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正在課堂複習,不想一個先生溜達進來,還在孫雲的書桌前聊了幾句,這下可把同學們都羨慕壞了。老師剛走不少同學開始議論起來:“那位先生是誰呀?”“聽說是教詩經和玉琴的博士常爽先生!”“哇!雙科博士呀!太厲害了,怪不得那麼有學問的樣子呢。”“為什麼博士和那個同學說話?是不是看他學習好啦?”“也許吧,或者看他寫的字不錯吧。要不然不能停步。”“那他一定能考中太學吧?”“有門,聽說常爽博士是當今大儒徐尊明的最得意的弟子,能被他看中的學生,都出人頭地了。”“剛才博士為什麼沒到我們這邊看看啊?”“我們什麼時候能成為像他那樣的太學博士,學富五車,令人尊敬,簡直羨慕死了。”
幾個孩子羨慕的沒錯,太學博士那是讓天下人都仰慕的職業,但也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高度。北魏對博士資格有明確規定:“博士取博關經典,履行忠清,堪為人師者,年限四十以上。助教亦與博士同,年限三十以上。若道業夙成,才任教授,不拘年齒。”同樣對太學生的錄取也有明確規規定:“學生取郡中清望,人行修謹,堪循名教者,先盡高門,次及中等”,普通的寒門想獲得學習的資格都很難。
“常爽博士?”孫雲聽了這個名字,趕緊把桌上的這本寫有老師袁亮名字的書開啟,裡邊夾著一封信,正是先生讓他到京城以後交給常爽的,應該就是他沒錯。太好了,這幾天剛到還沒有捋順,正想著今天中午抽個時間打聽打聽常爽博士的住處或在哪個學館,沒想到這麼巧,博士反倒找到了他。孫雲把信悄悄的示意給同窗們,大家紛紛點頭,意思讓孫雲中午代表大家,去拜見常先生,求他給與指點一二。
孫雲也很興奮,未及午飯時刻,便來到詩琴館。進了館內,裡邊的各個班級學兄們正陸續往外走。學館內同學的數量並不多,這些人都是去年沒有透過考試留下補習的,也有的是選課的時候後選本門課的,因此學兄當中,有的是淡藍的紳帶,有的是淡黃的紳帶,也有的是赭石色的,座位上也是高班的優越靠前坐著,同年級中同樣依據入學或平時考試成績的優劣排座。他們馬上就要考試,正做最後的衝刺複習。孫雲羨慕的看著他們從自己的身邊走過,儘量躲避這他們,這些學兄都沒注意孫雲,一個個面臨考試壓力,心事重重的出去吃午飯。
孫雲擠到裡邊,常博士正在書案的後邊整理著桌上的書本,不小心一支筆掉落到地上,孫雲連忙彎腰給撿起來放到桌案上。常漺一見說道:“謝謝,哦,是你啊?呵呵,你過來啦?”孫雲一揖道:“學生孫雲,給常先生見禮”。
“呵呵,你已知我是誰了。你老師可好?”“是的,承蒙記掛。老師臨來特讓我寄書與您。”
常先生接過書信,展開從頭至尾看了一遍,說道:“我這個子布同窗啊,好多年也不給我捎個隻言片語,每年都是我到汲縣的學子當中去詢問他的近況。今年我以為還是這樣,所以就到你們考生當中看看,沒想到他還真破例,讓你們幾個後生帶來書信,看樣子他對你們幾個真很器重啊。你們從師幾年了?”“已經有7、8年了。”
“哦,我說這幾年都不給我來信,看來他對您真是傾盡全力了。你們都學了什麼?”“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風、尚書、孝經等通讀。易經和左傳等剛開始。”
“嗯,學的真不少,看來子布沒少個下功夫啊!你們以釋義為主還是論述為主?”“先生說他未如常先生得大師徐先生的真諦,只以背誦、釋義為主,論述為次。”
“呵呵,子布過謙了,不過他倒是深知太學選生的要求。此次命題由禮部擬定,尚書省和中書省稽核,並報太后御覽。時值亂世之秋,我想朝廷必定倡導孝悌、忠君,所以我想論語、孝經必有策論題目。而似孟子等必少出題,甚至連默寫題都不能出。你們同窗幾個就依這個意思準備吧。”孫雲知道,常先生久在太學,瞭解大考的動態,他的一句話能比尋常書館的一百句都頂用,因此格外興奮,如獲至寶。說:“多謝先生指點,學生告退。”
常博士點點頭,孫雲興高采烈的出了詩琴館,看見十幾個他的同門以及私塾的同窗們都都沒吃飯,就在外邊等著他,看見他出來,立刻圍了過來。“大雲,怎麼樣?看見博士沒?”“看見了。還和博士說了好一會兒話。”“都說什麼了。”“原來我們老師和常博士,自從在徐尊明大儒門下同窗開始就是最要好的朋友,每到太學考試,博士就找汲縣的考生詢問袁先生的情況。袁先生好幾年沒給常博士信了,也一直沒求常博士什麼,只有今年例外,讓博士指點我們,所以常博士說,我們是袁先生最看中的學生。”“是嗎?太好了,我們有希望了。大雲快說說,博士指點我們什麼了?”“彆著急,我們吃飯去,一邊走一邊都告訴你們。”
快到晚飯時分,天氣終於不那麼酷熱,學子門依舊抓緊最後的時間鞏固,鐘聲一響,下學的時間到,學生們轟隆轟隆的開始整理書包,準備出館吃飯。孫雲幾個師兄弟正結伴等著小儷,她總是丟三落四,這會兒不知道什麼東西找不到了,又把書包倒出來翻看。楊炯說:“你還能行不,一會兒食堂好菜又都讓別人打沒了!回回因為你我們吃不到好菜。”“馬上。馬上,這兒呢,在裡邊,走吧走吧。”說著和大夥一同往外走。
孫雲說:“再好好看看,一會兒又落了什麼,還得回來取。”“大哥哥,你看你,我有那麼記性差嗎?你們就拿一次當百次說我。上次炯師哥不也忘了東西麼?”
