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5章 埋藏在心底的大志向

甭管周孝愚現在流量大不大,主要他年輕啊,肚子裡面有貨,未來大機率能成為圈內的常青樹。

再說他的新電影現在還處於前期籌備階段,等到拍攝完真正上映,那都是1-2年後的事情了。

那時候的周孝愚名氣和流量肯定比現在翻了好幾倍。

付出一個客串小角色,這一波肯定不虧的。

劉巖雖然看穿了大棚的意圖,也沒準備吱聲。

周孝愚直接回複道:“我為什麼要演戲?”

大棚循循善誘:“唱而優則演,難道你們公司沒有這方面的規劃?影視歌三棲發展,多好的兆頭。”

周孝愚繼續搖頭,“我們公司確實沒這方面的打算,主要是我沒打算演戲。”

大棚打斷道:“停停停……你們公司聽你的?”

程蕭在旁邊插話,“他是公司的大股東。”

大棚一時間有一種拍馬屁拍到馬腿的感覺,又不甘心放棄這個免費蹭流量的機會,再次利誘道:“音樂圈現在的環境不如影視圈,想要快速聚集流量吸引粉絲,沒有什麼比影視更快捷的了。”

“小周啊,我本來很看好你的,這一步可千萬別走錯。”

這一句話算是說到了程蕭心坎上。

她的經紀人目前就有讓程蕭往影視圈發展的規劃,當然,還得物色一個好劇本,一個好角色,以及等待一次好機會。

周孝愚像個木頭一般再次搖頭,“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不會演戲,如果現在學習的話估計時間不太夠,我覺得先把音樂做好就夠了。”

“至於流量和粉絲,有最好,沒有也行。”

“反正目前也不缺錢花,倒是缺時間。”

劉巖忍不住插話道:“寫歌現在很賺錢嗎?”

周孝愚將手機簡訊翻出來,在眾人眼前晃了晃,大棚忍不住接過去,低頭扒拉了片刻,當下就看到一條最新的到賬簡訊,上個月各大音樂APP的音樂版權分成一共200多萬。

這是稅後收入。

看起來並不算多,但轉頭一想,這可是每月的固定收入,一年就是2000多萬,沒有任何風險。

隨著周孝愚繼續寫歌,出歌,隨著自身名氣的增加,粉絲值的積累,未來這個月分成可是會越來越多的。

在加上每年上1-2個綜藝節目,隨便代言幾個品牌,一年差不多能混個3-4000萬打底。

多一點的話5000萬沒啥問題。

大棚想了想,不由得咬了咬牙花子,“小周,你今年多大?”

周孝愚道:“20了,出道一年多。”

大棚忍不住在心底吐槽了一聲,曹。

劉巖的眼神在周孝愚身上輕輕瞟過,一時間想到了聚寶盆和常青樹三個字,她和大棚20歲時在幹嘛?

每個月別說收入了,怕不是還要找家裡要生活費來著。

至於現在,都快40了,雖說境況比早期好太多,但也有些難。

兩人都在帝都買了房,劉巖目前房貸才剛還完,卡里面的存款合在一起不到200萬,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實則自己清楚。

