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九章 桂林特色活動體驗

結束了遇龍河漂流的歡樂時光,家族成員們的桂林之旅仍在繼續。

這一次,大家來到了一個充滿濃郁地方特色的手工坊,準備體驗製作桂林特色的手工繡球,感受當地獨特的文化魅力。

一進入手工坊,大家就被眼前色彩斑斕的繡球樣品吸引住了。

這些繡球造型精美,每一個都像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上面的刺繡和裝飾更是展現了桂林傳統手工藝的精湛技藝。

工作人員熱情地迎接了大家,並詳細介紹了製作繡球的方法和步驟。

表妹趙思琪天生對手工製作充滿熱情,而且心靈手巧。

她認真聽完講解後,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材料開始動手製作。

只見她手指靈活地穿梭線上團和布料之間,眼神專注而堅定。

不一會兒,一個初具雛形的繡球就在她的手中誕生了。

趙思琪滿心歡喜地拿起自已的半成品,用手機拍了張照片。

迅速發到“李氏家族大團圓”群裡,還驕傲地說道:“家人們,看我這繡球,是不是有模有樣的。

我感覺自已都快成為手工達人了呢。”照片中的繡球,雖然還未完全成型,但已經能看出其精緻的輪廓,色彩搭配也十分和諧。

姑姑李麗娟看到後,立刻回覆道:“思琪,你做得太棒了!這才剛開始,就已經這麼好看,等完成了肯定是個漂亮的繡球。

看來咱們家思琪在手工方面真是天賦異稟啊。”

趙思琪開心地回覆:“謝謝姑姑,我會繼續努力的,爭取做出一個超級漂亮的繡球帶回家。”

而另一邊的李睿,雖然也對製作繡球充滿期待,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有些手忙腳亂。

他努力地按照工作人員的講解去做,可手中的材料卻似乎不太聽使喚。

經過一番折騰,他終於做出了一個形狀怪異的繡球。

李睿看著自已的“傑作”,忍不住調侃自已:“家人們,你們看看我這繡球,估計是繡球界的‘抽象派’作品。

這獨特的造型,說不定能引領繡球時尚的新潮流呢。”

說完,他也把自已的“抽象繡球”照片發到了群裡。

哥哥李陽看到後,忍不住笑道:“睿睿,你這‘抽象派’風格果然與眾不同啊。

這繡球要是拿到市場上,肯定能讓人眼前一亮,過目難忘。”

嫂子蘇瑤也笑著說:“小睿,你這創意倒是十足,就是這形狀嘛,有點考驗大家的想象力。

不過沒關係,重在參與,開心就好。”

就在大家被李睿的“抽象繡球”逗得哈哈大笑時,叔叔李展鵬也遇到了麻煩。

他在製作過程中,一個不小心,線就纏在了一起,變成了一團亂麻。

他試圖解開,可越解越亂,線纏得更緊了。叔叔無奈地看著手中的“線團”,在群裡求助道:“快來人救救我,這線是跟我槓上了。

我都快被它弄崩潰了,到底該怎麼解開啊?”還發了幾個無奈的表情包。

嬸嬸劉悅看到後,趕緊回覆:“展鵬,你別急,先別使勁拉,越拉越亂。

你試著找到線頭,慢慢理順。要是實在不行,問問工作人員。”

表弟陳俊豪也調皮地說:“叔叔,你是不是和線在玩‘拔河比賽’呀,怎麼把它惹毛了。”

叔叔李展鵬哭笑不得地回覆:“俊豪,你就別打趣叔叔了,快來幫叔叔想想辦法。”

這時,爺爺李建國走了過來,他經驗豐富,看了看叔叔手中的線團,耐心地指導叔叔解開了纏在一起的線。

叔叔感激地說:“還是爸您厲害,要不是您,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在爺爺的幫助下,叔叔李展鵬重新開始製作繡球。

雖然過程中狀況百出,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

姐姐李琳在製作過程中則展現出了細緻和耐心。

她認真地挑選布料和絲線,精心地搭配顏色,每一針每一線都做得十分仔細。

她一邊製作,一邊在群裡分享自已的心得:“製作繡球真的很考驗耐心和細心,每一個步驟都不能馬虎。

看著手中的材料一點點變成漂亮的繡球,真的很有成就感。”

奶奶王秀英雖然年紀大了,但也饒有興致地參與其中。

她戴著老花鏡,認真地穿針引線,臉上洋溢著專注和滿足的笑容。

她說道:“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少接觸這些傳統手工藝了,這次能和大家一起做繡球,感覺真的很好。這些老手藝可不能丟啊。”

大家在製作過程中,雖然遇到了各種各樣的狀況,但都樂在其中。

每一個小失誤,每一次互相幫助,都成為了這段體驗中的歡樂音符。

在這個充滿溫馨和歡樂的手工坊裡,家族成員們不僅深入體驗了桂林的特色文化活動,還在相互交流和協作中,進一步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

大家手中的繡球,不僅僅是一件手工藝品,更是家族團聚、歡樂共享的美好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