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Xbox遊戲工作室總裁辦公室。
弗羅雷斯情緒激昂振奮地向坐在椅子上的人彙報工作:
“陳歌果然言而有信,製作的《極樂迪斯科》輕而易舉便讓那些文化倫理委員會的人閉嘴。”
“現在我們既不用承受太多稽核的壓力,又沒有政治正確的干擾。”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將會是遊戲的大發展時期。”
椅子上的人聞言沒說話,只是抬起頭來看了他一眼。
那是一箇中年人,兩鬢斑白精神矍鑠。
看向弗羅雷斯的眼神如白頭海雕般銳利,讓他不由自主的低下頭去,避開那人的目光。
他一個字也不用說。
有權調動Xbox部門千億資金的弗羅斯特,便不得不低頭。
因為那人是弗羅斯特的上級,Xbox遊戲內容及工作室的總裁:
馬特·布蒂
掌管多個重要的遊戲開發和發行部門,職責範圍幾乎涵蓋了整個微軟的遊戲業務。
對於弗羅斯特所說的事情。
馬特只是輕輕“嗯”了一聲,便沒有更多話語。
資產規模大到微軟這個地步,就不可能賺不到錢。
就和《極樂迪斯科》裡的那個基尼係數達到0.98的超級富豪一樣。
體量大到足以扭曲光線。
周圍的一切資源會不由自主地向微軟移動。
聽證會的事能完美解決當然最好,下面人做事時能減少很多枷鎖。
如果沒能完美解決。
微軟遊戲自然也有賺錢的辦法,不過是換個方式而已,沒什麼差別。
弗羅雷斯莫名感覺房間中的氣氛有些壓抑。
這可和他進門之前想象中,褒獎慶功的流程不太一樣。
而且
我為什麼好像在馬特總裁的電腦裡,傳出了扔骰子的聲音。
“你沒聽錯。”
馬特似乎知道他在想什麼,將電腦轉過來,讓弗羅雷斯看清楚螢幕上的畫面。
正是英文版的《詭秘之主》。
陳歌在製作遊戲時,便同時製作了中英日韓等十六國語言的字幕,並同時邀請四國聲優製作了四種語言的配音。
參與英文配音的,便有之前合作過的老朋友:
美國知名播客團體《chapotraphouse》。
除此之外,還邀請了多位好萊塢明星為《詭秘之主》裡的重要角色進行配音。
並非全都是影帝影后的國際大牌明星。
大多數都屬於那種你未必知道名字,但只要提起他們的代表作,就能想起對應角色的明星。
為了配音和翻譯更加到位。
陳歌甚至專門選擇了很多英國明星,而不是人數更多也更有知名度的美國明星。
比如主角克萊恩的英文配音演員,就是曾經飾演過“夏洛克·福爾摩斯”的英倫明星“卷福”。
這無疑是花了大價錢的。
卻未必能起到什麼推廣效果。
大多數人看明星主要是看臉,沒有聽聲辨人那麼硬核。
陳歌在提出這個方案時,已經做好了被裴佩佩拒絕的準備。
沒想到裴佩佩聽到方案後,卻一口答應了下來。
好在,陳歌的方案最終產生了效果。
弗羅雷斯知道:
《詭秘之主》在海外的成績不僅不遜於中國,甚至還要遠遠超過。
文化習慣更加相近的歐美玩家,十分輕鬆的就接受了類維多利亞時代的背景設定,並深深為其中的神秘學與非凡途徑所吸引。
在這一點上,歐洲甚至還要超過北美。
畢竟自從大英日落之後,老歐洲正米字旗的傢伙們除了往日榮耀,已經沒有什麼好緬懷的了。
突然有個中國公司製作維多利亞時代的遊戲。
不得不說
這非常能激起歐洲玩家的好感。
就跟歐美的遊戲公司突然製作以三國、盛唐為背景的遊戲一樣。
聽到訊息的國內玩家就算不玩,也多少會看上那麼一兩眼。
就是這麼一兩眼。
無數歐美玩家便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蒸汽與魔法的交織,22種非凡途徑,上百種各具特色的序列,錯綜複雜的超凡組織衝突。
幾乎每一點都精準踩中人類的好奇心上。
如果說《極樂迪斯科》為了敘事性和哲學性,多少對遊戲性有所犧牲,顯得有些曲高和寡的話。
那《詭秘之主》就是在敘事性和遊戲性之間,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玩家只需要跟隨主角克萊恩的腳步,便能完美領略神奇瑰麗的詭秘世界。
法國玩家對《詭秘之主》的劇情,沒能做到以法國為背景的因蒂斯感到有些遺憾。
並強烈建議增加《羅塞爾大帝》劇情DLC。
讓法蘭西民眾也能追憶拿破崙時代制霸歐洲大陸的榮光。
不過弗羅斯特倒是覺得有些不太可能。
他也玩過《詭秘之主》。
真要出《羅塞爾大帝》劇情DLC的話。
怎麼做?
