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女主持人朱丹自曝被騙1600萬元引起廣泛的關注,朱丹稱被一個非常親密的好友騙光了所有的積蓄。
儘管此後起訴這位朋友獲得了勝訴,但朱丹稱,朋友宣佈破產,又讓她“一夜(之間)什麼都沒有了,我還欠了很多錢”。
從這起事件中引發人們的深思——詐騙無處不在,不管是朋友還是陌生人。
因此我們要提高警惕,掌握一些防範技巧,就可以有效避免上當受騙。以下是一些實用的防範技巧:
一、妥善保管個人資訊:不向他人提供身份證號碼、工作單位、家庭住址、職務等重要資訊;不將身份證照片或號碼儲存在手機中;在相關網站輸入賬號、手機號碼、查詢支付密碼等重要資訊前要謹慎核實域名的真實性,不點選可疑連結,不連線來歷不明的無線網路,不掃描非正規渠道獲取的二維碼。
二、絕不出租出售“兩卡”:不輕信他人,不貪圖小利,絕不出售、轉讓、出租、分租、出借或者購買銀行卡、支付賬戶(微信、支付寶等),以免給不法分子提供“作案工具”。否則將會被暫停銀行業務,甚至涉嫌犯罪、承擔法律責任。
三、絕不輕信陌生來電:不輕信來自“公檢法”、“銀行”、“快遞”等機構的電話,不輕信中獎、退款、換貨等誘惑,不輕信親友、領導等熟人的轉賬請求。遇到這些情況,要及時與對方核實身份,或者直接結束通話電話,透過正規渠道查詢真實情況。
四、絕不隨意轉賬匯款:不向陌生人轉賬或匯款,不在非正規的網站或APP上進行貸款、投資、賭博等活動,不在未經驗證的賬戶上輸入密碼或驗證碼。遇到要求轉賬或匯款的情況,要仔細核對收款人資訊,確認無誤後再操作。如果發現異常,要立即停止操作,並及時報警。
五、絕不隨意提供驗證碼:不向任何人提供手機簡訊驗證碼、銀行卡動態密碼、支付平臺驗證碼等重要資訊。這些資訊是用來保護個人賬戶安全的,一旦洩露,就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進行盜刷或轉賬。如果收到要求提供驗證碼的簡訊或電話,要立即刪除或結束通話,並及時報警。
六、絕不隨意掃碼支付:不隨意掃描陌生人提供的二維碼,不隨意點選陌生人傳送的連結。這些二維碼或連結可能是犯罪分子設定的釣魚網站或惡意軟體,一旦掃描或點選,就可能導致個人資訊洩露或者錢財損失。如果遇到要求掃碼支付的情況,要仔細核對付款物件和金額,並確認無誤後再操作。
七、絕不隨意加陌生人:不隨意新增來歷不明的網路好友,不隨意參與陌生人邀請的群聊或活動。這些網路好友可能是犯罪分子偽裝的,他們可能會以交友、聊天、諮詢等為藉口,進行誘騙或敲詐。如果遇到這些情況,要保持警惕,拒絕任何涉及金錢的請求,並及時刪除或拉黑對方。
八、絕不隨意下載安裝軟體:不隨意下載安裝來自非正規渠道的軟體或APP,不隨意授權給未知軟體或APP訪問個人資訊或許可權。這些軟體或APP可能是犯罪分子製作的木馬病毒或惡意程式,一旦下載安裝或授權,就可能導致個人資訊洩露或者錢財損失。如果遇到要求下載安裝軟體或APP的情況,要仔細核對來源和用途,並確認無誤後再操作。
九、絕不隨意撥打回撥電話:不隨意撥打來自陌生號碼的回撥電話,尤其是以“+”、“00”開頭的國際長途電話。這些電話可能是犯罪分子設定的高額收費電話,一旦撥打,就可能導致話費被扣除或者錢財損失。如果收到這些電話,要立即刪除或忽略,並及時報警。
十、養成良好支付習慣:電信網路詐騙儘管無孔不入且真假難辨,但只要時刻保持警惕,養成良好支付習慣,把控住對外轉賬匯款的最後一道關口,仍可有效避免資金損失。
1、接到轉賬請求,要透過多種渠道來核實:
接到熟人透過簡訊、微信、微博、QQ、郵件、語音等形式傳送的轉賬請求,或詢問銀行卡、網銀密碼等重要資訊時,要透過多種渠道來核實確認。
2、選擇支付次日到賬:
如確需向對方轉賬,應儘量選擇次日到賬的方式並於事後再次核實,如發現異常及時申請撤銷轉賬。
3、安裝正版支付軟體:
具有移動支付習慣的消費者應選擇安全性較高的支付產品,並下載安裝正版應用軟體;避免在與移動支付軟體繫結的銀行卡中存放過多的資金,以便分散和鎖定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