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蟾雷體,三千神體中排名前五十,集天地間至陰至邪之力,在月華之力最盛之時誕生。
這種特殊體質很少出現在人族之中,大多是誕生在殺戮遍地的魔族。
“月蟾雷體現世,必將帶來滔天殺戮。此子雖是機緣巧合,但若心中沒有極怨極恨,根本不可能覺醒魔道神體。”
烈雲真人殺氣爆發,死死盯著閻四夕的身影,“難怪此子甫一現身,一言不合就斬殺我五行宗天驕,日後必定為禍人族。”
烈雲真人慷慨激昂,在場眾真人或是目光閃爍,或是凝眉不語,端詳著閻四夕的變化。
雷龍揚眉怒吼,將閻四夕三人撞入白玉階梯,將這方堅不可摧的無上道器砸出一個坑洞。
本質上來說,摘星臺的材質算不得世間罕有,只是因為不周山神威的緣故,才擁有無上道器的威能。
天劫威力雖然不大,但卻蘊含天道之威,恰恰是不周山神威的剋星。
噼啪噼啪!
狂暴的雷龍並未散去,剩下三分之一的龍軀猛地炸開,在白玉階梯的坑洞中瘋狂肆虐。
白玉階梯傳出周止的慘叫聲,龍降真人的臉色反而漸漸放鬆,笑罵道:“臭小子,叫得中氣十足,看來這魚龍至尊是板上釘釘了。”
九難境都是渡過成道天劫的人物,對周止的慘叫聲自然分外熟悉。
周止也就罷了,那凌雲的叫聲卻猶如鶯啼婉轉,別說是摘星臺下的天驕,就算是九難境的真人,也是聽得面色怪異。
一時間,眾人似乎忘記了閻四夕覺醒月蟾雷體,紛紛向龍降真人和凌雲的護道者發出恭賀。
烈雲真人見狀,冷笑一聲,不依不饒道:“道歷叄叄玖柒年,蒼天域中山國爆發魔災,方圓千里寸草不生,死傷無數。
道歷伍貳壹肆年,東海蓬萊島群魔亂舞,鎮壓海族的人族大軍盡數覆滅。
道歷柒伍捌捌年,鈞天域莫缺成道真君,以方圓萬里百萬人族為祭。
道歷捌壹貳陸年,幽天域幽魂成君,吞噬百座城池生靈為饗食,至今幽天域仍未恢復元氣。”
帝辛回過頭來,冷冷地掃視著烈雲真人,“烈雲,你到底想說什麼?”
“我烈雲確非你敵手,更不用說那武魁首、不見君,但月蟾雷體秉承天地怨氣而生,此子決不能留。”
烈雲真人法相一震,法力湧動,言辭慷慨激昂,站在道德的頂點大放厥詞,大有一言不合便出手的跡象。
帝辛掃過眾位真人,冷冷道:“既然如此,那便打!”
摘星臺猛地爆發出沖霄光束,方圓千里亮如白晝,絲絲縷縷的金黃色氣運沒入帝辛體內,使他氣勢一高再高。
與此同時,九九天劫已然結束,摘星臺與生具有的不周山神威籠罩四方,突然湧現的迷霧將所有天驕納入其中,透發出帝辛的濃郁殺機。
“住手!你想幹什麼?”
“帝辛!此事與小輩無關!”
“武榜眼,你敢犯天下之大忌?”
“哈哈哈!”帝辛放聲狂笑,散發霸絕天下的氣勢,鎮得眾真人一時失語,“眾位莫非是忘了,老子是帝辛!”
一句“老子是帝辛”,眾真人即便人多勢眾,臉上也不由湧現出忌憚的神情。
二十年前,帝辛在萬族戰場身份洩露,被變天域的叛逆之人接連刺殺。
忍無可忍之下,冒天下之大不韙,將屹立在萬族戰場的人族雄關一舉摧毀。
那一戰只有他一人出手,卻殺得整座雄關人仰馬翻。
無辜被牽連的武徒、煉氣士至少有數萬,就連吞魂境、陽神境都死了三十餘人。
一戰死傷無數,帝辛的脾氣可見一斑。
當日若非武魁首出手,在魔族攻城的必經之路上駐守三天三夜,恐怕那座雄關便淪入魔族之手。
帝辛殺得興起的時候,可不管你尊卑貴賤、高低上下,就算是地上的螞蟻,他也要踩得粉身碎骨,絲毫沒有強者風範。
烈雲真人開口詰問時,雷火道、真武山、玉清道等各門各派,在同一時間緘默不語,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古往今來,但凡覺醒月蟾雷體的人族,心中都滿懷著對世界的怒火,實力越強,引發的動亂便越嚴重。
閻四夕身負蔣子文、帝辛、不見君三人之傳承,日後成就無可限量,不得不令人心懷忌憚。
龍滅真人變化的黑色蛟龍口吐人言,周身雲霧翻騰,聲如雷震,“帝辛,我等不願與你為敵,但月蟾雷體確是人族大患,不可不防。”
帝辛伸手一招,摘星臺化作四四方方的印璽,懸浮在其頭頂,垂落金黃色的氣運金海。
“諸位,帝辛請問一句,燃燈古佛何以成尊?”
