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 ,
大家聽到聲音,轉頭看向門口,是奶奶。
王平安想要把錢給蓋起來。
沒想到王佑楠更快,碰,兩人撲在了一起,王平安力氣小被撲倒在地上。
李氏看著大孫子摔倒,心疼不已,立馬上前抱住,“我的好大孫。”
然後看見了桌子上的銅板。
大廳裡,三個油燈燃起來,跟白天一樣明亮。
一大家子看著飯桌子上的銅板,沉默不語。
王大柱妻子懷裡的大孫子,“這是怎麼回事?這麼多的銅板。”
王平安看著被人贓並獲,無奈吐了一口氣,只能緩緩道來和老大夫的合作。還有按勞分配和其他。
王大柱心裡很激動,真的是太聰明瞭。和妻子對視了一眼,意識到家裡人都在。
李氏咳了咳開口,“現在是我和你爺爺當家,還沒分家,所以這錢是有規矩的。”
王平安有種不好的預感!
“家裡的所有人,不管掙了多少錢,都是要交給家裡的。平安,像你爹你娘,你爹的木工手藝這在鄉里都是有名的,來找他打嫁妝箱子,桌椅板凳了不少,每月至少有五錢銀子。
就比如你二叔,他長得人高馬大,力氣大。只要家裡的活,地裡的活做完了,沒事情了,就跟在人家後面去縣城扛大包,去找地主家找活幹。
再比如你三叔,三叔有點小精靈,時不時在村裡面收點雞蛋,土雞,野物到鄉里或者是縣裡去賣。偶爾生意好的時候,一錢銀子不會少。”
李氏還是很自豪的。
“所以這錢呢,不管多少錢要交七成到家裡 。至於你們娘自己繡花掙的錢我就沒有收走。”
其實是每一個兒媳婦繡活都不好一個月才十幾文,看不上眼。
“所以你們現在掙了錢,你們也要叫七成到家裡。”
王大柱點點頭,“你們奶說得對。”
“平安,算一算要交多少錢?”
王平安無奈,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我算一算,三百六十文,交七成,就是二百五十二文。”
為了防止夜長夢多,王平安迅速把錢發下去。
每一個十三文。
王吉祥看著銅板只是叮囑幾個孩子,“好好發起來,知道嗎?”
二叔沒有說什麼,簡單粗暴直接動手,拿走十文錢,“等下次爹去縣城給你們帶糖葫蘆。”
桃弟、招弟兩個小姑娘期待的點點頭。
三叔見兩個女兒手裡的銅板,輕聲細語,“來弟,引弟,來把銅板給爹,爹給你們收起來,過買新衣服穿好不好。”
才五歲的雙胞胎姐妹也知道銅板的好處,都搖搖頭“不,我們要買糖糖吃。”
七個小姑娘個個表情不一樣,尤其是三姐王佑楠,“剛剛有四十五文的,一下子就只有這麼一點。”
王平安聽見她的話也是欲哭無淚!
九月九過重陽。
一大早家裡的男丁就上山去了,中午就回家了。
王平安還太小,他沒有去。
王家書房,王大柱看著大孫子吃著從山裡拿回來的野果子,“慢慢吃,廚房還有呢!”
王平安吃得津津有味,一口一個小葡萄,意外的甜。
王大柱輕聲細語,“平安,你今年三歲了,現在爺爺就把爺爺會的那幾個字教給你好不好!”
“爺爺說一句,你跟著念一句。”
王平安點了點,“爺爺你說吧,平安會好好學習。”
聞言,王大柱開始搖頭晃腦,“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王平安扯著小嗓子,“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日月盈仄,辰宿列張。”
“日月盈仄,辰宿列張。”
......
