑我們。”
陳安驚訝道:“難道這只是個誘餌?那真正的玉龍璧又在何處?”
宋慈正欲回答,忽然感到腳下微微一震。他迅速低頭,發現香案旁的地板略有鬆動,似乎藏有暗道。他拔出佩劍,用劍尖撬開地板,一股濃烈的黴味隨之撲面而來。
“這裡有機關。”宋慈點了點頭,“看來真正的線索在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