虛空寂然,無人應聲。
世人皆知二十三秘術,但對儒家八德、佛家六字真言、道家九秘的來歷卻不甚清楚。
武徒、煉氣士渡過三災九難後,便是此方世界稱尊之人。
二十三秘術,便是九位尊者成尊後創造的秘術,蘊含著他們的畢生道蘊。
燃燈古佛,佛門至高無上的三尊佛祖之一。
據傳其年少時便覺醒了月蟾雷體,無惡不作、殺人如麻,幸得佛門高僧點化,遁入空門後回頭是岸,修身養性。
最終得證大道,成就古往今來佛道第一位尊者,開創出兩門無上秘術。
“哈哈哈!”烈雲真人愣神片刻後,忽地大笑起來,“你莫不是在說笑?自人皇登天一戰後,古往近來數十萬年,萬族前仆後繼,天驕何止億萬計。九位尊者超脫凡塵,這小子何德何能,能與尊者比肩?”
“帝辛,痴心妄想的話就別說了。”正心真人嘲諷道。
“本座知道你們三人驚才絕豔,武魁首更是古往今來第一武徒,若說他有幾分可能成尊,本座還能信上一信。可一個剛剛踏入修煉之道的小子,空口白牙說這話,未免讓人恥笑。”
周止得到了閻四夕的饋贈,從而成就至尊,從這點上看與龍虎山是有一份交情在的。
龍降真人猶豫片刻後,仍是嘆息道:“本座並非出於私心,月蟾神體事關重大,不能因你一言而決。”
在場五十位真人,除卻那始終籠罩在黑霧中的真人外,人人對此都是持有反對意見,對閻四夕口誅筆伐。
九九天劫危機已過,閻四夕三人卻並未登頂摘星臺,反而齊齊閉目盤坐。
渡過小天劫成就至尊後,修者會有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
十息之內,魂魄與天道會有短暫的共鳴,能清晰地感悟大道法則,是為師法自然。
無論是用於領悟至高武法,還是修行頂尖道術,亦或是感悟自身所學,都能發揮出千倍萬倍的效果。
閻四夕沉浸在天道共鳴之中,既沒有感悟武徒大道,也沒有體悟煉氣士的相關道術。
他修煉時日太短,尤其是接觸武道至今不超過兩個月。
無論是至高武法的修行,還是道術的修行,全都存在著明顯的弊端。
但武法、道術的缺陷再大,也沒有他剛剛覺醒的神體重要。
這是他日後邁向更高境界的敲門磚,是他此生修行的根本所在。
月蟾雷體,秉承滿月之精華而生,沾染了小天劫,以及閻四夕內心的陰暗情緒。
甫一出世,便在五臟中誕生出大量的雷道符文。
與常規的雷道截然相反,月蟾雷體賦予的雷霆特性並非至陽至剛,而是至陰至柔的陰五雷。
乙木幽雷、丙火虛雷、癸水陰雷、庚金暗雷、戊土冥雷!
在與天道共鳴的前四息內,閻四夕福至心靈,藉助五魔五行五臟術的殘篇,相繼推演出另外四篇五臟修煉之術。
龍煙、常在、皓華、玄冥,分別代表著金木水土四魔。
與閻四夕先前修行心之篇,從而覺醒的心之魔丹元相得益彰,化作五尊形態各異的五臟魔常駐其中。
這五道魔影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麒麟為原型,卻又似是而非,散發著暴戾殺伐氣息,不斷抽取閻四夕的五臟之氣。
“月蟾雷體的奧秘便在於此,與世俗流傳的五雷正法截然相反。我身具五魔五臟五行術,若能調動五臟本源之氣,與月蟾雷體相互結合,或許能成為我的殺手鐧。”
道術!道術!
道在前,術在後!
