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25 替身(第二部第二卷“將星隕落”)

與此同時,洛陽東城,暉文裡。

一輛馬車在一座宅院的門前停下,元修率先蹦下來,看了看府門,回頭對車裡道:“到了,大雲,還困那?你剛才在學校挺精神的,怎麼坐上車就迷糊著了。”

孫雲從車裡探身下來,揉揉眼睛,看著大門,感覺似曾相識,道:“你神神秘秘的把我從學校弄出來,就是來這兒?這裡是哪?怎麼好像來過?”

元修道:“來過?怎麼可能?最多路過吧,倒是不奇怪,東陽門御道誰沒路過呢?”

東陽門?孫雲看看西側二里的東陽城樓,終於醒悟,道:“我想起來了,這兒是光州刺史、平東將軍、光祿大夫李延寔大人的府邸。”

元修道:“哎喲,有點見識啊,不對,你是看見匾額猜的吧,那你知道這座府邸的歷史麼?”

孫雲道:“這座府邸前朝是蜀主劉禪的,東邊的那座是吳主孫皓的。”

元修一愣:“還真難不住你?怪不得子攸叔看重你,還是有點東西呀,走,進吧。”

正說著,裡邊迎出來一個人,孫雲見過,正是李延寔的長子,員外散騎侍郎李彧。員外散騎侍郎就是正員之外添差之散騎侍郎,七品官,在京城算很小了。前幾天,孫雲在元子攸彭城王老宅見過李彧,還有蕭贊等等,沒想到過了不過幾日,又見面。

李彧看見倆人,一拱手:“通直來的挺快呀。哦,孫雲同學,又叫見面了,幸會幸會,裡邊請,大家等候多時了。”通直散騎侍郎是五品,所以元修要比李彧官職大,沒辦法,身份有差距,皇族的血統在那擺著。

孫雲聽了,略有疑惑,聽李彧的話茬,和元修一樣,是有人專程等著自已,能是誰呢?原來以為就是元子攸,現在看,朦朦朧朧中,還有更重要的人物。狐疑著,幾個人進了李府。李彧領著幾人,並沒在前廳等落腳,而是直接進了後花園。

李府的後花園格外大,孫雲想想不奇怪,畢竟是後主劉禪的宅子,劉禪最後封為安樂公,之前怎麼說也是一國之主,規格待遇不能低。去年,自已曾在外圍遊覽過吳主孫皓的宅院,順便瞄了一眼劉宅,當時看輪廓只感覺格外大,如今進到裡邊,看見宅宇光麗、園林美倫、假山自然、溪壑迤邐,簡直美不勝收。李延寔不算太貪婪,挺有官譽,但豪宅依舊夠奢華。

再走幾步,樹叢掩映下看見一個院牆和月亮門,再往後應該是一個大水系。洛陽的水系十分發達,金水谷水構築了護城河體系,並與大戶的水系連網。奇怪的是,原本的月亮門被安成了鐵柵欄門,使得掩映成一的園林變成一分為二。

幾個人走到月亮門跟前,門後頭竟然有人把守。守衛看見是李彧和元修,立刻施禮並開啟門,放幾個人進來。看見孫雲詫異,李彧道:“覺得挺奇怪是嗎?怎麼好端端的一個後花園被切開。其實是這樣的,我們住的宅子是之前西蜀後主劉禪的,實在太大了,去年正好丹陽王北來,先住在城南驛館,後來覺得不方便,便拖子攸找個住所,你也知道我和子攸的關係,所以最終在我家後花園劃撥出北邊的房子給丹陽王住了。”

這事兒,前段日子隱約聽過,今天算親臨了。走過去,看見圍著水潭有幾處儲藏用房、灶房、柴房、馬房等等,年頭很近,也稍微簡易,與之前看見的豪華截然不同。另外,還有練功的場地,面積不小,刀矛器械、弓箭暗器,拒馬樁、跨馬欄,應有盡有,有不少武士義士正在練武場演武,因為周圍都是樹木掩蓋了聲音,所以不進來還真不知道。

幾個人徑直來到了一個儲藏室外,門口也有人在把守,孫雲一看,也見過,一位是護軍府郎中元暉業,還有一位是直閣將軍元寶炬。孫雲一見更覺納悶兒,今天是半旬日,學校放假一天,政府休息半天,大中午剛過,他們不回家,怎麼都來到李彧家的後花園。

看見李彧領著元修和孫雲,元寶炬道:“元修,你怎麼才回來,子攸叔等你半天了。”

元修道:“這不是怕人多眼雜嗎,抽個空才單獨叫到孫雲,行了,我進去了。”說完領著孫雲徑直進了密室。密室很大,而且連續好幾間,充斥著油漆的味道,以及一定的高溫。原來是有的房間裡設定了烤爐和熔爐,烤爐用於烘烤泥漿,低溫熔爐用於融化蜂蠟,高溫熔爐用於融化銅水,一些工匠分在不同的房間操作著什麼。

