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98章 幽州絕境,韓信反擊

三日之後,薛仁貴集中了十萬兵馬,準備北上前往黃河沿岸。

到了黃河沿岸渡口之後,那個時候,就可以由水師接應,讓水師分批將這十萬兵馬運送到幽州,展開對於幽州最後的決戰。

不過,這要是這十萬兵馬全部都運到幽州了,那麼,這支兵馬的後勤壓力也就更大了,水師的擔子也就更大了。

對於渤海的把控,對於晉軍來說,就更加要成為重中之重了。

至於剩下的兵馬,則是交給了豫州武衛將軍裴行儉,對於青州進行嚴防死守,不給劉仁軌任何從青州繼續得到補充的機會。

只要斷了對方的後勤,那就可以慢慢的等對方不戰自敗。

事實上,劉備死後,現在的青漢水師,內部也並不是那樣的安定。

青漢水師為首的劉仁軌,自然不用多說,他本來就是漢室宗親,更加是被劉備一點點的扶到了高位上,其他人可以背棄大漢,但惟獨他不能。

就像明知道他們已經沒有任何的希望了,但這依舊不能成為他放棄大漢的理由,哪怕是和大漢一起淪落,這也是他的選擇,也是他唯一的選擇。

有些事情,不是明知道沒有希望就可以放棄的。

站在他身後的,就是劉整、鄧遐、甘寧、張順,以及作為軍師的廖立等部分人了。

這些人之中,同樣作為漢室宗親的劉整,有鄧遐、甘寧、廖立這種已經和大晉打了幾十年的人物,彷彿和大晉為敵已經成為他們唯一的使命了。

也有類似劉夢龍、朱國寶、李庭這些已經有了投晉心思的。是的,包括同樣作為漢室宗親的劉夢龍,也有了投晉的心思。

漢室宗親確實不乏抵抗派,可出那麼一兩個軟骨頭也很正常。

只不過,這些人暫時可不敢表露出這種想法,劉仁軌對於青漢水師的把控力還是相當之大的。他們要是敢表露出這種想法的話,劉整、鄧遐下一刻就會把他們生吞活剝了。

同時,也有類似於張弘範這種想要去中原之外尋找機會的。

事實上,像李俊這一類的人,想要脫身而出的人可不少,張弘範同樣也是這一類的人。

在這一場大戰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對於青漢就不抱有什麼希望。故而,很早以前就有了抽身而離的想法了。

奈何,李俊那幾個人太過老六,類似的想法是些絲毫都沒有暴露出來,幾個人悄咪咪的就離開了。

發生了這麼一例之後,剩下的人想要來個有樣學樣,這個難度自然也就上來了。

故而,有些人雖然不怕當逃兵對於名聲不好,也早就想要悄悄的離開了,只不過找不到機會罷了。

就算是想要當逃兵,但也要萬無一失,才能夠行動的。畢竟,但要是當逃兵還被抓包了,連個狡辯的可能都沒有,絕對是要以正軍法的。

逃兵這種事情,可是軍中的鐵律。

故而,表面上青漢水師主力猶在,但其實他們的人心早就已經散了。只不過,這個時候,憑藉劉仁軌在強行鎮壓著罷了。

而幽州這裡,如今,右北平與漁陽二郡顯然是已經落入了戚繼光的掌握之中,如今,掌握在秦政手中的,也只剩下最後的代郡、涿郡、上谷郡以及廣陽郡四郡之地。

如今,幽州的大部分兵力都在韓信的手中,駐紮在涿郡之內和李牧對線。

但是,從渤海登陸的戚繼光,在拿下了右北平與漁陽二郡之後,已經開始向廣陽郡逼近了。而秦政的大本營薊縣,就在廣陽郡之內。

不少人,甚至都已經建議秦政遷都了。

只不過,幽州掌權的那一批人都不同意這個意見罷了。

目前,幽洲最大的問題其實和之前的冀州以及劉備他們一樣,都是兵力不足,主要的兵力都在韓信的手中,秦政他們根本就再拿不出兵力來抵抗戚繼光。

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算是撤向後面的上谷郡和代郡,但也無法解決兵力不足的根本問題。故而,不過拖延時間罷了。

兵力不足的情況之下,他們就算是都城後移,但也只不過是低配版的以空間換時間,能夠阻攔住戚繼光多長的時間。

而且,如果他們把廣陽郡讓出去的話,就會將涿郡的側翼暴露在戚繼光的兵馬之下。到最後,說不定還會加速他們的滅亡。

青漢兵敗,整個幽州的都是一句臥草。

青漢那邊其實才糾纏住了北伐晉軍的大部分兵力,李牧和戚繼光才多大點兵力,但已經是讓幽州一副已經快要滅亡的狀態了。

可是,如今,青漢已經滅亡,薛仁貴和廉頗的兵馬這要是全部北上的話,那他們還有什麼抵抗之力?

韓信這段時間確實很風光,以弱勢兵力和李牧對線,但卻硬生生的將防禦局打成了進攻局,而把原本主動進攻的李牧逼迫成了防禦局。

可是,要是廉頗或者是薛仁貴兩支兵馬的任何一支和李牧會合,韓信那邊還會如此強勢嗎?

而現如今,交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薛仁貴的兵馬已經開始向黃河靠近,一旦和水師匯合之後,出黃河之後走海路,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抵達幽州。

廉頗那邊雖然還沒有訊息,但只怕用不了多長時間,同樣也會北上了。

整個幽州上下,早已經是唉聲嘆氣,可是,一個個的卻手足無措,沒有任何的辦法。

如范雎等曾經那些指點江山的謀士文官們,這個時候,對於如此的局勢,一個個也是垂頭喪氣。

這種絕對硬實力的差距,尤其是一個計謀那麼容易彌補的?

不管是計謀也好,或者是其餘的個人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縮短兩方的差距,但是,這絕對不可能無視這其中的差距。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個人的能力同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然而,當硬實力差距到一定程度之上,又豈是一個人兩個人的能力可以彌補的?

真要是可以彌補的話,各個諸侯費盡心機搶地盤發展國力還有什麼用?

只不過,就在幽州上上下下都垂頭喪氣的時候,韓信卻在這種情況下醞釀起了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