天下間道術皆是如此,前人先感悟天地大道,而後根據自身理解,以術法的形式將道加以闡述,便形成了千變萬化的道術。
在最後的六息內,閻四夕腦海中閃過渡劫時的一幕幕。
月蟾雷體與五魔五臟五行術相互結合,逐漸感悟出一門全新的道術。
“此道術以五魔五臟五行術為根基,以月蟾雷體為本質,凝聚皓華、龍煙、玄冥、丹元、常在五魔,便喚作五雷月殺罷!”
風唳月陰降天劫,龍吟虎嘯欲吼怒。
摘星臺上建木參,五雷月殺成至尊。
十息已過,閻四夕、周止、凌雲同時睜開雙眼,心中產生惺惺相惜之感,對視一眼後放聲大笑。
摘星臺外,帝辛的神色一沉再沉,緩緩掃視過眾位真人,忽然說道:“諸位既然一意孤行,也罷,老子就先拿你們的弟子陪葬,咱們再好好做過一場。”
摘星臺猛地震動,傳出一聲聲天驕的慘叫聲,眾位真人的臉色頓時劇變。
“帝辛住手,有話好說!”
“莫要如此,我等還可商榷一二!”
最為緊張天驕性命的,莫過於龍虎山、太昊皇朝、玉清道、趙國等各方。
尤其是龍虎山的龍降真人,第一個站到了帝辛身旁,明確表達支援的態度。
“諸位……”龍降真人拱了拱手,神色滿是無奈,“月蟾雷體雖為人族不容,但此子終究勢單力薄,還未成長到危害天下的地步。
數萬年來,九天四海誕生的月蟾雷體不在少數。說句犯忌諱的話,我等真人大戰動輒千里荒蕪,危害恐怕不亞於月蟾雷體。”
黑色蛟龍游曳身軀,龍滅真人緩緩道:“龍降道兄說的是,遠的不說,昔年烈心、水裳神仙眷侶反目成仇。二人在蒼天域肆虐半日,無辜死傷者足有數十萬,五行宗在這方面可沒資格開口。”
烈雲真人神色微變,這件事是在五年前發生的,引得太昊皇朝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最終出動真人將兩人斬殺。
事後,五行宗因自身管教不嚴,還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用以償還太昊皇朝。
龍滅真人顯然是對烈雲真人極為不滿,否則也不會舊事重提。
在場諸位真人有老有少,但都是歷經滄桑成就的九難境,對烈雲真人的小心思看得一清二楚。
烈雲真人因愛徒慘死,行事無所顧忌,對閻四夕又有著難以洗刷的怨恨。
他接機發難,欲將閻四夕扼殺在襁褓之中,代價卻是用眾位真人的後輩性命償還,自然無人願意。
帝辛環顧四周,忽然雙指併攏,指向天穹,對天起誓道:“此子日後若有違逆人族、傷天害理之舉,本座自當斬之,而後自裁以謝天下。”
萬里無雲,乍起驚雷。
天道的目光在帝辛身上停留片刻,沉默許久後,眾真人心中的忌憚緩緩消散。
天道誓言,比起道心起誓更為少見。
只有實力達到真人境的修者,發出的天道誓言才會引起天道的重視。
若有違反,天誅地滅!
到時候降臨的可就不是考驗,而是十死無生的恐怖天劫。
“既是如此,本座無話可說。”烈雲真人冷哼一聲,甩袖離去,竟是連神通大會的結果都不看了。
愛徒慘死,三大至尊天驕現世,眼前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
箇中滋味無法言喻,眾人都能理解,也沒人在這個節骨眼上出言挽留。
烈雲真人御風離去之後,隨著龍虎山、太昊皇朝、玉清道等大宗表態,眾位真人也隨波逐流。
一場劍撥弩張的干戈,便這麼無聲無息地消弭了。
帝辛一掌拍落,摘星臺再次展現出真容。
閻四夕等人先前沉浸在天道共鳴中,未曾察覺外界的異變。但迷霧散去後,摘星臺下眾多天驕環顧四周,頓時發現了異常之處。
“咦?瞿華清的屍體哪去了?”
四周一切如常,與迷霧籠罩前毫無區別,唯獨被閻四夕斬殺的瞿華清不見蹤影。
正心真人微微揚眉,心中一陣又氣又笑。難怪烈雲真人拂袖離去,虧得自己還以為他是放不下面子。
無極天人族講究入土為安,帝辛卻將瞿華清這個小輩挫骨揚灰。看似是小肚雞腸,實則心中對烈雲真人起了殺心。
烈雲道人能修到九難境,也不是易於之輩。
帝辛雖然隱藏得很好,他卻從蛛絲馬跡中察覺了異常,故而匆匆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