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說出《黑神話:悟空》成為年度最佳遊戲的那一刻。
無論是現場嘉賓,還是直播間觀眾全都沸騰了。
龐大的頒獎典禮現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正在觀看直播的無數觀眾,紛紛給予自己最大的熱情:
“黑神話牛逼!陳歌牛逼!”
“普天同慶!”
“我期待這幅畫面已經很久了,這下終於狠狠打了那群黑子的臉。”
“揭示結果前,我還緊張了好久,好怕真的翻車了。”
“雖然我也很高興,但陳歌又不是第一次拿年度最佳了,至於嗎?”
“我不是在為陳歌高興,而是在為《黑神話:悟空》高興。”
“我就是想看見猴哥那張臉,出現在年度最佳的位置上。”
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評論中,其中有一條脫穎而出,獲得了最多的點贊:
“以前我們總是在遊戲中體驗別國的歷史,別國的神話,並對此習以為常。
直到《黑神話:悟空》出現後我才發現,其實我最希望看到的是我們自己的歷史,我們自己的文化,並對此感到驕傲。”
人們鼓掌,人們歡呼。
為了陳歌連續三年拿下年度最佳設計師而驕傲。
為了《黑神話:悟空》拿下年度最佳遊戲而驕傲。
“謝謝!”
“非常感謝大家的喜愛和支援!”
陳歌熟練地面對觀眾發表獲獎感言。
不過主持人和現場的觀眾可沒有那麼容易放過他。
“哦,行了。”
“你知道我們想聽的不是這個。”
主持人攔住佯裝要走的陳歌問道:
“我想無論是現場的來賓,還是正在收看直播的觀眾,他們除了衷心地為你感到高興外,最關心的應該只有一個問題。”
“能不能給我們透露點塔羅娛樂未來的新遊規劃?”
陳歌聞言笑道:
“當然。”
“大家想知道什麼?”
主持人想了想:
“先從遊戲型別開始吧,這是一款什麼型別的遊戲?”
“型別的話,應該算是模擬器遊戲吧。”
陳歌笑著說道:
“想要玩好,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
“模擬器遊戲?”
“知識儲備?”
無論是現場嘉賓,還是直播間的觀眾,聽到這兩個詞語都顯得有些詫異。
不是說模擬器遊戲不好。
正相反,許多模擬器遊戲能讓玩家體驗另一種人生,從而獲得相當不錯的銷量和口碑。
是以小博大的代表。
這才是眾人詫異的點。
以塔羅娛樂如今的體量,繼續製作3A大作不好嗎?
何必退回去製作小體量的模擬器遊戲。
知識儲備的要求就更怪了。
怎麼?
現在玩個遊戲還要大學文憑不成?
“看來有不少人誤會了。”
陳歌見狀笑道:
“那讓我們親眼去看一下吧。”
會場的燈光逐漸暗淡,唯有三塊環繞大螢幕出現不一樣的畫面:
黑暗的宇宙中,一顆藍色的星球正在靜靜旋轉。
毫無疑問,這顆藍色的星球就是人類目前的家園——地球。
不過它似乎跟人們通常記憶中的地球樣子,又有些許微妙的不同。
一些對地理比較感興趣的觀眾發現,這個地球上大陸的樣子似乎標錯了。
在TGA年度頒獎典禮上,遊戲宣傳片出現這麼巨大的失誤?
許多塔羅娛樂的粉絲不由地暗暗擔心。
有人則更加期待接下來的劇情。
鏡頭迅速拉近。
人來人往的繁華都市,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各種車輛在街道上川流不息。
看起來是遊戲的實機演示,建模非常精緻。
人物的動作表情十分自然,沒有任何僵硬出戏的地方。
“一切看起來都很正常。”
“對嗎?”
富有磁性的男性背景音響起:
“如果我說,這一切只是巧合呢?”