“雲騰致雨,露結為霜。”
王大柱又重複幾遍,“平安,你試一試,從頭開始背一遍。”
王平安張口就來,輕輕鬆鬆,“爺爺平安背完了。”
“爺爺,爺爺。”
王大柱一臉驚喜,一把把王平安抱起來,“好孩子,再來一次。”
王平安又背了一遍,小老頭激動起來。
“好孩子,太好了,太好了,是一個讀書的好苗子,我王家的未來。”
王大柱激動的滿臉通紅,胸膛起起伏伏,光復王家有望。
現如今,她成了他。
“好孩子,必須讓你儘快入學堂。”王大柱有點迫不及待。
“可是爺爺,平安才三歲。”王平安一臉天真懵懂。
王大柱幾層樓高的熱情迅速被水澆滅,“是啊。”在書房來回走動。
小聲唸叨,“不知道入學需要準備多少費用,筆墨紙硯也是不便宜,家裡的錢不夠,明年也不知道能不能去。”
王平安有點無奈,爺爺大驚小怪。
“爺爺,你把平安放下來,平安重。”
“不用,爺爺抱得動。”
王平安抬起頭,看著爺爺又重複“人家可能不要三歲孩子。”
“是了,是了,不能太著急。”但還是來來回回在走動。
次日,王大柱急急忙忙去到鄉里。
老鄉長看著人來齊,“好,這一次你們全部叫過來 是因為有一個大好事。我們縣令大人,自己 出錢,把我們揚縣的和隔壁縣城的不忙著考試做官的學子,請過來教孩子蒙學。”
下面的各個村長蠢蠢欲動,“鄉長,老師有多少位?”
老鄉長也不在意,被打斷說話,“,有三位。”
“啊,啊”
有人嘆息。
老鄉長一臉嚴肅,“人要懂得知足,其他鄉里面,只有兩個。我們大嶺鄉有三個,還是因為我們鄉里面自己有一位學子,同意來教書的。”
“關於老師的月錢和糧食,月錢,由縣城大人,每個月一兩銀子。糧食要讀書的學生給。”
有人舉手,“那學生要給老師多少讀書費用。”
如果和城裡面一樣,一年要二兩銀子,那可是讀不起書。
老鄉長點了點頭,“這個縣令大人,也是說了,只要是村裡面的孩子,一年只要一兩銀子。”
村長們激動起來,“太好了,!”
村長們開始各顯神通。
“鄉長,讓老師來,我們村吧!,我們村風景好。”
“我們村裡方便,去縣城就一個時辰。”
“鄉長,我們大姚村,蘑菇多,”
“鄉長,我們村想要讀書的孩子多。”
“鄉長,我們”
七嘴八舌,吵吵鬧鬧,老鄉長聽得頭痛不已,“閉嘴,我知道讀書是一件大事,大家都想要老師去自己村裡。”
“我也不多說什麼,公平公正,就抓鬮!如果出現不對的地方再說。我們大嶺鄉,除了鄉上。下面一共有五十里,三十六個村子,”
老鄉長看著角落的兒子,“去廚房拿兩個大碗過來。”
“是,嗲。”
一會,“爹,給兩個碗。”
老鄉長,“放桌子上,”
拿出九張粗糙的黃紙,“看好了,第一章,我畫了一個圈。第二章,兩個圈。第三章,三個圈。”
揉成九個紙團長,放進碗裡,上下左右,搖搖晃晃,小心的放在桌子上,“你們九個里長上前面來,一起來拿。”
九位里長聞言一起伸手 ,拿到紙團,迅速回到自己人旁邊。
王大柱圍到他們里長旁邊,屏住呼吸,開啟紙團。
“啊啊啊,有圈,有圈。”王大柱驚叫出聲。
紙團上赫然有兩個圈。
有人高興,有人失望。
沒有拿到圈圈的紙團長的人看著拿到的,羨慕的快要哭了。
老鄉長道,“好,現在已經出來結果。你們三個里長現在就商量,學校的位置。我給你們半個時辰。”
三個人,走到角落。
桃李村長第一個開口,“就建在,我們桃李村好了,距離官道近不說,我們村子裡想要讀書的孩子多。”
里長兼桃溪村長髮了一個白眼,“我村裡想要讀書的孩子也不少。”
兩個人誰也不服誰!
王大柱想了想,“不如,放在我桃花村。我們村在中間,你們兩個村裡孩子過來也不遠,而且我們桃花村對面的幾個村子的也可以過來。”
幾人商量幾下,“好,就在桃花村。”
老鄉長打斷,“等一下,我剛剛忘了說,你們做學校的銀子,要你們裡自己承擔。房子要好好做,木頭,石頭都不能用壞的。”
每個人都異口同聲,“是。”
“好了,天快黑了,回去吧!”
