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結尾,是一段非常值得深思的動畫。
年幼的金池進山捕捉金蟾。
不想金蟾沒捕到,反而路遇一頭巨大的黑熊。
年幼的金池被巨大的黑熊嚇得不敢動彈,以為必死無疑,戰戰兢兢閉目等死。
黑熊卻沒殺金池,反而拿出一袋金銀財寶贈予金池。
金池進入觀音禪院後,逐漸成長為長老住持。
直到唐僧師徒四人路過觀音禪院。
金池看到唐僧的錦斕袈裟,心中的貪念再也遏制不住。
放火燒寺,害人害己。
結尾皈依南海,頭戴金箍的黑熊精面朝菩薩誠心叩問:
“師父,弟子還是不明白。”
“出家人塵緣已斷,金海盡幹,長老又為何放不下一件衣裳。”
觀音菩薩淡淡笑道:
“若不披上這件衣裳,眾生又怎知我塵緣已斷,金海盡幹。”
整個第一章結尾動畫,雖只有寥寥數語,故事卻極為完整,引人深思。
尤其是黑熊精和觀音的一問一答,更是意蘊深遠,回味悠長。
讓人忍不住反覆品味。
徐老溼看完結尾動畫,便結合自己查到的一些知識向觀眾講解:
“這裡說一下年幼的金池為什麼要冒險進山捕捉金蟾。”
“《西遊記》成書於明代,當時有個‘鬻牒’的規定。”
“出家人捨棄塵緣,所以一應田畝賦稅也就不交了。”
“但國家的兵役租稅需要有人承擔,天災水旱需要銀子賑濟。”
“要是出家就能不交稅,那人人都會出家,逃避賦稅。”
“因此明朝出臺政策,廢除原本的戒牒,改為鬻牒,相當於所有和尚都需要花錢辦理佛門編制。”
“買一個鬻牒十兩銀子。”
“要知道在明代買一個小妾僅需要二十兩,十兩銀子是一筆鉅款,因此有大量的和尚買不起鬻牒,只能做沒有編制非法和尚。”
“簡單的說就是。”
“私自剃度者如果被抓住,也要追繳罰款。”
“想當和尚可以,得加錢!”
“年幼的金池大概就是一個沒有鬻牒,私自剃度的小和尚。”
“那他為什麼要進山捕捉金蟾呢?”
“金蟾在民間,一向是多子多福的象徵。”
“蟾蜍一次可產卵兩萬多顆,而民間有將錢稱為‘大子兒’的說法。”
“故而‘金蟾產子’,天長日久便被樸素無知的百姓以訛傳訛,傳成了金蟾能夠產出能花的那種‘大子兒’。”
“年幼的金池可能想去觀音禪院掛單。”
“他沒有鬻牒,囿於囊中羞澀辦不起正規編制,便寄希望於‘金蟾產子’的傳說,進山捕捉金蟾。”
“沒想到金蟾沒捕到,卻撞見改變他一生的黑熊。”
“那麼住在山裡的黑熊,又是哪裡來的一大袋金銀財寶呢?”
“放大畫面,我們可以在兩人旁邊黑暗的角落裡看到倒塌的房屋,譭棄的車架和死人的屍身。”
“年幼的金池顯然也發現了這錢財來路不正。”
“但或許是恐懼黑熊,或許是渴望入寺……”
“總之他收下了這些不義之財。”
“得到黑熊精贈予錢財後,果然佛渡有元人。”
“金池成功進入觀音禪院。”
“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金錢的魅力,用的還是來自妖怪的不義之財。”
“名為貪慾的種子,此時便在他的心中悄悄發芽。”
“進入觀音禪院後,我們可以看到只有年幼的金池是一身素衣,其他僧人全都穿著華貴的袈裟。”
“此時便引出了觀音禪院一劫中的重要道具——袈裟。”
“按照《僧人志》記載。”
“唐代僧人的袈裟一般只能穿泥色、銅青色、木蘭色這樣的壞色,不能穿純色,並且要做成一塊一塊拼接而成的樣式。”
“以示這些都是化緣得來。”
“表達摒棄貪念,四大皆空的思想。”
“但唐代有種特殊情況,皇室可對德高望重的高僧賜緋色、紫色袈裟以示嘉獎。”
“緋色就是紅色,是唐朝五品以上官員官服的顏色。”
“紫色是三品以上官員官服的顏色。”
“因此有個詞叫‘滿門朱紫’。”
“緋、紫兩色袈裟也成了許多僧侶地位尊崇的體現。”
“這就讓情況變得複雜。”
“德高望重,法力精深的有德高僧會被皇室賜予緋、紫袈裟。”
“那是不是說,只要身穿一襲緋、紫袈裟,就說明我是德高望重,法力精深的有德高僧?”
