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之旅走到最後。
陳歌還是沒有告訴高局長,他究竟想做一個什麼樣的遊戲。
如果只是為長安地方文旅專案打造遊戲。
做一款《刺客信條·大唐》&《長安旅遊模擬器》或許更好。
來自千年後的魂靈,從長安的墳墓裡醒來。
一襲白衣勝雪的刺客,行走於秦磚漢瓦之間,領略大唐風華。
在大雁塔上飛簷走壁,於大明宮中雁過無痕。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脫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
讓玩家的視角跟隨主角,領略“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大唐盛世。
刺殺奸相李林甫、楊國忠,澄清寰宇朝堂。
刺殺安祿山、史思明,終結安史之亂。
甚至刺殺晚年昏庸的唐明皇李隆基。
甚至偽裝身份,來一把雁塔題名,蟾宮折桂也不是不可能。
讓玩家也嚐嚐“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的滋味。
問題是現在不只是長安文旅局一家找上門。
高局長邀請陳歌、裴佩佩同遊長安的時候,竟意外被粉絲拍到了。
影片傳到網上之後,各種猜測紛至沓來。
很快就將長安文旅局要邀請塔羅娛樂製作遊戲的事,猜了個七七八八。
其他地方文旅局一看紛紛驚呼:
還有這種操作?
紛紛託關係致電塔羅娛樂尋求合作。
一個個姿態還都放得很低,搞得裴佩佩沒法拒絕。
但要是全都答應下來也不行。
要是每個都單獨製作一款遊戲,塔羅娛樂以後也不用幹別的了,乾脆改名國家文旅局宣傳部算了。
全都做進一個遊戲裡,搞一個大亂燉也不行。
各地的文旅資源差異明顯。
長安漢唐典章,開封大宋風華。
帝都明清古都,金陵文章錦繡。
西北大漠黃沙,藏地雪域高原。
東北林海雪原,雲貴山水綺麗。
不可能全都做進一款遊戲裡。
不然陳歌只能考慮做成《中國卡車》或者《三十天環遊中國》之類的,真·旅遊模擬器了。
如此一來,反而失去了遊戲本身的意義。
鬧到最後還是景靜遠請了國家文旅局拍板決定:
讓塔羅娛樂根據遊戲內容和商業規劃自主決定。
各地文旅局不許爭不許搶,一應待遇仿照長安文旅局,才將這件事平息下來。
如此一來《刺客信條·大唐》的計劃只能暫時擱置。
陳歌需要一款涉及地域更多,能讓玩家跟隨主角的視角,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的遊戲。
足跡走遍全國的同時,還要兼顧遊戲性。
情節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如此一來,可供陳歌選擇的範圍就很窄了。
“《鬼吹燈》?”
會議室內裴佩佩看到陳歌提交的企劃案有些驚訝。
人點燭,鬼吹燈。
雞鳴燈滅不摸金。
看到這句文字描述,一股莫名的涼意襲上裴佩佩的後背。
陳歌竟然提交了一款盜墓題材的遊戲企劃。
好傢伙,我說你怎麼不告訴人家文旅局遊戲型別呢!
這份企劃涉及的地域倒是不少。
算上序章的黃皮子墳在內,總共涉及東北、內蒙、帝都、XJ、陝西、雲南、藏地等多個省份。
問題是一個地方文旅專案,你做出來一款盜墓遊戲?
這要是沒什麼宣傳效果還好。
要是有宣傳效果,那結果可就難說了。
也不知道遊戲上線後,當地遊客數量暴漲。
是文旅局的人忙碌加班,還是公安口的同志提心吊膽。
別是那些遊客不去景點,直接奔古墓了吧。
不過陳歌能幹出這種事也不奇怪。
上次美國聽證會,他還做了款宣傳康米主義的遊戲呢。
在資本主義的大本營,美國的聽證會上宣傳康米主義。
給文旅專案做盜墓遊戲。
只能說不愧是你!
