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七十一章 趙嬸去世,重修族譜

九四年八月十七號,回來交接資料的高芸剛出現沒多久,收到訊息的高天養就急匆匆的跑了過來,並在見面之後反倒扭捏糾結了起來,頗為猶豫問道:

“姐,有件事我不知當講不當講?”

“別廢話,有事說事。”

高芸沒心情跟他打啞謎。

“那我就說了,花湖社群的趙嬸幾小時前去世了,你要不要去看看,參加她的喪禮。她兒子趙大海電話請了,講她母親臨死前說對不起你,想請你去參加她的喪禮,這樣她走的也能算安心。

不至於留有遺憾。

我沒敢替你答應,只說你有事,不確定會不會去,姐你是個什麼想法?”

所謂趙嬸其實就是原身的親媽。

當時家裡已經有了兩個兒子和兩個閨女,原身實在太多餘了,但凡那年家裡情況稍微好一點,有口吃的,其實倒也不至於想把原身給扔了。可當時趙嬸的公婆剛去世沒兩年,丈夫還在半年前摔斷了腿,家裡面本就已是寅吃卯糧。

過程其實還有打過幾次胎,只是每次都失敗,作為已經生過幾胎的人,生孩子反倒沒什麼危險,用錯誤的方法打胎,乃至於藥流啥,更容易危及生命。

所以原身是趙嬸迫於無奈生的。

當時家裡條件根本沒法再多養一個孩子,甚至原來的四個孩子都養不活。

只能讓大女兒抱著剛出生的原身。

拿到河邊扔掉。

那時候真正的窮人扔孩子,是沒有什麼襁褓木桶的,連塊裹衣布都沒有。

好在原身大姐沒那麼果斷,抱著原身站在河邊猶豫了許久,然後恰好遇到了過來尋摸好木材,準備為自己兩口子提前做棺材的高古峰夫妻。當時他們其實已經有些心灰意冷,買棺材並不只單純為以防萬一,而是有了自殺的想法。

打好棺材,喝口毒藥,一了百了。

之後的事顯而易見,就是他們看到了原身大姐,也看到了原身大姐懷裡抱著的,剛出生的原身,寒冬臘月的自然得關心一下。瞭解情況後,他們夫妻倆實在是不忍心看著原身在他們眼面前被扔下河,所以便脫下衣服將原身包裹起來,然後去了趙嬸家,經過一番協商後以一個銀元的價格,將原身給收養了。

同時他們原本想尋死的心。

也因此淡了些。

畢竟他們死了,孩子怎麼辦呢?

再後來,一個銀元顯然並不足以讓趙嬸全家脫貧脫困,所以原身的大姐和二姐其實也沒什麼好下場,都被賣了。

而且為了價格賣的高一點,是被賣到了青樓,當時但凡有良心的,其實最多也就是把女兒賣給別人家當童養媳。

但原身那個斷了腿的親爹病得更重了,開始吐血,趙嬸跟她丈夫之間的感情應該比跟孩子的感情重些,特別是跟女兒的感情重很多,為了弄錢給丈夫治病,只能把原身那兩個姐姐全都賣了。

不過不知道是他病的太重,還是遇到了庸醫,反正最後賣女兒的錢花了。

人也沒救活。

人財兩空,想贖也贖不回來。

後來的後來就是六年之後,新朝開國便封了所有青樓等場所,救出裡面那些女子,並傳授技能,幫忙相親等等。

檔案中也是儘量抹去原來經歷

好讓她們出來後能清清白白做人。

可惜原身大姐年紀大點,還沒等到那一天就被強迫接客,自盡了,而且年紀稍微小點,趕上了那一天,同時後來並不願意回家去,選擇前往墾荒農場。

老鴇之類有罪的或被斃了。

或至少也坐了牢,判了刑。

這些情況有的是原身從養父母那聽到的,有的是高芸後來自己調查到的。

唯一讓高芸心情沒那麼鬱悶的。

應該也就是他家至少沒找過來。

直到現在。

“本來就沒什麼往來,也沒有什麼感情,沒有必要去,你回頭找人替我送個花圈過去吧,署名寫高家的高芸。”

原身沒有提及一絲一毫與她親生父母,或者說親兄弟姐妹,高芸瞭解完具體情況後,最多也就是覺得大姐對她有恩,但她大姐四八年就已經去世了,還沒後人,高芸最多幫她修繕一下墳塋。

其他的,著實也做不了什麼。

而其他人,根本沒有來往必要。

互不干預已經是最好結果。

其實在此之前,高芸還一直有些擔心她這個親生母親看她發達了,要找上門來認親該怎麼辦?甚至於都已經在內心模擬了好幾個應對方案,好在她母親要點臉,並沒有未來某些人那麼無恥。

至少在活著的時候沒有找高芸。

如今自然更沒必要來往。

送個花圈便夠了,彼此留份體面。

“我這就去安排,對了,姐,還有一件事,族裡說想要重修一下族譜,咱們高家族譜有近百年沒有修過了。另外就是,我想重修一下家裡的祖墳和族裡祠堂,你看怎麼樣,沒什麼忌諱吧。”