鏡頭再一次飛速拉近,聚焦在一棟房屋內。
一個小男孩迫不及待地躺到床上,戴上VR眼鏡。
一系列快速混剪的畫面飛速劃過。
一望無際的海面上電閃雷鳴,無數狂暴的雷電擊打在海面上。
海底火山噴發,巨大的熱量讓島嶼和陸地從海面下升起。
一些原始的生物在海水中出現。
漂浮的藻類,水下建築一般的海綿,在海底爬行的三葉蟲,游泳能力不佳的早起魚類,龐大的奇蝦劃過畫面,在海底投下巨大的陰影。
時間加速,更多的新興動物崛起。
房角石、海蠍子,他們在與奇蝦爭奪這初代霸主之位。
直到有頜魚類崛起,用無可爭議的力量“頜平”了這一切的紛紛擾擾。
時間似乎還在加速。
陸地上開始出現植物,地球空氣中的氧氣含量突破了某個臨界值。
在水下被有頜魚類追殺得走投無路的海蠍子被迫登陸,分化演變出各種形態。
兇猛的水下捕食者也隨之而來。
魚類登陸,它們逐漸演變成各種兩棲動物,爬行動物……
恐龍登場
世界似乎正在向著我們熟悉的那個世界演變。
直到時間來到6500萬年前,那顆宿命般的大隕石這次卻沒有出現。
正在玩遊戲的小男孩,選擇了世界的另一種可能性。
畫面進入實機演示階段。
小男孩此時操作的,正是一群類似於傷齒龍一般的原始恐龍。
長期以來的科學觀點認為,傷齒龍是一種比較聰明的恐龍,如果假以時日說不定能夠演化出更高的智慧。
科學觀點如何認為,正在玩遊戲的小男孩顯然不在乎。
他正在用人工的手段,促成這一演化奇蹟的發生。
“加點!”
他將集讚的進化點,一股腦地加在傷齒龍的智慧屬性上。
這一進化反應,顯然不是一蹴而就的。
男孩再次開始時間加速,等待進化完成。
時間演化到下一個階段時,這群被男孩加強過智慧的傷齒龍明顯地變得更加智慧。
他們組成族群,集體狩獵。
身上有了最原始的獸皮和工具。
遊戲的可選擇介面變多了。
“骨針”“輪子”“馴化”等科技樹出現。
時間流速變慢,這使得生物進化的作用週期延長。
在男孩的操作下,一個由恐龍組成的智慧文明出現在地球之上。
他們走過農業時代,跨過工業時代。
他們建造起風格獨特的巨大建築,使用造型獨特的武器發動戰爭。
這些恐龍建造的動物園中,還收養了一些原始的猴子。
最終建造巨大的宇宙飛船駛向茫茫星海。
宇宙飛船劃破星空的藍色尾焰中,點點湛藍的粒子組成了遊戲名:
《模擬地球》
燈光亮起,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聲再一次響徹整個會場。
好傢伙,差點又被陳歌給騙了!
人家的模擬器遊戲,都是什麼“流浪漢模擬器”“小偷模擬器”,再離譜一點的還有“手部模擬器”“綿羊模擬器”。
你倒好,直接模擬地球是吧!
這已經不是模擬器遊戲了吧啊喂!
與其說是模擬器遊戲,倒不如說是策略遊戲更合適。
直播間裡已經有不少策略遊戲的愛好者在開香檳了。
陳歌製作的策略遊戲!
從未有如此美妙的開局。
此刻再回看宣傳片開頭的大陸板塊錯誤,一切就有了解釋。
那不是地球板塊錯誤,而是45億年前的地球。
大陸板塊當然和現在的形狀有所不同。
細還是你細啊!
陳歌!
不愧是你!
隨著TGA年度頒獎典禮結束,有關塔羅娛樂新遊戲的訊息也在網上飛速傳播。
有不少人都對玩家在遊戲中的身份產生了興趣。
若只看後面,操縱一個族群建立文明、國家,發展科技樹。
似乎與一般的扮演文明或國家領導者的策略遊戲,沒什麼太大的區別。
但別忘了還有前面呢。
雖然正式建立文明之前的畫面是cg動畫,而非實機演示,但6500萬年前那顆本應該砸向地球的大隕石。
可是確確實實地消失不見了。
為這個本應在發展到巔峰戛然而止的族群,狠狠地續了一大口。
這就不是單純的文明首領,能夠解釋的。
所以我們玩家扮演的,難道是創世神或者星球意識之類的存在嗎?