話雖如此,裴佩佩還是有些擔心:
“咱們這麼做,不會產生什麼不良導向吧。”
“勸人犯法的事我不做。”
同一款遊戲,有的人輕鬆娛樂,有的人在做崗前培訓。
到時候地方的旅遊收入沒漲,倒是公安局的業績一個勁地提高。
那可就不好了。
“不會的。”
陳歌笑道:“《鬼吹燈》中的盜墓雖立足於現實,也會新增許多古代盜墓行當的切口和黑話,但核心依然是民俗幻想。”
“單以遊戲中著重渲染的尋龍點穴來說,俗語有言:”
“一等先生觀星斗。”
“二等先生量水口。”
“三等先生滿山走。”
“遊戲中著重描繪的前兩項古老技術如今早已失傳。”
“誰要是能從遊戲似是而非的描述中領悟出這份技巧,那還倒什麼墓啊,直接進中科院,高低也是個院士。”
“要是這項技術僥倖在民間還有傳承,只要不走邪路,怎麼也能混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有這本事加入考古隊一樣吃飯啊。”
盜墓行當中的風水堪輿之術本就玄之又玄。
能流傳下來的更是少之又少。
一般人根本不可能透過遊戲中簡單的描述和圖形演示,領悟其中真意,更別提以其為依據進行非法的盜墓活動。
這就跟普通人看八卦圖就能領悟先天八卦,周星馳看連環畫學會如來神掌一樣。
純屬無稽之談。
至於遊戲導向是否健康的問題。
就跟說小孩子玩電子遊戲會變得暴力一樣。
結果《戰場2045》用事實證明了,電子遊戲並不會讓人變得暴力。
“《鬼吹燈》專案本身沒什麼問題。”
阮秋有些遲疑地說道:“但我們真的要跟微軟撞檔期嗎?”
她對這款立足民俗盜墓文化的遊戲十分看好。
中國自古就有厚葬的傳統,自然衍生出了悠久的盜墓文化。
在此基礎上,以現實民俗傳說為引,進行現代化改編。
光是想想就讓人心馳神往。
阮秋十分放心陳歌的能力。
如果只是一個聯合企劃專案,她保證連話都不會多說一句,但現在畢竟是要跟微軟那樣的世界級龐然大物過招。
不由得讓她有些猶疑。
其實從題材選擇上,她也能看出陳歌的野心。
人家那是《古墓魅影》,他就來個《鬼吹燈》。
都是盜墓奪寶題材。
人家是槍炮齊鳴,用現代科學對抗古代機關。
陳歌就來個尋龍分金,觀星點穴,用魔法打敗魔法。
其中的火藥味不言自明。
他雖然嘴上不說,但想來對於微軟之前故意撞檔期的行為也有所不滿。
故而打算用事實予以反擊。
“做,為什麼不做。”
裴佩佩當即作出表態,她說著看向陳歌:“我相信陳總監的能力。”
開玩笑!
不跟微軟撞檔期,我還怎麼賠錢啊!
陳歌若不稍稍失敗一次,我怎麼趁虛而入!
陳歌見裴佩佩這麼支援自己,心中不由一陣感動。
若不是百分之百的信任。
誰敢面對微軟這般龐然大物下這樣的決定。
陳歌心中最後一絲疑慮隨之蕩然無存,唯有熊熊鬥志在心底燃燒。
專案既定。
塔羅娛樂各部門如上緊了發條的機器般,緊密配合協作起來。
《鬼吹燈》與《詭秘之主》遊戲偏重文字敘述的模式不同。
整體遊戲風格更傾向《神秘海域》。
主打探索解謎、動作冒險、電影化敘事。
不擔心提前劇透導致期待感降低。
故而塔羅娛樂旗下的孤星小說網,率先開始連載小說《鬼吹燈》。
所用的賬號,正是陳歌此前釋出《我有一座冒險屋》和《詭秘之主》的賬號。
提前為遊戲做宣傳。
既然專案確定,那就沒什麼好隱瞞的。
等到遊戲官宣,各地文旅局自然會知道陳歌搞了個盜墓遊戲出來。
經過《我有一座冒險屋》和《詭秘之主》兩次遊戲的洗禮。
如今許多玩家雖然未必知道這個賬號屬於陳歌,但都知道這就是塔羅娛樂的官方賬號。
其上正在連載的小說,很大機率將被改編成遊戲。
當然,也可能是反過來,由遊戲改編成小說。
總之許多塔羅娛樂的粉絲,每天都守在賬號前等待新遊戲的最新訊息。
兩部小說的書評區,簡直成了塔羅娛樂粉絲的交流貼吧。
“二刷《詭秘之主》了,陳歌什麼時候才能出新遊戲啊?”
“生產隊的驢也不敢這麼歇啊!”
“也可能是遭遇了阿蒙。”
“票子歸你,遊戲歸我。”
“搞快點!”
“不行再來一局《詭秘之主》吧,今天開車刷神棄之地,有組隊的沒?”
“前面的加我一個。”
隨手重新整理一下的功夫。
有眼尖的粉絲看到作品數那一欄從2變成了3。
陳歌有新作品釋出了!!!
