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並非天天都有葬禮。偶爾地,為紀念一名忠誠的特工或者工作人員,Site 19會舉行一次小小的儀式和葬禮,但這並不經常發生。他的家人可能能夠得到他的遺物,和一封安慰信。但絕不包括遺體。大多數時候他們也不會想要它的。而D級人員除了月末的例行處決程式外什麼也不會得到。
但這完完全全是聞所未聞的:這葬禮不僅僅是為一名高階工作人員所舉辦,悼念的物件可是Alto.H.Clef博士。所有不需要參加日常安保工作的人都來了。有些人啊,他們的出席,我猜,就是怕如果不來會被Clef的鬼魂纏上。悼詞是意料之中的,來自一些高階成員和幾名O5:追憶那些過去的任務,那些一生中功勳卓著的時刻,以及一些諸如此類的東西。大多數只是程式性的表演,因為你沒法真正哀悼一個像Clef這樣的人。
當我發現沒有人哭泣時我並不感到很奇怪:Clef作為一名研究員比作為一個人更有價值。他危險,難以預料,很明顯發了瘋,造成了百萬計的損失,無數人員死亡,勉勉強強才避免了XK事件的發生,但同時他也成功回收了多個專案,執行了幾次重要的處決,至少還是有價值的。當然,總還是會有人想念他在九死一生的危境中的幽默感或是他謎一般的行事方法,但總體來說,沒有人會因為私人情感在乎Clef。Clef的葬禮差不多就和授予他一枚“本月明星僱員”的徽章的意義差不多。
然而,有一點讓這一切變得非同尋常,這也是讓Clef成為基金會傳奇的最後一步。當悼詞結束時,監視器上O5-█的輪廓清了清嗓子並宣佈:
“按照Clef博士的遺願,他的遺體將被收容物-1543-J發射出去。”
沒了你可以去看下一章了
中華異學會
概述:中華異學會,或中華異常事物與現象學會,在基金會進入中國前曾是當地最龐大的超自然組織。根據回收自異學會的文獻指出,該組織於晉代到唐代之間,由當時的統治者率領菁英學者組成,並從不同統治者之間一路傳承。但從秦代及漢代古陵回收的文獻顯示,在秦始皇統治時期就有類似的組織存在,並直到漢代"獨尊儒術"時期才方被取締。
異學會持有一冊類似於[資料刪除],詳細列出所有位於中國的收容物物品的“竹簡”。異學會的學者通常會按照"竹簡"所顯示的內容去收容他們所發現的異常事物。除此以外,他們亦嘗試對他們所收容的異常事物進行研究應用。已知在中國的歷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以及在中國流傳的部份民間傳說,都和異學會的行動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隨著清朝的滿族統治者對異學會的工作持消極甚至否定的態度,“竹簡”發現異常物品數量的急劇下降,加上異學會的研究工作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異學會不可避免地迅速衰微。直到基金會在中國成立分部並正式接觸到中華異學會時,整個異學會只餘下持有著失去功能的“竹簡”的少數成員以及大量的相關文獻。隨後異學會的殘餘成員被吸收進基金會,相關檔案被歸檔以進行研究而竹簡[資料刪除]。
由於其歷史性,中華異學會所留下的記錄文檔案主要以文言體書寫,這些文件應交予異學會的前成員進行或協助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