“緋色、紫色精美華貴的袈裟,本身又與佛門戒律相悖。”
“對此,唐代不同的僧人,展現出了完全相反的兩種態度。”
“高僧圓肪面對唐朝皇室賜予的袈裟,固辭不受,並呼籲其他僧人不要過分追求緋、紫袈裟。”
“僧人從晦上書皇帝,求賜一件紫袈裟卻被斷然拒絕。”
“這裡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金池的轉變。”
“初入觀音禪院的金池謹小慎微。”
“身邊的其他僧人都穿著華美的袈裟,唯有他是一身布衣。”
“一心上進的金池,很快就也有了和其他人一樣的華美袈裟。”
“一頭黑色熊影在金池身邊若隱若現。”
“讓他在這條上進的攀登之路上,走得比其他人都要快。”
“熊影可以是黑熊精具體的幫助,也可以是金池心中的貪念。”
“最後黑色的熊影直接印在了金池背後的袈裟上。”
“是誰將他推上方丈之位的,不言而喻。”
“成為了方丈的金池,有一個明顯的轉折。”
“他脫去過去華美的袈裟,換上了壞色袈裟,似乎已經摒棄貪念,成為了一位真正的有德高僧。”
“如果只看到這裡。”
“不明真相的人大概會認為,金池是一個拿起後放下,先入世後出世的得道高僧。”
“直到唐僧師徒到來。”
“當金池看到那一件龍披鶴掛,上嵌七寶,水火不侵的錦斕袈裟時,內心的貪念終於再也遏制不住地迸發出來。”
“金池真的放下過內心的貪念嗎?”
“恐怕從來都沒有。”
“只不過是他的地位高了,層次不同以往,渴求的東西也就變了。”
“袈裟對普通僧人是身份地位的證明。”
“但當金池成為觀音禪院的方丈主持,擁有廣廈萬間,金銀財寶無數後,他對區區幾件袈裟自然也就沒興趣了。”
“凡間的財富地位他得到了。”
“現在的金池想追求佛法。”
“錫杖是修為的體現。”
“畫面中的金池手持兩股四環的錫杖,一路活到了二百七十歲,依然不見半點壽終正寢的跡象。”
“當金池看到觀音親賜的錦斕袈裟後。”
“他能感受到上面所蘊含的無邊佛法。”
“這是他再活兩千年都得不到的東西。”
“面對巨大的誘惑,金池心中潛藏的貪念再一次被喚醒。”
“在廣智廣謀的出謀劃策下,定下了放火燒死唐僧師徒,謀奪袈裟的計策。”
“最終一把大火,落得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
“觀音最後的回答也很有意思。”
【若不披上這件衣裳,世人又怎知我塵緣已斷,金海盡幹。】
“聽起來似乎有些不正確。”
“這樣一來,所謂的佛陀菩薩又跟金池長老有什麼區別?”
“其實菩薩有菩薩的道理。”
“宣傳片裡,黃眉假扮的彌勒說過:‘只要心中還有放不下的偶像,遲早有一天,它將化為修行路上的無邊業障’。”
“無論是最初的佛教,還是古早的基督教,都是反對偶像崇拜的。”
“佛教講究‘佛在心中’。”
“基督教也認為上帝是沒有具體形象的靈。”
“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兩者都逐漸走向了初衷的反面。”
“佛教塑起了金身。”
“基督教也建起了高大的教堂。”
“世俗的傳道者發現,有一個具體的可崇拜形象雖然不符合教義,但真的有效。”
“對於普通人,大多數世俗意義上的凡人。”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先敬羅裳再敬人,似乎也不能單純稱之為‘愚昧’。”
“這涉及到一個認知成本的問題。”
“有一個公認的,具有普遍效力的外在事物,可以幫助大多數人快速對一些沒那麼直觀的東西建立認知。”
“比如怎樣才能快速鑑定一個人的學術能力?”
“最簡單便捷的方法,當然是看一眼那個人的畢業證。”
“從這個角度上講,我們都是上進路中,苦苦攀登的僧眾。”
“在這個過程中,當然也會出現‘金池’這樣靠辦假證竊居高位的存在。”
“但若沒有這件衣裳,世人又怎知我塵緣已斷,金海盡幹。”
“這就是我對《黑神話:悟空》第一章劇情的個人解讀了。”
“水平有限,還請觀眾老爺在評論區查缺補漏,友善討論。”
“下面讓我們繼續觀看第二章的精彩故事。”
在徐老溼載入第二章的短暫間隙。
觀眾和粉絲紛紛被徐老溼的解讀驚到了:
“你不是我認識的徐老溼,你是誰!”
