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章 方塊精雕(求訂閱)

陳絕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想要拿走他手頭這筆20億訂單,可不能光靠剛才那些投影儀上的ppt!

工業技術的比拼,說白了還是靠精度、靠最終的產品表現力講道理。

誰的加工精度高,就代表誰的實力強。

只不過當聽見陳絕提出的這有些離譜的要求後,身為沈機集團技術出身的周運興也不免有些倒吸了一口涼氣。

急忙拿起那兩個混凝土方塊仔細端詳了一下。

見這混凝土方塊非常標準,有點像兩塊純金屬方塊模具一樣密實,並沒有因為水刀的切割出現表面剝落,或者一些肉眼可見氣泡、空腔的情況,周運興這才暗鬆了一口氣。

順便追問道:“陳總,麻煩問一下,我們能在這兩塊材料上面改刀,做精雕的榫卯、螺栓結構嗎?”

“只要不是用黏合劑糊弄我,隨便你們怎麼改,只要吸附在一起就行。”陳絕呵呵一笑,沒有繼續給對方加難度。

畢竟他帶來的這兩塊混泥土方塊,並不是100%由mc系統加工出來的。

而是先用現實裡的水泥鋼筋澆築而成後,利用船塢車間的老式水刀一點點切削出來的。

擱在放大鏡下仔細觀察,能看見它倆表面的細微氣泡和混凝土空腔。

這是現實裡混凝土材料無可避免的缺陷。

要是連結構都不給人改,能吸附起來那就是怪事了!因為那樣就徹底超出了現實混泥土材料應有的屬性,違背了現實的物理法則。

只有mc產出的表面‘絕對光滑’的mc方塊才有那個物理特性。

當然了,陳絕之所以提出這個技術考驗。

除了在接下來的合作中先提前拿捏一下沈機這邊的傲氣,也是為了給方塊科技未來涉及建材的產品提前做個小測試。

……

確定了陳絕的考核要求後,周運興就讓劉慶將這兩塊混凝土送去了車間,找空閒的工人處理一下。

過去都是沈機給國內製造業的後輩企業上課,難得有這樣敢明目張膽拿著自己的產品來考驗沈機的。

於是很快,就有一位頭髮半白的老師傅接下了這個小散活。

“混凝土預製件?”

“這跟小孩積木玩具一樣的東西能有銷路?”徐師傅把玩著兩塊混泥土,將它們放在了儀器上測量了一下尺寸和材料強度。

邊上的劉慶急忙解釋道:“徐工!這是兩位南方的客戶送來的,據說都是溫市那邊的生意人,精明的很!咱們周總剛才在桌上都被這倆客戶拿捏地死死的。”

“溫市人?”

“那地方出來的確實有頭腦會搞錢!”

“以前咱們東北這片好多溫市商人,最早就過來賣個紐扣,開個小飯攤做點小生意。後面把蘇聯毛子的集裝箱大市場學了去,把那套批發模式直接搬到了江浙。義烏那個小商品市場能成,有一半都是溫市人的功勞。”徐師傅聞言也是一陣感嘆。

“徐工您可真是見多識廣!”

劉慶見狀也是吹捧了幾句,順便打聽了一下:“那這兩個材料按客戶要求搞好,大概要多久?”

徐師傅看了一眼儀器上顯示的引數,沉思了幾秒後回道:“這東西不是金屬件,我得慢慢往裡面切。”“要是車推快了,容易炸料。”

“你等我20分鐘!”

說完徐師傅就撩起了袖子,開始將這兩個混泥土方塊裝夾到了機床上開始了精雕加工人家客戶既然都提出要求了,身為驕傲的沈機人怎麼著也要表示一下。

更何況聽這小劉說,這單子要是能成最少有20億的規模,都快趕上沈機過去一年的銷售額。

這對眼下身處低谷,上半年虧損八千多萬的沈機而言,可以說是如同救命稻草一樣。

以至於才剛開始加工,車間裡幾個聞訊趕來的老師傅都圍聚了過來。

“我說老徐,你這銑削手法都生疏了,換我來吧!我的手比你穩!”

“精雕這塊我最在行!”

“滾犢子!別在老子耳邊吵吵!”

“人家客戶才給了一次機會,被你們吵分心炸料了,老子夾你們腦袋進去玩攻絲!”徐師傅笑罵了幾句,場面一度變得熱鬧了起來。

由於這意向單子涉及的金額太大,才加工到了一半,就連沈機現任的董事長安永志都帶著一大幫人趕了過來過問:“徐工,沒問題吧?”

眼瞅著半個廠子的領導都來了,徐師傅也是背後冒汗:“沒……沒問題董事長!這點小活,過去我幾分鐘就能玩轉。”

“就是這混凝土材料不好切,它不像金屬料那麼穩定,得給它降溫慢慢往裡面推。”

安永志見狀也是欣慰地點了點頭,知道這些老師傅才是廠裡的頂樑柱,便溫和地開口道:“徐工,不要有心理負擔,慢慢操作!無論能不能成,客戶那邊都有老周他們安撫著。”

說完,這位沈機的董事長還讓圍觀的師傅們抓緊散了去。

免得人太多,給上手的徐師傅增添什麼心理負擔。

……

等到20多分鐘過去,那兩塊被做了表面精雕處理的混凝土方塊,被徐師傅從數控機床上小心翼翼地取了下來。

先拿來數顯遊標卡尺測量了一下方塊上肉眼看去十分光滑的邊緣,見上頭顯示的數值正常,徐師傅就擦了擦額頭的汗,大功告成地鬆了一口氣道:“刻度半絲(一絲=10微米),用這臺普車做精雕算超常發揮了!”

接著徐師傅就衝遠處圍觀的吃瓜群眾中招了招手:“老王,過來幫我搭把手!你眼睛比我利索點,快幫我把它倆懟進去!”

那位王師傅見狀就嬉皮笑臉地小跑了過來,拿起兩個混凝土方塊一邊摸一邊找角度,最後在眾人的圍觀下,一點點將這兩個四四方方的混凝土塊給拼接到了一起。

(類似如圖)再一豎直提拉,只見下面那個混凝土塊就跟長了磁鐵一樣倒吸在了上面,最後在時間的推移下,才有了點慢慢往下脫落的跡象。

這神奇的一幕,讓現場那些沈機的領導們全都眼前一亮。

“這是成了?”安永志焦急地問道。

徐師傅哈哈一笑:“成了,董事長!這就是個小活,難不倒我們沈機的。”

安永志一聽,再一看那兩個嚴絲合縫的混泥土方塊頓時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單子應該能成了!”

保底第二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