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0章 國產工業機器人的窘境(求訂閱)

陳絕這話算是把這幾位青山控股的副總和車間主任刺激到了。

因為生產線的先進與否,代表一家制造型企業的技術臉面。

再加上青山控股的車間生產線,那都是根據他們自身研發的特種不鏽鋼生產工藝改進過的,屬於全世界不鏽鋼企業中最先進的存在。

不說國內了,就算是放眼歐美日韓這些老牌發達國家,都找不出第二家不鏽鋼企業的車間能和青山控股打擂臺的。

你一個小小的創業型公司老闆,出了溫市地區就沒半點技術名氣的小企業,居然敢在青山控股這樣的龐然大物面前老氣橫秋的出口指教。

這不是班門弄斧是什麼?當然了,這幾人的質疑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工業機器人,也就是常見的六軸工業機械臂,被譽為新時代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

別看它的結構很簡單,就跟小孩玩的變形金剛玩具一樣,實際上裡頭的技術成份很高。

擱《功夫》電影裡的臺詞描述,最起碼有三、四層樓那麼高!隨著國內製造業的升級換代,工業機器人發展普及很快,但凡是有頭有臉的大型製造企業都在大規模投入使用。

因為工業機器人可以實現無人化批次生產。利用機器人的便利性、不會疲勞等特點,配合智慧ai技術取代生產線上最容易出錯、不確定性的人工,以此來提高企業生產過程中的良品率和生產效率。

要知道,市面上主流的商用工業機器人的抓舉載重,一般都在10kg到1000kg區間,最大也就幹到1噸級別。

能以‘噸’輪抓舉計量的六軸機器臂,而且已經成熟商業化投入到市場的。現目前就只有小鬼子的發那科、川崎,德國的庫卡、瑞士abb這幾家能做,幾乎形成了壟斷。

雖說國產的柴孚、埃斯頓、新松機器人、拓斯達、埃夫特、新時達等機器人品牌廠商這幾年已經開始慢慢發力。

但是國產工業機器人起步時間太晚,自研能力差,就連核心技術和零部件例如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系統等供應鏈都受制於安川、abb這些外資品牌。

乾的都是貼牌代工廠的生意,吃的是市場裡最低端的邊角料蛋糕。

就拿埃斯頓這種國產最尖端的機器人廠商而言,到今年7月份才剛向市場推出了一款名為‘er300大負載機器人’,而它最高抓舉搬運記錄才勉強達到300kg。

至於偶爾能在新聞上看見的,什麼動不動就‘突破100+噸的載重,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的移動式過載agv機器人’的uc標題黨看看就好。

這類agv搬運機器人,就是長的很像放大版掃地機器人的玩意兒,壓根就沒啥太大的市場前景,和主流應用的六軸機械臂壓根不是一碼事。

還有劍走偏鋒,繞開技術壟斷,專挑焊接機器人這種技術含量低一點的下手,專挑外資品牌看不上的小衚衕去鑽,。

總之一句話,工業機器人這條產業賽道,就和過去用高昂價格、超低配置進國內收割國人的合資車企一樣,都是外資品牌的天下。甚至不少國產機器人品牌幕後的投資方都是歐美、小鬼子的外企,可想而知裡頭的水有多深了。

就連項青山這位見多識廣的青山控股集團董事長也被陳絕的指教發言小小刺激了一下,露出了一副疑惑的神色。

不過看著陳絕那副氣定神閒的模樣,項青山還是忍不住湊到身旁一位五官容貌和他有幾分相似的年輕女秘書耳邊問道:“青青,能抓舉幾噸重的機器人?市面上有這種技術?”

那位叫青青的年輕女秘書點了點頭,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這位陳總說的,應該是大型重負載搬運機器人!像發那科公司的m-2000ia/2300系列,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的mg15hl型號,還有庫卡公司的泰坦系列,這幾家對外公佈的引數最高都能抓舉到2到3噸的紀錄。”

“但是這些都是外資企業,明令禁止賣給咱們國內企業的尖端機器人,屬於和asml公司的euv光刻機一樣有錢也買不到的戰略級裝置。”

陳絕見這漂亮女秘書貌似居然對工業機器人十分了解,也是臉上有些意外:“沒想到你還挺識貨的!不過妹子,我要糾正你一下,能抓起幾噸重的六軸機械臂可不只有這些外資品牌能辦到,我們方塊科技同樣有這個技術儲備,甚至已經投入到實際使用當中了。”

此話一出,在場的那些懂技術的副總、車間主任都微微愣了一下。

“陳總,你說的是真的?方塊科技也能做這種大噸位的六軸機械臂?”項青山眼前一亮。

他這位董事長雖說久不赴生產車間的前線,平日裡處理的也主要是管理鎳礦、不鏽鋼的全球期貨市場的運作。

但是對於尖端工業技術這塊的運用,項青山可是非常感興趣的。

因為身為全世界最大的不鏽鋼原材料供應商,項青山深知先進技術對企業產品力的促進和提升。

就拿它們家旗下掌握的不鏽鋼、鎳合金冶煉技術而言。

如果不是項青山在董事會里力排眾議,於2008年從國外首先引入了國際先進的rkef工藝生產鎳合金,並且持續投入研發改進,打造出國產獨有的不鏽鋼冶煉技術標準,推動青山控股從眾多不鏽鋼企業中脫穎而出。

要不然這號稱世界第一鎳王的寶座,會不會輪到他來坐都不一定!“項總忘了我們方塊科技新造的那艘抗臺用的工程船了嗎?上面就用了十幾個這類大噸位的機械臂!”陳絕點了點頭,讓身邊跟著的鐵老六取了個pad出來。

展示了一下那些大噸位機械臂的工作實況,以及標註了上限10噸的設計引數。

只見pad當中播放的,那些長達數十米猶如神靈手臂一樣的工業機器人,單次抓舉超過數噸的水泥方塊,以及從海底撈起各類泥沙、渣土雜物的震撼衝擊力畫面,直接把現場這些副總、車間主任們看地眼睛大瞪起來。

這尼瑪是機械臂?確定不是克總從海底伸出去的大觸手?就連那位懂行的年輕秘書在看見這種陌生的船用機械臂後,也是雙眸泛光的嘀咕道:“好厲害的機械臂!我們溫市居然也有研發出這樣的工業機器人?”

因為在她眼中,只要把畫面裡這種船用機械臂搭配的水刀、液壓剷鬥,改成車間裡配套的板材爪子,那下游的棒線板材生產加工效率絕對能提高好幾倍!這對任何一家制造型企業而言,都是無法抵擋的技術誘惑! 今天第一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