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州作為匈奴選定的王城,經過一番整合,比一般的郡城更大。
匈奴皇宮坐落於城北一帶,新任單于羅滕率眾逃離燕州之後,匈奴權貴們在求生欲的驅動下,紛紛逃往長城口。
他們很清楚,死在自己手上的武朝百姓不計其數,如今形勢大變,無論如何不能留在燕州了。
逃回大漠,即使大漠苦寒,他們至少可以繼續做匈奴人的權貴。
一旦向梁蕭投降,那可就一無所有了,還可能身死族滅!
燕州北邊官道。
常念俠率隊追擊,發現沿途盡是路障,一些過河的橋樑也被拆毀,不得不一路繞行。
將士們長途奔襲,就算人受得了,沒有機會更換的戰馬們也受不了。
“這羅滕倒是走得果斷……”休息時間,常念俠眺望北方,恨恨不已。
但凡對方駐留燕州一天,都休想全身而退!
就在此時,前方斥候來報。
“將軍,卑職等人發現北方有十輛牛車趕來,自稱是武朝遺民——燕州裴家!”
常念俠立即接見這支小隊。
十輛牛車,算上車伕,共載四十餘名男女老少。
“草民,燕州裴家家主裴營,參見常將軍!”
為首白髮錦袍老者下車便拜,一臉悲痛。
“老先生,可否告知匈奴人狀況?”常念俠急切詢問。
裴營這才詳細解釋。
“匈奴新任單于羅滕率眾逃往長城口,沿途設定路障,又釋放草民和一半族人,讓我等向武君傳達他的意思……”
“他當眾許諾,只要逃回長城口,便釋放所有俘虜的燕州百姓,希望武君能夠看在他歸還燕州而不荼毒百姓的份上,放他們一馬!”
常念俠眉頭一擰,“為何不肯向我軍投降?”
“他們自知匈奴人罪孽深重,就算投降,也將失去所有財富和地位,因此對投降之事相當牴觸,只想回大漠繼續做匈奴權貴……”裴營弱弱道。
常念俠與隨行將校無不哂笑,“說到底,不還是負隅頑抗!”
“常將軍,咱們繼續追麼?”一名小將問道,一臉極力掩飾的疲憊。
常念俠回望身後將士,大家都在振作硬撐,勉強追擊,可是包括備用戰馬在內的所有戰馬都已經顯露疲態。
“北方還有上萬百姓被敵人擄走,無論如何不可放棄!咱們先在此地休整,再派人回城通知鉅子,迎接主公,等他定奪!”
眾將也紛紛抖擻精神,就在原地休整,搜查前方陷阱,同時派人通報還在燕州的戰友。
北方平原上,匈奴大隊人馬火急火燎趕回大漠,沿途不斷丟棄一部分俘虜的燕州百姓。
長城口離燕州不足一百六十里,而他們有足夠的牛車、馬車,完全可以在兩天內趕到。
那裡還駐紮著一些部隊,只要雙方會合一處,他們便有底氣迴歸大漠!
燕州城南官道。
梁蕭統領白袍兵,終於在夜間抵達燕州。
“武君親領王師,降臨燕州!”
這一夜,燕州全境沸騰!
南城一帶的百姓紛紛出來迎接,卻被朝雪帶領天策騎兵勸阻。
“諸位百姓各自回家靜候佳音,專心準備春耕即可,避免給武君添亂!等局勢穩定之後,武君必有德政!”
這位墨家鉅子在燕州除暴安良一整天,有效穩定當地局勢,深得百姓敬重。
周圍百姓一鬨而散,紛紛回家靜候佳音。
朝雪這才出城迎接,終於見到了嚮往已久的徐州武君。
“墨家鉅子,久仰大名,今日一見,名不虛傳!”
“多謝先生出手相助,我軍方能更快收復燕雲之地!”
梁蕭感激不已。
慕凌生乃是這位墨家鉅子的高徒,也是下一任鉅子人選。
李春秋等墨家子弟也都是英雄豪傑。
朝雪只是謙遜回應,語氣罕見的急切。
“微末之功,不及武君與天策軍將士之萬一!請武君儘快入主燕州,統領全域性,瞭解燕州戶籍、田產、府庫等資訊。”
梁蕭會意,在天策騎兵的協助下,迅速進入燕州,一路趕往燕州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