最裡間是成品室,溫度不算高,元子攸正陪著一個少年坐在一個案幾前,砸著一個尺餘的泥人,元修領著孫雲來到此人的身後,示意孫雲稍微等等。只見那位少年專心致志用專用的小錘子,對著幹透的泥人上上下下輕輕的敲擊著,大概怕破壞泥殼裡面的東西,力量拿捏著,片刻之後,泥人的身體酥裂,泥塊層層剝落,最後現出一個銅人。

銅人不大,也就尺餘,四肢俱全,五官都有,不過不知是模具的原因,還是澆築的問題,整個表面不算太光滑。孫雲見了,很快想起來,這是銅人也叫金人,是北魏的傳統,用於祭祀或占卜,分男女操作者的不同而作用不同。女子主要應用於皇后的定立,包括道武皇后慕容氏鑄金人,成乃立之;明元昭后妃姚氏,鑄金人不成,未升尊位。她們鑄造金人的工藝比較簡單,即在製造工序準備齊全後,由準皇后在工匠協助下將銅液灌入模具。這個過程看起來簡單,但操作起來質量並不能保證。其一,當事人緊張,澆築的均勻度不能保證;其二,前期的模具可能有瑕疵,導致成品天然缺陷;其三,可能會有人從中做手腳。

男子鑄金人用途更廣一些,包括祭祀、重大問題決策、占卜吉凶等等,操作程式上要稍微複雜,灌注銅液之前,還要製作模具,即用蜂蠟做好的胎體上用泥漿做成外模,烤乾後,融化蜂蠟,就變成銅人模具,因為多了一個步驟,所以成功率更低。

雖然在身後,孫雲連回憶帶猜想,已經看出眼前青年的身份,正是小皇帝元詡。他為什麼在製造銅人,為什麼還要在李彧的府邸,製造銅人又為了什麼呢?會不會和親政有關呢?最關鍵的,為什麼把自已弄來?難道自已又不經意間夾在了小皇帝和太后陣營之間了?

孫雲正心裡怦怦跳,小皇帝元詡有點生氣道:“怎麼還沒做好呢,是材料的問題,還是工藝的問題,子攸,你怎麼看?”

元子攸道:“陛下莫要心急,您上手沒幾天,已經做成完整的銅人,算是進展神速了,我也陪您弄了好久,和您差著挺多呢。再說,現在才八月末,離明年開春遠著呢,這個期間,我們有的是時間練習,慢慢會發現問題的根源,而且我還找來一個幫手,應該快到了吧。”子攸一回頭,看見孫雲,繼續道:“哦,果然到了,元修,我義弟來了,你怎麼不說一聲。”

小皇帝也轉過身站起來,孫雲見他比上次見面,身高沒什麼變化,十六七歲的人基本上已經定型,就是略微有點瘦了,神色也略微倦怠。此刻不敢多瞅,忙跪倒磕頭:“學生參見陛下,不知陛下在此,恕學生驚駕之罪。”

元詡不記得孫雲,不過看見孫雲略有點驚異,轉頭看看元子攸,元子攸道:“這就是我跟您常常提起的我義弟,道場寺大方丈僧稠和大統慧光倆人的外門弟子,太學生孫雲。”

元詡道:“朕想起來了,你曾經代表太學訪問南梁太學,還斬獲南北學生擊劍對抗賽,為我們大魏贏得榮譽。孫雲同學,快快平身,朕是微服外出,不必多禮。”

孫雲再次起身:“謝陛下。”同時稍微瞄了一眼小皇帝,發現他比自已身高體重都一樣,額頭大,看著就聰明,當然,面板要白許多,也細緻。五官倒是有點接近,瘦臉。怪不得他最仰慕僧稠,大概體貌接近的人比較親近。不過有點奇怪,傳言小皇帝好喝酒,喜歡聲色犬馬,按說應該虛胖才對,難道熬過度,入不敷出了?

元子攸道:“不止如此,我義弟還心靈手巧,去年考入太學後,擊劍課的木劍因為連年荒廢不足了,一時找不到木匠師傅,毛逵博士發動同學幫忙,沒想到孫雲採取了流水工藝,讓不會製作的學生們,製作了足夠數量劍坯,並在幾個師傅的協助下完成最終成品。”

元詡點點頭,看看孫雲,再看看元子攸道:“子攸,你找孫雲同學?莫非是覺得他和我長得輪廓有點像,想讓他做我的替身,這倒是好主意,我心浮氣躁,不適合製作,如果孫雲同學能替我做再好不過,子攸,你這個想法挺好,以後再有什麼我不願意的事兒,都有孫雲同學做替身了。”

孫雲一聽大驚失色,壞了!他倆這是一唱一和,還是臨時起意?天子祭祀找替身來做?這可能麼?眾目睽睽,再說自已和小皇帝的差距還是明顯的,熟悉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退一步講,即便可以有替身,小皇帝和元子攸都是心靈手巧的人,他們做不來的,自已就能做的更好?這裡面一定另有隱情,而絕不是隻找個替身這麼簡單。那是什麼原因呢?對了,是師父僧稠,他們找自已當替身的目的,還是盯著師父。小皇帝幾次邀請,幾次給自已下套,師父各種理由不出山,自已幾次化險為夷,他們這是不死心,又有新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