王大柱是天擦黑回到家的。
王奶奶有點擔心,“怎麼這麼晚回來,”
王大柱高興溢於言表,把家裡所有人召集,“我們桃花村,有大運氣,有老師要來我們這裡教書。”
把今天所有的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我們縣令大人仁厚,我們大嶺鄉的鄉長也是個幹實事的,我們桃花村快要起來了。”
王家人都很激動,興奮。
王平安卻是面無表情,因為他不是很想上學。可是為了自己的任務,自己的功德,他還必須努力積極向上。
過了幾天,王大柱開始收集石頭,木頭。
把學校的地址選擇在半山腰。
由村裡人把地裡的草,小樹拔開。
用草木灰在地上畫出,房子的輪廓。
兩個教室,一個廚房,老師的房間,茅廁,共五個房間。
三個村裡面的青壯勞動力,全部出手。
半個月,泥巴木頭房子已經弄好了!
和村裡面的房子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要說有差別,那就是窗戶非常大。
有木工手藝的王吉祥,也是忙得飛起。
要做許多的桌子,凳子也想要用木頭做,可是來不及,老師已經來了。
凳子只能用竹子來做。
三個村長親自去縣衙接人。
坐著牛車搖搖晃晃來到桃花村。
狄長風心情有點複雜,為了生活啊。
上學第一天,陽光明媚。
王平安一大早,吃完飯,就由大家長爺爺親自送到村口外面的學校。
有許多的小孩子和家長已經在學校外面等著了,手裡還拿著糧食。
還有許多來看熱鬧的百姓。
狄長風從房間出來,“各位,人太多了。你們要排隊。”
王大柱擠到前面,“狄老師,我也幫忙。”
“也好,麻煩王村長了。”
“不麻煩,不麻煩。應該的。”
狄長風笑了笑,“來,排隊,先來後到。每一個人都有機會。”
前面就已經把要來讀書的孩子登記好,這一次是交糧食,交書費。
登記了兩個時辰,還有不少後面過來的。
一共35個孩子,當然還有些人在觀察,打算一段時間在把孩子送過去讀書。
快下午看熱鬧的百姓才回去。
下午,第一節課開始。
狄長風聲音嚴肅,“好,所有人,坐下來。”
“老師,先自己介紹一下自己。吾名狄長風,四十六歲,秀才。”
“今天,不上課,要給你們,取一個名字,小時候的乳名就不能在叫了。”
學生個個不說話,看著狄長風。
狄長風吐了一口氣,“來,門口,第一個桌子的李狗蛋,李石頭上來。”
李狗蛋和李石頭兩人,慢吞吞的上前。
“老師好!”
狄長風點了點頭,“你們二人,想要什麼名字。”
“不知道,”兩個孩子搖了搖頭。
“這樣吧!,孩子太多,老師就按照《大學》裡面的來取。”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國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者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李石頭,你就叫李明德。”
“李狗蛋,你叫先治。”
“下一位同學,”
…
…
狄長風口水快要乾了,來到另一個教室。
還好六歲以下的孩子,只有十個。
“來,老師,給你們取名字。”
王平安就是第一位,他站起來,“老師,我叫王平安,我不想要其他名字。”
教室沒有隔音,他一早就已經聽到隔壁的動靜。
“好,王平安,平安順遂,可以。”
“下一位同學繼續。”
“吳飛翔”
“王文博”
“王木澤”
狄長風也是第一次做老師,沒想到,取一個名字也是很辛苦的。
還好,經過幾天的相處,這附近幾個村子,民風還是不錯的。
——
啊啊啊,這段時間,隔三差五就有一家要喝喜酒,寶寶過生日,老人六十大壽。
啊啊啊,吃得口袋窮得叮噹響,還上火了。
求免費打賞,拜託拜託!
去吃飯喝酒要注意:
頭孢配酒,說走就走!
酒加甲硝唑,會出現心力衰竭。
蘋果和海鮮一起吃會中毒。
糖精加雞蛋,加熱會產生糖基賴氨酸,5克就可致命。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