所有發現這一情形的粉絲來不及奔走相告,第一時間點進小說,想看看陳歌的下一部新遊戲到底是什麼。
“盜墓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
“諸般事蹟須從我祖父留下的一本殘書《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講起……”
《鬼吹燈》尚未進入正文。
只開頭的一篇引子就看得無數人瞳孔地震。
原因無他,這竟然是一本講述盜墓故事的小說。
此前塔羅娛樂與長安文旅局合作事情傳的沸沸揚揚,所有人都在期待陳歌這次到底會製作一款什麼樣的遊戲,又是怎樣的題材。
但任憑無數人想破了腦袋,也沒人想到最後竟然會是盜墓題材。
這還真是……
出人意料。
書評區粉絲更是宛如過年一樣:
“好好好,陳歌老賊你這麼玩是吧!”
“文旅局:盜墓題材?”
“秦始皇陵兵馬俑:也不是不行!”
“明十三陵:俺也一樣!”
“不是,你確定到時候下墓的那些人是去旅遊的?”
“公安局:這把高階局,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
“公安局:感謝陳歌老鐵送來的業績,感謝感謝!”
“塔羅娛樂鄭重宣佈:遊戲內容純屬虛構,請不要將犯罪行為上升到遊戲。”
“我已經開始期待了!”
“這下子不得不買了!”
【陳歌新遊戲是盜墓題材】的訊息,一夜之間傳遍了大江南北。
《鬼吹燈》尚未官宣便已爆火。
《鬼吹燈》小說24小時之內,收藏人數超過二十萬。
長安文旅局的高局長聽到這個訊息後笑罵一聲:
“這小子,總能給我整點新花樣!”
活像楚雲飛附體。
塔羅娛樂的宣傳部門趁勢跟進,正式官宣了《鬼吹燈》的遊戲專案。
同時宣佈的還有電影、電視劇等聯合企劃專案。
《鬼吹燈》不光是在國內備受粉絲矚目,在國外也同樣備受期待。
許多由劇版《詭秘之主》入坑Netflix會員的國外粉絲,看到《鬼吹燈》的宣傳資訊後頓時生出興趣。
《詭秘之主》精良的製作給他們留下的印象極好。
西方神秘學看多了,自然對東方的風水堪輿、尋龍點穴產生興趣。
對許多西方人來說:
他們對中國的印象非常支離破碎。
既有西方媒體宣傳與部分文藝片中五六十年代的貧窮,又有現代化高速發展中國的先進。
還有自《馬可波羅遊記》開始,歐美人便口口相傳的古老記憶:
古老而神秘的東方!
人類總是會對自己不瞭解的東西產生好奇心。
有人喜歡維多利亞時代,大航海與蒸汽朋克的輝煌。
也有人喜歡神秘東方土地上,流傳的古老往事。
那片古老大地上,曾經流傳著四個盜墓門派。
摸金校尉、發丘天官、搬山道人、卸嶺力士。
他們尋龍點穴,升棺發財,探墓尋寶,所獲頗豐。
如今那些埋藏在地底的秘密,即將隨著一位摸金校尉傳人的步伐,再度展現在世人眼前。
這麼有趣的東西,怎能不讓人心動?
甚至國外有懂中文的好事網友專門翻閱古籍。
還真的從《三國演義》中找出了有關摸金校尉的相關記載。
這一下更是不得了。
對於外國人來說,他們也分不清正史和演義的區別。
這可是明文寫在古書上的,一筆一劃寫得清清楚楚。
真的有摸金校尉。
三國時期被曹操建立,專門用來盜掘墳墓。
這件事甚至還有佐證。
袁紹和曹操打官渡之戰時,陳琳寫的討曹檄文,也就是《為袁紹檄豫州文》中,就記載有曹操盜掘帝陵的罪狀:
“梁孝王先帝母昆,墳陵尊顯;桑梓松柏,猶宜肅恭;而操帥將校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今聖朝流涕,士民傷懷!”
又有:“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白紙黑字,寫在《三國演義》之上。
對於很多外國人來說,這當然就是真的。
如此訊息經過國外媒體一傳播。
不少人更是對此深信不疑,甚至以為陳歌要做一款寫實向的歷史類遊戲。
帶領後人一睹古人是如何盜墓冒險的。
別說是外國人,就算是中國人拿《三國演義》當正史的也有不少。
摸金校尉,盜墓等詞彙一時間搜尋量激增。
所有人都在翹首以盼《鬼吹燈》究竟誰帶給大家怎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