大棚情況比她強一些,也有限。

你讓他這會一口氣拿500萬出來,保證會四處借錢。

他現在這個年齡已經不適合去演戲了,也不會有人請他當導演,只能自己湊錢自導自演,但影視圈這個行當,風險極大。

投資回報率還不如去買股票。

這麼說吧,一個不懂股票的外行,閉著眼睛瞎幾把買1支股票,放手裡擱2-3年,最後有可能賺,也有可能虧。

大約賺的機率有1成,虧的機率有9成。

像大棚這樣的‘新銳’導演,傾家蕩產求爹爹告奶奶到處拉關係求投資,籌備一部新電影,時間也是2-3年。

最後賺錢的機率大概也只有不到3成,而虧欠的機率達7成。

表面上看似乎比炒股賺錢的機率高,你不能這麼看。

炒股用的是閒錢,虧了不傷元氣,日子照常過。

但拍電影則不是,一旦虧了,那就是傾家蕩產,這輩子幾乎沒有翻本機會了。

你可以贏好幾次,但你只要虧一次,那就黃了。

借遍所有親戚朋友,將房子抵押給銀行,消耗掉所有人情籌備一部電影的事,在影視圈其實並不少見。

總之一句話,平民演員,平民導演,太難了。

這個規律也適合其他行業。

所以,劉巖即便知道大棚心中的意圖,也是看破不說破,談不上鄙視,反而有些心疼,一個影視圈40來歲的前輩導演去討好一位20歲的新人歌手。

多少讓人有些心酸。

其實對於大棚和劉巖來說,還有一條路可走。

大棚賣身去大公司當狗,風險大公司承擔,他只負責拍片。

劉巖也可以委身給某個富人當小三,犧牲自由和尊嚴,換取後面的富貴。

兩人都知道這條捷徑存在,只是,都不會如此選擇,總有人想站著把錢賺了。

現在窮雖然窮點(相對而言),總歸比大部分國人要過得好。

平平淡淡,安安穩穩,日子也能過。

前提是不要再去賭一把籌備新電影了。

大棚看著面前的少年,心中感慨萬千,他早看出了周孝愚品行淳樸,是個厚道老實人,當下吧唧了一下嘴,將後者拉到身側,附過身小聲道:“小周啊,哥哥是拍電影的,你知道吧?”

周孝愚:“知道。”

大棚:“那我直說了,如果我後面籌備新電影,有適合你的小角色,你來幫哥哥一把,過來客串下,行不行?”

周孝愚早就看出大棚有求於他,兩人才剛認識,自然談不上知根知底。

但話可以說得圓滑委婉一點。

“可以啊,不過劇本必須讓我們公司的人稽核,如果劇本可以,時間方面花不了多久的話,我到時候會認真考慮一下的。”

這話,既沒答應,也沒拒絕。

大棚得寸進尺:“到時候也幫哥哥的新電影寫一首歌,插曲就行,可以把?”

周孝愚點了點頭,“可以,但要給錢。”

大棚呵呵呵的笑了笑,“當然給錢,市場價唄。”

達到目的後,四人再次分成兩組,各就各位。

大棚和劉巖並排在前面走,而周孝愚則和程蕭落在後頭。

程蕭興致沖沖的埋怨起來,“你剛才為什麼動不動就把手機簡訊給別人看啊,這種行為很傻知道不?”

周孝愚心虛道:“以後不會了,我就是想增加我的說服力,怕別人以為我說謊。”

程蕭:“對了,他剛才鬼鬼祟祟的和你說了什麼?”

周孝愚:“他想邀請我演戲,只是客串一個小角色,我說到時候等劇本出來了拿回來給公司看看。”

程蕭心情莫名有些嫉妒:“那你願意演嗎?”

周孝愚:“不願意,我之前不是說了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是一個只需要客串一下,耽誤幾天時間的小角色,倒是可以考慮一下,反正就是進劇組玩幾天,純當增長見識了。”

程蕭一時間有些沉默,她在想,對方為什麼不邀請她呢?

她的名氣明明比周孝愚大。

而且,她公司明確確定了她今後可以往影視圈發展。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際遇是迥然不同的。

像周孝愚這種,一是肚子裡有貨,有才華,所以才能無欲則剛,無慾無求。

俗稱躺平。

在加上性格淳樸,不管是前輩還是同行,都對他生不起壞心眼來,也願意和這種人玩,不至於擔心被騙。

周孝愚見程蕭沉默不語,主動開口道:“如果是其他人的話,我肯定會直接拒絕,大棚和劉巖的事我知道一些,當時剛接下這個綜藝節目時,紅姐給我耳提面命過。”

程蕭:“紅姐說了啥?”

周孝愚:“她說,大棚和劉巖的閨蜜情有十多年了,換成一般的男人,早把劉巖給吃幹抹淨了,但大棚沒有,還一直很照顧劉巖,總之就是說大棚這個人可以處。”

“所以我才答應試試。”

“他之前的兩部電影好像都賺錢了,對吧?”

程蕭羨慕道:“豈止賺錢,好像兩部電影票房都接近10億。”

這個話題告一段落。

因為他們此行的目的地到了,就是一處靠近郊區的民宿,今晚要在這裡休息一天,明天則趕往下一個目的地,也就是下面的一個縣市中的一個小鎮。

節目組自然給他們開了四間房。

這次隨行工作人員比較多,為了避嫌,程蕭和周孝愚分開睡。

即便分開,兩人也是各自躺在床上燙電話煲。

程蕭:“《奇遇人生》拍攝完,你後面有什麼規劃嗎?”