在來問高芸之前,高天養其實就已經做好了不干預高芸所作所為的準備。

所以自然是直接應下。

並立刻說起另一件事。

前些年他們大隊雖然有了點錢,但也僅僅只限於生活變得寬裕了些,有點餘錢把家裡的房子拾掇拾掇,給孩子提供些更加好的教育,婚禮辦的好點啥。

大隊有錢更多也是修公共設施。

比如說修路修學校。

過去幾十年薄喪,並破除封建迷信之類的宣傳,做的其實還是很不錯的。

不過近來隨著各方面放開,一些有錢的富商逐漸湧現,富貴還鄉修祖墳和修祠堂之類的操作,就又流行了起來。

高天養也是最近收到族裡新族長帶來的話,說他們家族要重修族譜,重修祠堂,問高天養要不要參與,之後還又打聽到族裡幾個發了家的,正準備藉此機會順帶著重修下他們那一脈的祖墳。

也算是祭告祖先長輩自家出息了。

高天養雖然有錢,但這事顯然不是隨隨便便的小事,自然得通知下高芸。

順帶著徵求一下高芸的意見。

不是族長不想直接聯絡高芸,關鍵是高芸的保密級別很高,族長那邊聯絡不到,不然族長可能直接找高芸說了。

“我沒意見,你自己看著來。

但也別弄得太高調,墓地該多少平方就多少平方,別弄個什麼百來平方的墓地,那就有些不大像話了,祠堂也是一樣如此,咱高家不是什麼世家大族。

哪怕發家也沒必要弄得太奢華。”

高芸繼續說著自己的想法,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災,還是稍微低調點。

“我明白,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就是修族譜的時候,族長想給你單獨開一頁。但不知道哪些能寫上去,哪些不能寫上去,所以想諮詢一下,是用春秋筆法一筆帶過,還是寫詳細一點,寫詳細一點的話,又會不會違背保密原則。”

高天養繼續問道。

普通人在族譜當中,一般也就有一個姓名,父母是誰,出生於哪年哪月哪日,哪年哪月哪日結婚,子女幾人,哪年哪月哪日死了,加起來可能也就幾十個字。得有特殊貢獻,特殊成就,才能在自家的族譜當中,稍微多一些描述。

古代如果中了童生,那可以稍微多一筆,中了秀才可以濃墨重彩多幾句。

中了舉,那鐵定能單獨列出來。

有個人物小記啥的。

特別是一些小家族,中了舉基本就能在族譜當中單開一頁,專門記載了。

這是男的,女的想單開一頁,得靠自己的兒子,或者靠自己守節,兒子當了官,給母親或者說妻子求了個誥命夫人,那在小家族裡就足以單開一頁了。

又或者守節幾十年,朝廷頒了個烈婦節婦的貞節牌坊,也足以單開一頁。

現代的話,操作就更多了。

某家孩子考了個不錯的大學,可以加一筆,要是得了個奧運金牌啥的,稍大方些的都可以單獨開一頁。另外如果是什麼著名企業家,本身特有錢,或者說當了什麼官,都可以單獨開上一頁。

有一些特別不怎麼講究的家族,重修族譜的時候多捐點錢也可以加一頁。

跟過去純粹有錢屁用沒有。

可謂是截然不同。

而他們高家這次重修族譜,鐵定不能錯過的一個人,無疑就是高芸,這些年高芸的貢獻也確實頗大,不僅對他們高家貢獻頗大,對國家的貢獻也不小。

屬於絕對夠資格單開一頁的人物。

但族長也知道,高芸本身屬於保密級別很高的人,把名字寫到族譜裡面是沒問題,單開一頁詳細介紹的話,他就有些拿不準了,不知道哪些能寫,哪些不能寫,如果寫的功勞成就太少的話。

後人看了會不會覺得不夠資格。

在實在拿不準的情況下,只能繼續諮詢高天養,希望他能參與編撰族譜。

特別是編撰屬於他家的那幾頁。

“這你問我有什麼用?

你問安權吧,讓他們斟酌一下,看看哪些能寫,而且我還沒死呢,那就說明沒有到蓋棺定論的時候,多點少點無所謂,我覺得這次修族譜的話,可以就先修到我出國前,就是修到八十年代。

剩下的,等我死了再重修唄。

正常族譜都是二十年修一次,這次有將近百年沒修,純粹是前三四十年天下動盪不堪,戰亂頻繁,後來建國那幾十年也不怎麼看重這些東西,往後都是太平日子,二十年修一次應該沒問題。

沒必要一次性修好。

也不可能一次性修好族譜。”

高芸幾乎可謂不假思索的直接道。

“姐,你現在可真是放手放的特別徹底,啥也不管,算了,那我去找安權聊了,回頭定稿前我先拿給你看看,沒意見的話,到時候就能直接印刷了。”

“行,我沒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