是做《羅塞爾大帝獵豔記》,還是做《魔女的滋味真不錯》?
雖然法蘭西人自己未必會在意這一點,他們的作風和遊戲裡一樣開放,但現實世界是有稽核的。
你真當那些稽核人員是瞎子嗎?
還是說你想讓這個DLC的分級變成R18?
除去這點小小的瑕疵,《詭秘之主》在海外幾乎收穫了一致的好評。
IGN等遊戲媒體打出了9.8\/10的均分。
單從購買數量來看。
歐洲北美的玩家,購買《詭秘之主》的人數位列第一第二。
中國本土玩家龐大的購買數量,甚至只能屈居第三。
聽說這個訊息傳到中國的時候,再度引起了一波購買熱潮。
那些塔羅娛樂的粉絲,硬要把國內的銷量排名往上抬一抬。
盡說一些“讓那些老外看見,還以為我們玩不起呢!”之類難懂的話。
上次自己看到《詭秘之主》相關訊息的時候,銷量是2200萬套。
現在應該快要3000萬套了吧。
所以……
弗羅雷斯試探性地小聲問道:
“您這麼問,是覺得《詭秘之主》有什麼不好嗎?”
“《詭秘之主》當然好,但問題是,太好了!”
辦公室的門被無聲的開啟,噠噠的高跟鞋踩在木質地板上,讓人不禁腦補出一雙黑色的皮質高跟鞋,和一雙包裹黑絲的玉足,一雙緊實健美的長腿。
人還沒到,盛氣凌人的聲音便已經先到了。
尼娜·克里斯滕
微軟旗下Najin工作室的女總監。
“馬特總裁,這是塔羅娛樂對《詭秘之主》已有的工作專案。”
“除了遊戲之外,他們還同步製作了小說、動漫、電影、電視劇、周邊等多個專案,圍繞《詭秘之主》這個核心ip進行全面開發運營。”
“其中小說已經在塔羅娛樂旗下的孤星小說網連載。”
“反響十分熱烈,為原本只是恐怖小說小眾網站的孤星小說網,吸引了大量的付費粉絲。”
“動漫也已經上線。”
“上線當天便火爆全網,成為當季最熱門的番劇。”
“《詭秘之主》的實體書,手辦、玩偶,褻瀆之牌等周邊也已經在塔羅娛樂的官方商城裡上線。”
“我還從好萊塢那邊打聽到訊息。”
“塔羅娛樂旗下的海外電影網站Netflix已經上線,相關的影視製作團隊已經組建完成,正在製作電影和電視劇。”
咳咳!
聽到這裡弗羅雷斯輕咳一聲。
他不得不說話了。
Netflix和拍攝團隊的成立和組建,都有他在其中幫忙出力的功勞。
再任憑尼娜說下去,恐怕一頂內奸的帽子就扣上來了。
“這件事我知道。”
弗羅雷斯說:“Netflix是我幫忙建立的,當時正處於聽證會之前的關鍵時期。”
“一點小忙,那邊開口,我也就幫了。”
他的意思是:
這種花錢就能辦成的事。
沒必要,也不可能阻止塔羅娛樂。
倒不如主動幫忙,賣他們一個人情。
“我看過他們的計劃,不得不說裴佩佩和陳歌這一次有些想當然了。”
弗羅雷斯繼續說道:
“以會員制和獨家影片吸引使用者,這就是在賭他們一定能連續製作爆款。”
“一般人想要製作一個爆款都不容易,更何況連續製作爆款呢?”
馬特點點頭,沒有說話。
“不能掉以輕心。”
尼娜·克里斯滕說:
“塔羅娛樂兩三年前還很弱小,如今已經是國際上相當有影響力的大型遊戲公司了。”
她看向馬特總裁認真地說:
“之後一段時間,將會是遊戲行業大發展的時代。”
“問題是,是誰的大發展時代?”