因此玩家和粉絲間迅速流傳起一個關於《模擬地球》的假名:
《造物主模擬器》
《模擬地球》的相關製作,其實在拿到企鵝提供的生物行為資料後,就已經開始了。
時間上幾乎和《怪物獵人》同期。
只不過製作組主力都在全力以赴地製作《怪物獵人》。
《模擬地球》這邊的製作人手很少,在塔羅娛樂內部知道的人也不多。
雖然都用到了企鵝提供的資料,但《怪物獵人》中幾乎沒有地球上已知的生物型別,只用到了其中的動作特徵。
整個資料庫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
所以《模擬地球》的遊戲企劃就誕生了。
離開TGA頒獎典禮會場,坐進塔羅娛樂的專車。
裴佩佩瞬間卸下在外人面前溫文爾雅,端莊大方的模樣。
她一下子撲進陳歌懷裡問道:
“怎麼樣?怎麼樣?”
“我設計的遊戲怎麼樣?”
陳歌故作驚訝地笑道:
“可以啊裴佩佩,都會設計遊戲了,上臺前你突然告訴我的時候,嚇了我一跳。”
裴佩佩聞言開心地露出一排小白牙。
《模擬地球》這款遊戲,是裴佩佩自己嘗試設計的。
由於前期準備階段用到的人不多,再加上她這位大老闆特別要求保密。
陳歌直到上臺領獎前,才從裴佩佩那裡得到訊息。
看著裴佩佩那副得意的表情,陳歌笑道:
“就是,我怎麼看這遊戲,這麼眼熟呢?”
“就你眼尖!”
裴佩佩哼了一聲。
精緻漂亮的小臉上含羞帶怒,白皙的面板上劃過一抹紅潤。
青春洋溢又帶著一點小嬌蠻的風情,看得陳歌微微一呆。
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
總覺得裴佩佩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
一舉一動都能牽動他的內心。
裴佩佩回過頭去。
她當然沒有獨立設計遊戲的本事,更何況是策略遊戲這麼困難的遊戲型別,又是生物進化史和人類歷史這麼宏大的命題。
能做到這種程度。
除了是塔羅娛樂的員工確實厲害外,更重要的是兩個來自陳歌曾經提交,卻沒被她透過的廢案。
《孢子》和《文明》。
《黑神話:悟空》上線後。
裴佩佩就把這兩個廢案找了出來,仔細研究裡面的設計思路,將兩者融合到一塊。
之所以要做到這個地步,是因為……
(系統!)
(聽見了沒有!系統!)
(你有沒有感受到我內心的慾望!)
(趕快給點反應,釋出個任務出來!)
(我也不要太多,長生不老就行!)
系統上一次的增長魅力的任務,給了裴佩佩很多靈感。
因此她開始主動嘗試,想看看能不能從系統那裡薅到更多羊毛。
所以第一個嘗試就搞得比較宏大。
雖然她知道什麼“造物主”“長生不老”之類的任務獎勵,出現的機率比較低。
但萬一成功了呢!
可惜裴佩佩連續呼喚了幾聲,系統依然還是那個樣子,沒有一點反應。
這讓她有些沮喪。
自己的這次嘗試,似乎是失敗了。
與此同時
距離裴佩佩身體不到10厘米,正在閉目養神的陳歌忽然接到了系統提示。
【檢測到非宿主參與的遊戲專案】
【該專案方案設計存在重大問題,有可能導致專案失敗】
【請宿主儘快參與該專案】
【任務獎勵:體質增加】
【備註:任務獎勵與專案影響呈正相關】
正在閉目養神的陳歌忽然睜開了眼睛,伸手捏了捏眉心。
裴佩佩設計的遊戲存在缺陷,這一點早在他意料之中。
遊戲設計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不是隨便拿兩個專案企劃,拼接到一起,就能得到一個合格的新遊戲。
要不然也不會每年都出現那麼,被玩家罵“抄都抄不明白”的多撲街遊戲了。
遊戲風格的相容度,玩法的可行性,心流曲線的設計……
都是專業的遊戲設計師,才能看懂的事。
原本他也打算回到公司後,儘快接手遊戲的開發工作。
真正讓陳歌感到意外的是:
系統怎麼突然給他發任務了?
他這個系統說好聽點,是一向比較“佛系”,說難聽點是非常“機械”。
多數時候表現得跟個遊戲庫差不多,隨著升級衍生出來不少功能。
如今竟然連任務系統都有了。
體質增加嗎?
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