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章 動作指導

聽完裴佩佩的遊戲要求,陳歌心裡已經有了大致目標。

會議結束後,陳歌提交企劃案。

獨立動作遊戲《師父》,英文名:《sifu》正式立項。

拋開裴佩佩起的“功夫電影類遊戲的名字”。

《師父》其實就是一個以PVE為主的動作遊戲。

只不過戰鬥招式完全採用傳統武術招式,戰鬥方式有些類似格鬥遊戲的見招拆招而已。

這種戰鬥方式在格鬥遊戲之外確實少見。

3D遊戲的製作成本確實高,但有了動作捕捉裝置的幫助,真正的製作難度其實不高。

真正困難的是怎麼才能將遊戲做得更好。

怎麼還原出動作片那種原汁原味的感覺。

如何呈現動作遊戲最重要的打擊感。

如何合理規劃遊戲難度,讓玩家能夠沉浸其中,時刻處於心流區間。

這些才是製作《師父》這款遊戲真正的難點。

做不好以上幾點。

就算重振功夫電影榮光的名頭打得再響,上線後也只會被玩家罵掛羊頭賣狗肉而已。

會議後,陳歌和亓浩在一起開了個小會。

電影製作不用陳歌去管。

亓浩是專業的電影導演,更知道怎麼拍好一部電影。

他們要討論的是如何製作出一款有著動作片風格的遊戲。

考慮到海內外玩家的接受度。

《師父》的劇情並不會設定的太複雜,初步決定設計成一個簡單的復仇故事。

身負血海深仇的少年長大成人、追尋線索、手刃仇敵。

他在戰鬥中逐步成長,最終直面那個真正的兇手。

至於如何呈現裴佩佩所要求的“武德”,陳歌也已經有了想法。

作為一款動作遊戲,戰鬥部分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還原動作片中那乾淨利落的一招一式,才是陳歌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我可以找個武行的人過來。”

亓浩從電影導演的角度出發提出建議。

武行也就是“龍虎武師”。

最早是指專門負責武打動作的動作特技演員,後來也泛指特技演員、替身演員等演員型別。

要是能找到一個專業的武行過來,做專業的動作捕捉當然好。

“能找到靠譜的人嗎?”

“要懂真功夫的那種。”

陳歌的問題讓亓浩有些為難。

動作片的衰落是全方位的衰落,這並不是一句空話。

單拿武行來說。

武行演員長期面臨著高度危險的工作環境,工資卻接近二十年都沒有漲過。

真正有本事的人自然不願意去幹這種事。

在功夫片的黃金年代,那些大武行大多圍繞核心明星組建。

諸如“成家班”、“洪家班”、“甄家班”。

或者圍繞真正懂功夫的武術導演組建。

類似“袁家班”、“劉家班”。

但當那個功夫片的黃金年代過去,核心人員相繼退休後,以他們為核心的武行自然也就散了。

如今真正懂武術的武行不是沒有。

只是那些人也是各大影視劇組爭搶的目標,很難邀請過來。

陳歌思索了一會拍板道:

“你先盡力在電影圈子裡問問吧,不行就去真正的武館看能不能請一些老師傅出山指導。”

“好!”亓浩點頭同意。

他在外面折騰一年,科幻電影的拍攝卻依然毫無頭緒。

如今的亓浩迫切的希望證明自己。

……

天不遂人願。

一天之後亓浩得到結果。

目前所有的知名武行全都沒有檔期,普通武行又達不到他們的要求。

想要邀請武術大師過來進行指導也很困難。

首先是難以分辨。

國內這幾年武術圈的名頭被一些跳樑小醜敗壞的不行,圈子裡面魚龍混雜。

如何分辨一位大師到底是功夫硬,還是嘴硬,是需要時間成本的。

陳歌他們耽擱不起。

其次真正成名的武術宗師,不太能接受電影遊戲這種新鮮事物,對做武術指導這件事沒什麼興趣。

就在兩人一籌莫展之際。

主美鬱彥生給陳歌推薦了一個人。

“又是你!”

陳歌開玩笑的說道:

“上次就是你推薦了安澤團隊,現在已經單獨成立鷹角工作室,負責獨立運營《明日方舟》,這次又有什麼人才推薦給我。”

“嘿嘿,就是剛好知道一個人。”

鬱彥生說著,給陳歌播放了一段動畫片段。

《明日方舟》動畫版《黎明前奏》,龍門警督“陳sir”的戰鬥短片。

在裴佩佩的高額投入下。

《黎明前奏》動畫每分鐘的成本是五十萬元,製作標準是實打實的業界頂尖水平。

動畫中的陳sir手持赤霄,一人獨戰整合運動數名幹部外加大量雜兵。

這種多人戰鬥場面是最難規劃的。

常言道“雙拳難敵四手”,單人很難同時攻擊多個敵人。

這就導致在最早期的港片裡,常常能看到一群人圍著主角。

但除了真正上去的一兩個人之外,大多數人都處於掛機的狀態。

在成龍時代的影片裡這一點就進步了。

他會先呈現主角一對多的場景,在實際對戰中卻往往只有主角和一兩個敵人進入取景框。

剩下的人暫時不出現在畫面裡,對觀眾來說也就暫時不存在了。

這樣的畫面看起來更加簡潔有力,打鬥顯得更加美觀。

《黎明前奏》這部動畫短片裡所呈現出的戰鬥效果就是如此。

陳sir手中的赤霄並未出鞘,只憑借刀鞘和拳腳和整合運動的敵人戰鬥。

陳sir的拳腳格鬥之間,既有詠春快速連擊的打擊感,又有太極四兩撥千斤的以柔克剛。

在使用赤霄時。

陳sir的戰鬥風格又很有港片打戲的風格。

不算長的一段動畫。

顯示出了製作者高超的武術功底,和極強的畫面掌握能力。

這就是陳歌要找的人。

“他是誰?”

“《黎明前奏》的動作導演黃成林,《明日方舟》宣傳片的打戲部分也是他做的。”

鬱彥生笑著介紹道:

“還不錯吧,我打算讓他接替我管理動畫cg部門,這小子天生就是做動畫的好苗子。”

“確實!”

陳歌拍了拍鬱彥生的肩膀說道:

“只不過這幾個月恐怕還要再辛苦你一下,這個人我徵用了。”

他找了許久的動作指導終於找到了。

《師父》正式開始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