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常念俠的先鋒部隊接連收復安平、渤海、河間,梁蕭又親臨燕雲之地,傳檄四方。
各地百姓紛紛揭竿而起,驅殺匈奴官吏。
冀州南方的清河郡,西南方的魏郡,西邊的常山,中西部的鉅鹿,北部的中山……
匈奴在各處郡縣的兵力已經不足以平息民變,越來越多的百姓加入起義軍,迅速壯大起義軍聲勢。
起義軍中的部分頭領卻有些為難了。
西秦的強大深入人心,梁蕭殲滅匈奴單于,自身戰損未知,而西秦卻沒有任何損失,正是漁翁得利的時刻。
更何況西秦屢屢派人向這些起義軍頭領示好,皇帝拓跋穹為人寬厚仁慈更是舉世皆知。
原本的計劃,若能成功起義,據城死守,可以向西秦獻城,歸附西秦,也好過歸附匈奴。
可西秦最近卻和匈奴結盟……
再者,燕雲之地的百姓都是武朝遺民,起義軍壯大之後,內部紛紛請求歸附徐州,享受武君德政。
人心所向,他們只能順從眾意。
但梁蕭並沒有急於收復這些郡城,而是率眾直奔燕州。
那裡是幽州地界,燕州亦是匈奴單于新定的王城。
越是靠近匈奴人的首都,收復難度越大。
去年年初右賢王慘敗之後,匈奴單于便接受大國師的提議,減免燕雲之地百姓的賦稅,重點推廣的地方正是匈奴人的京畿一帶,即燕州附近。
這一帶的百姓已經享受到了單于減免賦稅的好處,因此對武朝的歸屬感可能不如其他郡城那般強烈。
河間與安平、渤海接壤,梁蕭與慕凌生會合之後,便立即率眾北上。
河間起義軍領袖南長風得知梁蕭親臨,也大喜過望,領著幾名起義軍領袖,前來拜見梁蕭。
眾人遠遠望見梁蕭器宇軒昂,又有慕凌生等人隨行,身後軍容整齊,頓時心中大喜,翻身便拜。
“草民南長風等人,拜見武君!”
梁蕭扶起南長風,也稱讚道:“南將軍威名遠揚,慕先生讚不絕口,今日一見,當真名不虛傳。平定河間,南將軍居功至偉。”
他已經透過常念俠的聯絡員瞭解河間情況。
河間的匈奴將士人數不足三千,但也是全副武裝的正規軍,而河間起義軍沒有多少兵器,全賴此人單槍匹馬直取敵酋,才能迅速穩定局面。
南長風謙虛道:“不敢當!全虧常將軍擊潰敵騎,否則我等九死一生!”
梁蕭聞言,好感倍增,又見南長風身側的少年與其面貌相似,一臉正氣凜然,好奇詢問。
“這位小兄弟是?”
南長風連忙解釋。
“乃是草民的胞弟南八,今年十四。草民今年三十三,乃是家中長子,中間還有六個同胞皆已亡故,只有小弟與草民倖存……”
慕凌生連忙解釋道:“主公,南將軍的那幾位同胞皆是起義軍頭目,英勇就義……”
梁蕭與群臣不禁肅然起敬。
梁蕭更是當眾表態。
“今後定不辜負燕雲百姓,尤其是南將軍一家!”
南長風感激之後,心中一動,拉著胞弟上前,語氣誠懇。
“草民原名南一,與小弟皆是粗人,長風之名,乃是當年恩師所賜。恩師已故,可否請武君為草民的小弟賜名……”
梁蕭一怔,望著眼前少年,喟然長嘆。
“天意如此!”
眾人不明所以,南長風正要詢問,梁蕭卻已鄭重回應。
“南霽雲,如何?”
梁蕭言訖,取來紙筆,寫下“南霽雲”二字。
南霽雲是唐朝時期的將軍,弓馬嫻熟,與張巡守睢陽時,本可獨善其身,卻不離不棄,最終與張巡等人一起壯烈殉國。
傳聞這位將軍在家族中排行第八,故時人稱之為“南八”。
“多謝武君!”
兄弟兩人再三拜謝,未來天策府的新星終於有了正式的名字。
梁蕭又當眾任命南長風為河間郡守,聞人子義的族弟聞人子俊為郡丞,協助治理河間。
南長風自知學識有限,一再婉拒,但拗不過樑蕭的堅持,最終受封。
這些郡守和郡丞都是臨時設定,以方便安撫燕雲百姓。
天策軍將士從進入燕雲之地的那一天起,便與民秋毫無犯,又有梁蕭的政令與檄文相助,因此很快便征服了沿途百姓與起義軍的心。
在匈奴人的高壓統治下,起義軍難以成規模集合訓練,因此以烏合之眾居多。
好在有天策軍在場,維持秩序,還有慕凌生等起義軍首領相助,隨軍文士又代表梁蕭四處宣講,用最簡單直白的語言傳達梁蕭的心意,沿途郡縣得以迅速恢復安定。
梁蕭入主河間的當天,白袍兵也奉命渡河,趕往燕雲之地助戰。
燕雲各地紛紛起義,翹首以盼王師降臨,已成星火燎原之勢!
琅琊以西,西秦邊境。
右賢王帶領數萬步騎,一路逃亡,終於來到這一帶。
被梁蕭擊潰之後,他和部分將士僥倖逃脫,又一路收聚殘兵敗將,總算整合了三萬步騎。
因為軍隊缺糧,將士們只能不斷殺馬取食,嚴重拖慢了隊伍的行進速度。
右賢王回首望向東方,一臉憔悴,全然沒有劫後餘生的慶幸,只覺得心如死灰。
若無意外,單于應該是落在梁蕭手裡了。
自梁蕭入世以來,匈奴三位王者,兩死一逃,一敗塗地。
他甚至不敢回燕雲之地,因為已經預見了燕雲之地的結局!
沒有足夠的兵力平叛,天策軍一旦降臨燕雲之地,便是勢如破竹,雲集響應!
“必須儘快向西秦求助,至少不能讓梁蕭收復燕雲全境,否則……”
右賢王聲音顫抖,堅定的信念支援著他帶隊來到邊境。
西秦邊境,鎮守此地的北王拓跋洪正在小憩,很快收到急報。
“王爺,匈奴右賢王兵敗來投!”
“兵敗來投??”拓跋洪瞳孔一縮,猛然從床上彈起,連忙趕往城頭。
果不其然,城外的匈奴將士隊伍散亂,一看就是殘兵敗將!
拓跋洪不敢大意,立即叫來剛才的信使,反覆叮囑。
“去問問他們,到底發生何事?”
拓跋洪的副將連忙解釋,語氣加快。
“王爺!我們確認過對方身份,的確是匈奴右賢王!他、他說,梁蕭親領天策軍殺向泰山,匈奴大軍幾近潰滅……”
“王爺!形勢大變!咱們要立即通知陛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