“是我們,還是塔羅娛樂。”
馬特聞言點點頭,顯然他此前所憂慮的正是此事。
弗羅雷斯卻對這種轉變不太能適應。
剛剛他們還和塔羅娛樂是朋友,藉助陳歌的力量安然度過了聽證會。
怎麼現在聽起來好像就要反目相向了呢?
“尼娜總監多慮了吧。”
弗羅雷斯說:
“塔羅娛樂再怎麼樣也不過是後起之秀,與我們有著數量級上的差距,就算要找個對手,那也應該是日本的墮天堂。”
馬特點點頭。
塔羅娛樂確實與他們這兩家遊戲行業的傳統巨頭有著很大的差距。
即便這幾年發展速度十分迅猛,其間巨大的差距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彌補的。
墮天堂就不一樣了。
那是微軟遊戲業務的傳統對手。
馬特總監略微沉吟後便定下基調:
“墮天堂是我們的主要對手,塔羅娛樂也不可不防。”
“那個古老的國度太大了,時不時就能冒出些天資縱橫的人物。”
“如果他們不把心思都放在賺錢和跟同行內鬥上,就很可能對我們構成威脅。”
“適當的時候,該打壓便要打壓一下。”
“塔羅娛樂下一款要釋出的是什麼遊戲。”
馬特總監的眼神,看得弗羅斯特微微一僵。
這個問題……
他還真知道。
“聽說,是款戰爭類的FPS遊戲。”弗羅雷斯說。
“呵呵!”尼娜輕笑一聲:“那他們可還真是選了一條糟糕的賽道。”
歐美遊戲界的三大法寶便是“槍車球”。
做FPS遊戲。
誰又比得過他們呢?
就連墮天堂都不敢在傳統FPS遊戲賽道中與微軟爭鋒。
更何況是此前從未製作過FPS遊戲的塔羅娛樂。
“Najin工作室正好有一款戰爭類的FPS遊戲專案正在製作中,名叫《戰場2045》。”
“遊戲描繪以近未來戰爭畫面為主。”
“玩家在遊戲中分為多種職業,可以使用‘無人機’‘自動機槍’等裝備。”
“在遊戲中實現偵察、定點防守、立體機動等多種移動方式。”
“玩家還能夠在遊戲中駕駛氣墊船,坦克,戰鬥機等多種載具,對敵人實現進行立體打擊。”
“中間還夾雜著龍捲風,超級風暴等極端天氣。”
“極端天氣會對遊戲場景產生破壞,加大玩家的挑戰樂趣。”
“遊戲原本是以美蘇對抗為主要背景,中間還夾雜著作為僱傭兵的第三方。”
“現在的話,這個背景也可以換一換。”
“如果總裁同意,我們可以增加遊戲的製作規格,和他們正面碰一碰。”
尼娜·克里斯滕傲然道:
“也好讓那些中國驕傲的年輕人知道。”
“FPS遊戲這條賽道里,到底是誰做主!”
弗羅雷斯聞言張了張嘴,卻找不到反駁的理由和藉口。
尼娜·克里斯滕描繪的遊戲企劃圖景聽起來很美好。
只要能做出來,想必又是一個爆款遊戲。
即便不是出於跟塔羅娛樂競爭的目的,也應該被製作出來。
“好!”
馬特總裁大筆一揮,同意了尼娜的建議,痛快地在意見書上簽字。
允許尼娜調配資金,增加《戰場·2045》的製作規格。
他輕輕動動筆,上億的資金就批出去了。
這便是微軟和其他遊戲公司不一樣的地方。
微軟家大業大,資產過於雄厚。
甚至已經雄厚到了無懼失敗的地步。
如果將商業戰場比作賭桌的話。
微軟就是一個坐擁無限籌碼的超級大胖子。
無論遭遇什麼樣的失敗,他都可以再度拿出籌碼推到桌子上說:
“再來一局!”
所以微軟作為後入局遊戲行業的集團,能夠從墮天堂的壟斷中搶到主機行業的蛋糕。
能夠大量併購遊戲工作室,整合歐美的遊戲資源。
面對這樣一個龐然大物。
小小的一個塔羅娛樂怎麼與他們競爭,又憑什麼與他們競爭。
甚至應該說:
能輸給微軟,被微軟吞併是他們的榮幸。
馬特總裁簽完意見書後,就把這件事放在一邊。
隨手打壓一箇中國的小公司而已。
這種小事不值得佔用他太多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