周孝愚:“目前還不知道,應該在家閒著寫歌或者學習吧,反正一年最多接一部綜藝,今年肯定不拍了。”

程蕭:“周,有時候我想,你這個性格還真是和圈子內的人格格不入,我周邊的人每個都活得很累,像上了發條一樣恨不得24小時連軸轉,就你,反而喜歡閒一點的生活,你當初為什麼會進入娛樂圈的啊。”

周孝愚翹著嘴,流露出一絲微笑,“我進圈子是因為想賺錢,賺了錢才能選擇自己的人生,賺錢是為了生活,而不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讓自己變得更累。你看我現在不是挺好的嗎?”

他賺錢的目的,還有一方面是為了給爺爺養老。

當然,現在爺爺還老當益壯,不需要。

程蕭:“你有什麼特別一點的目標和追求嗎?也就是理想。”

周孝愚想了想,斬釘截鐵道:“有,我想為弘揚華夏文化盡一份力。”

程蕭:“就是你之前搗鼓的那些民族樂器?你的第一張專輯就是民樂專輯,但市場反響很一般,遠不如你的第二張專輯反響大。”

周孝愚並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一反常態的反問道:“你覺得我們華夏的國運怎麼樣?”

程蕭:“我也不太懂,只知道現在國際新聞上寫的是東昇西降,我們現在的經濟實力全球第二,10年內應該可以超過美利堅登頂世界第一吧。”

周孝愚一下子變得熱情起來,“可能不需要10年就能登頂世界第一,在經濟登頂之前,軍事其實已經登頂第一了,只是欠缺一場實戰來驗證,自古以來軍事都是經濟的上限保障,是經濟的保鏢,軍事不行,經濟再好也是白搭,就好比南宋。”

“首先是軍事登頂,其次是經濟登頂,然後是科技登頂,排最後的則是文化和金融。”

“其他的都和我們挨不著關係,我們也算是華夏文化圈子的一份子對吧?而文化的登頂和經濟相比是有一定滯後性的,也就是說,經濟登頂可能需要10年,文化的登頂可能需要20年,或者30年,到時候全世界都會主動學習漢語和普通話,自有大儒為我辯經,漢服會成為全球的流行時尚。”

“我們古代的每一朝每一代都會被外國人熟悉,他們會主動去研究,華夏的歌和電影,以及小說,都會暢銷全球。”

“他們會主動往我們這邊派留學生,會主動來我們這邊旅遊,回去後會主動在國內登報寫旅遊日記,寫沿途見聞,錄製旅行影片,將我們這邊的黑科技或者一些先進有趣的玩意帶回他們的國家,然後為我們寫讚歌,以此來鞭策他們。”

電話另一邊,程蕭的呼吸節奏慢慢變得急促起來。

她總覺得此刻的周孝愚變得怪怪的,彷彿化身為一枚鍵盤俠。

但理智一點考慮,又覺得周孝愚的每一句話都說的很對。

此刻的周孝愚,大大的顛覆了他以往的憨厚淳樸形象,這還是那個只知道埋頭搞文化,呆呆的大男孩嗎?

程蕭抓準機會反問,“你從哪裡知道的?”

周孝愚抿了抿嘴唇,當然不會提及他在系統音樂庫中看過的那些影片和MV,他早早就發現,系統音樂庫中的時間線比這邊要提前幾年。

哪怕是兩個不同的平行世界,中間也有太多的參考之處。

“我在國際新聞媒體上看到的。”

程蕭刨根問底,似乎有些理解周孝愚先前看似雜亂無章的舉動了。

“所以,你第一張專輯特意出了個民樂專輯,第二張專輯出了個華夏風專輯?這都是你有意安排的,對嗎?”

周孝愚裂開嘴笑了笑,“當然是的,我也建議過你,早點將你的音樂風格轉到我們本土的華夏風上來。”

“你現在擅長的那些南棒流行音樂和舞蹈,再過幾年,說不定就成了落後的糟粕,你沒發現,我給你寫的兩首華夏風在國內比你之前的南棒風音樂更受歡迎嗎?”

程蕭當然發現了,她一直覺得是因為水土不服的原因。

此時才恍然大悟。

大事中往往蘊含著小事,而小事中又往往蘊含著大道理。

火大,猛炒。

火小,慢炒。

炒股和炒菜,隔行不隔離。

一時間,周孝愚身上的憨厚淳樸形象在程蕭腦海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不由得想起了之前看過的一部武俠小說。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大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