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琉璃的回答,楚辭抬頭看了一下天色又掐算了一下時間,此時正是剛入巳時,紅衣姥姥也是剛剛才開始行功。
於是哥倆準備在屋外等上一會兒。
琉璃此時滿眼都是楚辭的身影,三日不見只覺得這楚辭弟弟又英俊瀟灑幾分,不由得心中歡喜。
“辭弟弟,師父給呂師兄行功已見成效,說不得往後一個多月辭弟弟和安師兄就要在島上歇息了,莫若姐姐給你們也蓋上兩間竹屋,豈不是方便!”
“蓋房子?”楚辭立刻就明白琉璃的意思了,他立刻笑著說道:“蓋竹屋就不必了,剛好這事兒要說與姥姥聽,便等姥姥行功完畢一起說吧!”
琉璃有些失望,獻殷勤沒有成功,其實她搭竹屋有一手的!
“那······呂師兄的下次藥浴的藥材也該準備了,辭弟弟和我一起去吧!”說完也不等楚辭反應就又對站在一旁含笑不語的安樂說道:“便麻煩安師兄在此看護師父和呂師兄了,不知可行?”
安樂自然不會拒絕,瞟了一眼楚辭後笑著說道:“分內之事,安樂怎敢拒絕!小師弟,你便陪琉璃姑娘去採藥吧,務必要照顧好琉璃姑娘!這島上多密林個,若是有什麼蛇蟲鼠蟻驚擾到了琉璃姑娘就唯你是問!”
楚辭衝著安樂翻了一個白眼以示鄙視之情。
他剛剛在屋內已經看到一大堆分門別類處理好的藥材,哪裡就需要現採了。
不過那麼多藥材顯然也是眼前這位琉璃姑娘準備的,便是作為感謝也不好拒絕人家。
“正好上次時間匆忙,沒有仔細欣賞過島上美景,這次便藉此採藥機會四處逛逛!\"
琉璃頓時開心起來,拉起楚辭的手就展開身法飛了出去。
“辭弟弟,我先帶你去西藥圃,那裡風景最美!”
琉璃雖然到今年二十二歲了,但是她自幼就被紅衣姥姥帶到這瀛洲島上撫養長大,多年少見外人,所以心性還跟小孩子差不多。
一路上彷彿一隻快樂的百靈鳥般,拉著楚辭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這裡是她的秘密基地,那裡是她精心培育的花朵,這個樹洞內住著她的朋友松鼠一家,那個水面之下有她養的小烏龜。
這個島嶼似乎就是琉璃的全部天地了。
“琉璃姐姐,你就一直沒有出過瀛洲島嗎?”
“出島?沒有啊!外面的世界好玩嗎?我聽烏魚子先生說辭弟弟你們不是東海人,是來自西邊陸地上世間第一大派是嗎?”
看來這烏魚子對自已成功傍上全真教這事是真的很自豪啊,看來當時收服他時自已師父他老人家全真弟子的身份還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啊!
楚辭微微搖頭笑道:“不是的,我們師兄弟並不是全真教弟子,只是家師乃是全真十二仙之一,所以烏魚子他一直覺得我們都是全真門下,剛入島拜山時我不是說過嘛,我們乃是純陽宗門下。”
“噢!是嗎?都一樣,都一樣,純陽真人是全真門下,他的弟子自然也是!”
其實琉璃是真不記得當時楚辭說的是那個門派了,當時她從小到大第一次見這麼英俊的男子,完全被迷住了,哪裡還記得其他東西。
“經此一事,你我兩家便是至交好友了,往後求得姥姥同意,琉璃姐姐也可前往我們純陽宗玩耍,我五師姐和琉璃姐姐性情相近,想來你們可以聊的來的。”
楚辭一番話,倒是在琉璃心中種下一顆種子。
以前她沒覺得待在島上有什麼不好,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只是如今看來,自已是不是應該到外面更廣闊的世界看一看。
兩人又隨處轉了轉,不過楚辭發現琉璃似乎比一開始安靜了許多。
楚辭笑了笑,對琉璃說道:“時間差不多了,這藥材我也認識了許多,咱們還是快些回去吧,姥姥差不多也該行功完畢了!”
琉璃聞言不由得小臉一紅,不過到底是大方的性格,琉璃很快恢復過來,點頭同意!
果然,等到楚辭二人返回竹屋的時候,紅衣姥姥和呂岩、安樂三人已經坐在屋前的一座竹製的簡易涼亭下喝茶聊天了。
楚辭不由啞然,之前還沒有看到這裡有一座涼亭呢,果然對於修行者來說想蓋一座涼亭不過是分分鐘的事情。
“師父,我們回來啦!”琉璃看到三人的一瞬間,便腳下生風朝著紅衣姥姥飛了過去。
“楚辭見過姥姥!師兄傷勢讓姥姥費心了!”
紅衣姥姥伸手攬過自家徒兒,笑著打量起了楚辭來。
“好好好,不愧是英雄出少年!短短三天,楚公子便成功結丹,讓老身大開眼界。”
“不過是僥倖罷了,當不得姥姥盛讚!有件要事正要稟報姥姥,正是關於那玉山‘先天二元凝仙大陣’的。”
“噢,楚公子已然知曉這大陣的來歷了嗎?果然老身沒有看錯人,楚公子細細道來,老身洗耳恭聽!”
聽楚辭說出那大陣的名字,紅衣姥姥也是激動起來,這直接關係到她能否成功渡劫的關鍵,由不得她不緊張。
“那‘先天二元凝仙大陣’乃是古早聚氣大陣,功能聚靈藏氣,但是卻瞞不過那天劫感應。不過姥姥放心,大陣內有一玉府,乃是前輩高人玉仙人的府邸,自能藏蹤隱形,定然能讓姥姥安然渡過天劫。”
聽聞楚辭說完,饒是紅衣姥姥修行多年,心態早已堅硬如鐵,但聽到渡劫有望,還是忍不住溼了眼眶。
一旁的琉璃早已淚流滿面,輕輕拉扯住紅衣姥姥的衣袖,忍不住安慰道。
“姥姥安心!楚公子不是已經說了能助姥姥渡劫嘛,此次一定能成功的!”
“唉!傻孩子,老身活了千年,早已身死看淡,唯獨卻是捨不得你啊!”
看著師徒二人,情真意切,楚辭師兄弟三人也不由得唏噓不已。
“姥姥放心便是,那玉仙人已然把玉府賜於楚辭!此時光景正好,姥姥何不隨楚辭去那玉山玉府內一觀,也好安心!”
眾人聞言均感有理,紛紛起身準備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