“驚了,這還是那個下飯主播徐老溼嗎?”
“呔!妖怪!還不快快現出原形。”
徐老溼看到觀眾的反應頗為得意,只覺得沒有浪費自己辛苦查資料的一番苦功。
第二章·風起黃昏
大漠戈壁,漫天黃沙。
一個無頭和尚手撥三絃,用粗獷的秦腔唱起陝北說書:
黃風嶺八百里,曾是關外富饒地。
一朝鼠患憑空起,烏煙瘴氣渺人跡。
無父無君無法紀,為非作歹有天庇。
幸得大聖借佛力,邪風一時偃旌旗。
哪知不測奇禍起旦夕,那黃毛孽畜再回籍。
兇犯不死好得意,福星橫屍卻成謎。
血化風,沙化雨,無主的貓鼠兒串一氣。
成敗生死莫講理,不強走那正道才有戲。
一番彈唱,配合上黃風嶺那與陝北極為契合的地貌。
聽得一向聽不懂國粹一類傳統曲藝的徐老溼頭皮發麻。
只覺得這粗獷豪邁的唱腔,恐怕放在這八百里飛沙走石的黃風嶺,才能顯得如此的無比契合。
那些曾經他聽不懂的東西。
或許只是脫離了適合的環境,才會顯得和現代社會格格不入。
一旦放在合適的環境中,立刻如魚得水,渾然天成一般。
初入黃風嶺的猴子,是一副被箭矢射成篩子的模樣。
直到無頭僧人出現,施展法力將其救起。
徐老溼沒有多想,操縱天命人便往裡闖。
五分鐘不到,他就化為一根毫毛回到了夢開始的地方。
黃風嶺兩側的山崖和房頂上,到處埋伏著鼠妖弩手。
他們能夠發射火箭,常常數箭連射。
沒有防備被射到的話,當場便會掉一大管血。
要是被兩三隻鼠妖同時埋伏,直接送回家也不是沒可能的。
再加上正面大陸上常常有許多厲害的小怪阻攔。
徐老溼沒過一會兒,就被射成了篩子。
此時他和無數初見的觀眾,才明白剛才無頭和尚到底在說些什麼:
“黃風嶺這一難在原著中領頭的妖怪名為黃風大王,是一隻黃毛貂鼠成精,擅使三昧神風,天克孫悟空。”
“最後孫悟空借到定風珠,請靈吉普薩出手才收服了他。”
“無頭僧人前半段的唱詞,是說這裡的主要敵人是老鼠成精。”
“開場畫面天命人身上插了一堆箭,是在暗示這裡的關卡中埋伏著許多遠端射手。”
“後面給出解決方式。”
“莫走正門,繞道而行。”
“能將唱詞和關卡提示如此得恰到好處。”
“妙啊!”
繞路而行的徐老溼發現,難度果然降低了許多。
很快他就看到了這裡的boss。
沙國王和沙二郎。
二者看起來都是老鼠成精,似乎是父子關係。
沙國王身形矮小面容猥瑣,全身上下只有一塊破布掛在腰間。
沙二郎倒是高大威猛,身穿鐵甲手持巨錘,但似乎腦子不太好。
戰鬥起來,沙二郎揮舞巨錘近身肉搏,沙國王躲在遠處用石頭偷襲,打得徐老溼煩躁不已。
他知道這種雙boss,必須集中火力先幹掉一個。
一對一的情況下,難度會直線下降。
相比之下
年老瘦小,只敢躲在遠處偷襲的沙國王,顯然是更合適的目標。
徐老溼瞅準機會,近身上線,兩三套連招就帶走了沙國王。
弱小得不可思議。
讓他沒想到的是,沙二郎看到父親死去,爆發出一聲怒吼。
瞬間開啟狂化狀態。
一招一式,撕風裂石,攻擊範圍極大。
配合上極強的攻擊慾望和超高的攻擊力,讓他根本找不到輸出的空間。
垂死掙扎了幾分鐘後,還是被沙二郎錘死當場。
徐老溼:“啊?”
“這跟我想的有點不太一樣。”
觀眾見到徐老溼又死了,頓時笑成一團,紛紛在彈幕打字道:
“對味兒了,對味兒了!”
“這才是我認識的徐老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