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關係的教練,我覺得200米比賽我還是可以參加的。”韓覺卻是搖了搖頭,他不想錯過任何一次跑步的機會。
兩個人還沒等聊多久,突然間聽到房門一響。
“誰呀?”韓覺看了一眼八莊先生好奇的問道韓覺看了一眼巴特先生,發現巴特先生也搖了搖頭,也不知道是誰,於是轉頭問道。
“你好,我是新京報的記者,之前特意跟方老打過招呼比賽結束的時候一直沒有找到你們,這才無奈的出此下策,找到您所入住的酒店裡面,您放心,我就是做一個簡短的採訪,不會耽誤太長時間的。”門外記者有些侷促的說道。
“記者?”韓覺看了一眼巴特先生,而巴特先生也聽到了,是方老介紹來的,先是發簡訊問詢了一下,得到肯定的回覆之後,這才讓韓覺過去把門開啟。
“原來巴特教練你也在這裡。”記者走進門之後,看到屋子裡面的巴特先生,也是跟著問好了一句。“我想問一下巴特先生這一次的安排是什麼?您是如何看待韓覺是否要轉型成800米選手的這件事,另外您是不是真心想要培養我國田徑人士的,目前有這樣一種說法,說您之所以來培養只是為了錢。”這記者看似很有禮貌,但卻說出了一連串的鋒利的話。
“不好意思,你的問題我們不想回答。”韓覺一看這架勢,急忙就想要將記者請出去,他哪裡還不知道,這記者分明就是過來找事的。
“你們不能拒絕我,我是有采訪權的,我是一名記者。”可那記者確是不依不饒的說道同時還準備伸手推開韓覺的阻攔,想要強行留在房間裡面。
“放開他我來回答他的問題,我之所以培養韓覺,是因為我在韓覺身上看到了華夏體育崛起的希望,而不是像你說的那樣只是為了錢反而我倒是知道你為什麼來問我這些問題,你只是為了錢行了,你可以滾了getout。”巴特先生冷哼的說,出了一連串流利的華夏語。
“那請問您是怎麼看待韓覺和劉羊羽並稱為雙子星的韓覺此時的實力,真的已經可以達到奧運會金牌水平了嗎?還是說這只是你們的一次炒作而已。”那記者被巴特先生訓斥一頓之後,卻並沒有半點要悔改的意思,反而繼續問道。
“雙子星這樣的稱號應該是你的媒體朋友加上去的,你來問我們做什麼我想告訴你的是華夏的田徑事業就是被很多你這樣的記者毀掉的,希望你再也不要過來採訪我了,不然下一次就不會這麼客氣了。”巴特先生沒好氣的說道。
而此時在一旁房間聽到動靜的陳旭和李峰也已經趕到了,兩個人的身份都不算是韓覺和巴特先生這麼敏感,直接就將這記者推了出去。
“不好意思,教練應該是我的原因,我沒有在這裡保護好。”陳旭將記者趕出去之後,立馬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而此時門外的記者還在不甘心的拍門大喊道,你們不能這樣,我不會就這樣放棄了,接下來的時間有的那你們就別出門,不然我就一直守在這裡。
巴特先生不屑的看了眼門外,直接拿起電話打過去前臺,沒過多久就聽到樓梯裡記者的聲音被越拖越遠。
“這些記者簡直太過分了,只要有熱度,他們什麼都敢說。”李峰也走過來,有些後怕的說道。
“沒關係,韓覺你過來一下,我想問一下你心裡面到底是怎麼看待我對你教學這件事。”巴特先生笑了笑說道。
“教的很好,我學的也很開心,這就足夠了。”韓覺站在那裡撓了撓頭,雖然他說的話很簡單,但是其中透露出的意思卻是讓人可以好好聚聚是管那麼多幹什麼,只要韓覺學的開心能出成績不就已經足夠了。
“哈哈哈哈,說的好行了,去準備一下200米的比賽吧,這邊比賽一結束我帶你們在東京逛一圈,隨後咱就直接飛到德克薩斯州。”巴特先生笑了笑說道,顯然他對於韓覺的答案很是滿意。
第二天的200米比賽進行的同樣很順利,韓覺最終拿到了金牌。
不得不說,韓覺此時的實力在亞洲區域的對手還是比較少,這也是巴特先生為什麼著急想要把它趕緊帶到美國去比賽的原因,一個運動員如果長時間無法遇到自己的對手的話,那麼他的成績一定會出現退步的情況。
三天之後,美國德克薩斯州州立大學
清晨,體育館外面的跑道上還沒有多少人,雖然在這邊運動的風氣比較好,但這麼早還是很少人出來鍛鍊,6月份的天氣微微有一點點,熱,跑道上的方陣也已經出了一層細密的汗。
“來的這麼早,我還以為我來得就夠早了呢。”張學波笑了笑說道,這一次他的教練並沒有給他報名比賽,不過來到美國德克薩斯州,他卻有別的任務,這一次他跟著另外兩名體育中心派出來的小將一同來到這裡跟隨張學波學習新的跑步方法。
“哪有啊?我來的還算早嗎?這個倒時差著實有些受不了,我現在還感覺到身體有一些不適感。”韓覺晃了晃頭說道,這還是韓覺第一次感受到這麼大的時差,雖然韓覺之前遇到的美國對手有很多,不過真正來到美國比賽,這還是頭一次。
“倒時差這個東西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只能慢慢讓身體去適應,不過你也彆著急,離比賽的時間我記得不是還有些日子嗎?”張學波笑了笑說道他的,身邊則是另外兩名小將。
“哪有多長時間了呀?6月17號就要比賽了,距離現在只有不到十天,而我起碼要把時差和狀態找回來,再者說,400米的美國選手可是強者如雲,我估計這一戰應該有不少的強者都會出現。”韓覺搖了搖頭說道,他可沒有張學波看的那麼樂觀。
“我知道啊,不過那麼多的強者也需要自己的訓練計劃了,你放心,這一次參賽人員還是不會太多的,我有過經驗。”張學波給韓覺講的,想要緩解一下韓覺的壓力,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儘管400米上強者眾多,可是他們也都知道想要在這個專案上拿到積分的確有些不容易,反倒是在其他站拿積分的機會更多,所以這一部分的選手都會避開美國站,去前往其他站奪得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