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強連忙點頭道:“是,是,是,我知道。”
齊勝男思考半天:“我可以去救齊琦,但是你要答應我一個要求,你去我母親的墳前磕三個響頭,我要你去懺悔。”
江浩連忙站起來:“勝男,你要考慮你自身的身體情況,我不同意。”
齊勝男擺擺手:“你放心,我自已的身體狀況我很清楚,不會有事的。”
齊國強一聽齊勝男這樣講,別說去鄒雅蘭墳前磕頭,就算讓他去死,他也願意呀。
“好好好,我答應你。”
齊勝男指了指齊國強:“你先回去換套衣服吧,你這個邋遢樣還是不要去見我母親。”
齊國強連忙點頭:“好好好,我這就去。”
臨走前齊國強看了看齊勝男,滿眼充滿了感激,便走了出去,替他們關上門。
鄒雅蘭懷著齊勝男的時候,那個時候醫療條件還不是很好,沒有辦法做B超檢查,齊國強就希望能是一個兒子。
當生出來是一個女兒時,齊國強還是挺失望的,他的思想比較重男輕女,反正是第一胎嘛,以後還有機會生兒子。可是鄒雅蘭的身體一直不怎麼好,直到齊國強出軌都沒有懷上二胎。
所以給她取名齊勝男,希望她能像一個男孩一樣。
齊勝男小時候一直沒有留過長頭髮,像一個假小子,衣著也是偏中性。
後來要上幼兒園了,鄒雅蘭覺得不能一直男孩子打扮了,會招同學笑話的。開始給她買小裙子,留長髮。
雖然齊國強喜歡兒子,但是在與鄒雅蘭離婚以前,他對這個女兒還算是蠻好的。
單位一發工資,他會帶著女兒到外面去吃大餐,休息的時候會帶齊勝男出去玩一圈,該做的他都能做到,只是不特別走心。
齊勝男心裡也清楚,父親一直想要一個兒子,如果在她之前有女兒了,她肯定會被送出去。但還好她是家裡唯一的女兒,父親在小時候對自已也不算差,在他能力範圍內能給予的東西都會給到她,也是他給了自已生命,所以她才會答應去移植骨髓,而且對自已身體影響也不是特別大。
齊國強關上門的那一刻,如釋重負,兒子終於得救了。
他對齊勝男有說不完的感謝,有說不完的對不起,他這一輩子最對不起的人只有兩個,齊勝男與鄒雅蘭。
如果再給自已一個機會他會選擇繼續跟鄒雅蘭生活在一起,他人生過半百了才想明白,其實女兒和兒子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受了父輩們的影響。
現在和張靜生活在一起也是平淡,剛開始激情滿滿,也許是年輕咯,後來慢慢的激情退散,生活迴歸了平淡,似乎與鄒雅蘭一起過日子沒兩樣。
齊琦從小得到父親與母親的溺愛,從小就調皮搗蛋,不聽話,在青春期更是叛逆的不行,那個時候齊國強就想著還是女兒好。
齊國強回到家中洗了個澡,換了一件乾淨的衣服,他去花店為她包了一束粉色康乃馨,再買了一點她喜歡吃的點心。打了個計程車來到陵園,在陵園找了半天終於找到鄒雅蘭的墓地。
他先把花放在墓碑前,在把點心一一放在祭祀臺上,給鄒雅蘭點了香蠟,磕了幾個頭。
跪在她面前,盯著墓碑上的照片。
鄒雅蘭生的並不漂亮,但是墓碑上的照片確賢惠.溫柔。她是一個非常適合做老婆的女人,沒有張靜那麼嫵媚,那麼討男人歡心。她是一個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一個女人,就像白開水和飲料,鄒雅蘭如白開水,張靜如飲料,白開水喝久了總想喝點飲料,但是最解渴的還是白開水。
齊國強想起第一次見鄒雅蘭的情景,他們兩個屬於相親認識的。
中間人是齊國強的姑姑齊萍。
齊萍見鄒雅蘭第一眼就想把這個女孩介紹給齊國強,她對這個女孩喜歡的不得了,一看就是做老婆的人。
相親的那天,鄒雅蘭就看上這個文質彬彬,高高帥帥的男孩,精緻的五官,高挑的身材。
可惜齊國強看不上眼前這個平淡無奇的女孩,為了給姑姑面子把流程走完。
回到家齊國強的父母便問他怎麼樣,但是他並不想跟鄒雅蘭結婚,就隨口說道:不怎麼樣,我不會跟她結婚。
齊家父母看著已經二十五的齊國強也是著急呀。
在他們那個年代男的二十五還沒結婚已經算晚婚了。
齊萍和齊家父母輪流勸說齊國強,最後齊國強也沒辦法,反正都要結婚的,還不如就鄒雅蘭算了。
就這樣齊國強和鄒雅蘭舉辦了婚禮,婚後生活也一直沒有什麼激情,一直平平淡淡。
可能鄒雅蘭是一個旺夫的女人吧,結婚後齊國強的事業簡直是步步高昇,一路升官加薪。
所以才有了張靜,張靜剛入職時,齊國強對她也並不感冒,他是有家室的人,不能再想著外面的女人。
後來工作中慢慢對張靜產生了感情,這一發不可收拾,與張靜發生了一夜情,整個單位都知道兩個人的關係,齊國強也不好在單位工作了,只能辭職,張靜對齊國強也算是真愛了,齊國強離職,她也跟著他離職。
兩人離職以後,從無到有,白手起家。張靜也算是一個旺夫的女人了,陪著齊國強在事業上打拼。
齊國強坐在了鄒雅蘭墓碑旁,他打算今天下午好好陪陪她,陪她聊聊天。
“雅蘭呀,我齊國強這輩子遇到你真的是我最大的福氣,這輩子是我對不起你。”
齊國強回憶著以前,不知不覺眼淚已經將衣服前方打溼。
“我要感謝你給我生了一個這麼懂事的女兒,我太混蛋了,以前沒有好好珍惜你們,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定不離開你們母女,我從鄰居那裡得知,你們倆過的並不好。”
齊國強一邊講著一邊幫鄒雅蘭擦去墓碑上的灰塵。
“雅蘭,如果有下輩子,我希望你不要再遇到我了,希望你能遇到一個好好疼你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