楊炯在最前面回頭說:“我就那一次,哪像你天天磨磨蹭蹭的。”吳堅說:“你倆說也別說誰,都夠邋遢的了。要是再吵一會,剩菜都沒了。”
“沒事兒,大視窗沒有菜,我們去小灶視窗要點好吃的。反正這幾天累壞了,補充點營養。”孫雲說:“那太貴了,我們複習的還沒怎麼樣,先鋪張浪費,萬一沒入學,太敗家了。”
李辰說:“大雲你別太小心,補充營養,保證體力也是必要的。大食堂的飯菜確實難吃,天還熱,一去晚了,剩菜更吃不下了。吃不好我們也沒法學習。”王先說:“李辰說的對,我們還得營養跟上,今天就吃小灶,這幾天楊炯表現不好,罰他今晚請我們多要點好的。”
楊炯說:“幹嘛罰我,今天又不是我耽誤的。”李晨說:“我也同意,少數服從多數。”
幾個人說說笑笑出了學館門口,看見臺階下面站著二個女孩和二個男孩,手裡都捧著書,沒穿校服,應該也是別的郡的考生。其中一個女生看見孫雲他們立刻迎過來,問道:“幾位世兄,找了你們好幾天了,原來你們在這裡。還記得我麼?”
大夥沒反應過來,李辰一拍腦袋:“對了,你是盧世叔家的盧靜吧。”“嗯嗯,是我是我,李辰記性真好,你們住哪?這幾天到京城還習慣嗎?”李辰點點頭:“挺好的。”
王先問道:“對了,你不是在酈先生家謄寫水經注呢麼?”
盧靜笑笑說:“本來是的,你們走的當天,我還真寫了半天,不過我之所以想在酈爺爺家呆幾天,其實還因為她。”說著指著身邊的一個秀麗的女孩,“她叫酈影,是酈爺爺的孫女。我們從小就認識,所以這次我也是想看看她的。不過酈爺爺告訴我,酈影正在京城的家裡複習課程準備考試呢。所以,我突然想我到京城去叔叔家住,或者偶爾去姑姑家住,時間長了多沒意思呀。尤其想起來你們也是都來考太學,我覺得我也應該試試,所以就哀求爸爸給我報名。爸爸拗不過我就答應,當晚我們就回京找姑父(李延寔)和叔叔(盧道舒)商議,正好他們家也有堂哥和表哥報名了。喏,就是他們,這是我叔叔家的哥哥盧昌浩,這是我姑姑家表哥李彰”說完,她給大家互相做了介紹,大家打過招呼,然後結伴去食堂。
一邊走,盧靜繼續說:“他們都是姑父找的太常崔大人報上名的,我回來了,姑父又託他給我報名,好在僅僅是報名應考,能不能考上還要憑運氣和學識,崔大人也就答應給辦了。我們錄在京城學區名下,安排在前面中間的大殿複習。我前幾天就到了,今天才有空找你們。還有我爸爸說了,想請你們哪天到家裡敘敘,備點家宴酬謝你們。”
王先說:“先不必了,馬上就要考試,不敢耽擱功夫,等考中了再說。”盧靜說:“那就說好了,一言為定等你們,你們保準都能考上。”
田儷說:“盧靜姐姐,你準備的怎麼樣啊?”“我哪有特地準備啊,這幾天只是臨陣磨磨槍罷了。不過我知道應試的大多數官宦子弟都不上進,所以我們平時積累的就夠用,別怕。”
田儷聽了心裡多少有了底,放鬆了許多。盧靜又說:“哦對了,還有個好訊息!酈影的爺爺酈先生已經被朝廷召回復官,改遷御史中尉。這回我們不用渡河到他家別居,等我們考試完了,可以直接到他家謄書,你們也能隨便看了。”太好了,大家又高興一番。
“還有個事情想求你們。”盧靜頓了頓,田儷說:“靜姐姐,說吧,什麼事?”
“就是我哥哥昌浩和表哥李彰他倆也學習擊劍呢,我和他們說了你們的事蹟,他們想要和你們學學,你們願意指點指點麼?”田儷說:“這個呀,沒問題,只要我們進了太學,能留在京城,交給你們點武藝算什麼呀,包在我身上!”昌浩和李彰兩個男孩聽了差點暈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