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反過來呢?
如果反過來。
如果有玩家不走和平線。
那除了一週目的普通結局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結局。
達成和平的方式是一個不殺。
那麼作為和平反面將會是……
一個不留!
範仁手下的刀頓住了。
他明白確實存在這種結局的可能性,但作為一個已經深深愛上《傳說之下》這款遊戲的玩家。
喜歡上裡面每一個怪物的他非常排斥這種可能性。
但這有什麼用呢?
範仁自嘲的笑了一下繼續做飯。
總會有人這麼做。
他們就是會這麼做。
甚至可能沒有什麼原因。
這就是玩家。
自稱“第四天災”的存在。
《傳說之下》發售當天就在網路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遊戲設計師大賽參賽作品,《茶杯頭》製作公司新作。
這兩個頭銜一開始就給《傳說之下》這款遊戲帶來了不少關注。
再加上裴佩佩一擲千金,超高經費帶來了高精度畫面,使之看起來完全不像普通畫素風遊戲那麼低質廉價。
不會讓人一眼勸退。
這些都讓不少人心生好奇,想試試這個看起來還不錯的遊戲。
《傳說之下》這款遊戲,只要你進來了,就沒那麼容易出去。
無論是羊媽的溫柔善意,還是骷髏二兄弟的摸魚搞怪,《傳說之下》有太多太多吸引玩家的地方了。
生動有趣的人物塑造,和平線帶給玩家的感動,設計非凡的BOSS戰等等……
擁有這些的《傳說之下》就足以成為一款設計優秀、溫暖人心的好遊戲。
甚至有人直言:
“這就是此次遊戲設計師大賽最好的遊戲,本次大賽實際上已經結束了,剩餘的只是垃圾時間。”
但隨著一條名叫“《傳說之下》第三結局·屠殺線”的影片釋出,網路上的討論熱潮徹底來到巔峰。
同時也讓這次遊戲設計師大賽的水準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正如範仁想象中那樣,《傳說之下》屠殺線確實存在。
它要求玩家必須在一開始就瘋狂的屠戮每一個怪物,不放走任何一隻。
不是說你只要殺死遇到的所有怪物就行,你必須搜尋每一處草叢,每一個房間,失心瘋了一樣將所有怪物趕盡殺絕。
就像影片中說的那樣:
“此時的玩家才是這個遊戲的BOSS。”
這樣獨特的設計讓一部分玩家選擇放棄,但同時也吸引到了一些玩家。
這些人中有高玩、劇情黨……
他們並不是所謂的邪惡,只是做為遊戲玩家想要體驗新的遊戲結局,獲得更多的遊戲劇情而已。
遊戲就是用來玩的。
怎麼玩都是個人選擇,無可厚非。
普通線與和平線兩個不同的故事線似乎也強化了玩家的一種傳統認知:
“遊戲嘛,做錯了重開就好了。”
但真的如此嗎?
同時
屠殺線雖然存在,但並非一片坦途。
屠殺線存在的可能性並不難推理。
真正攔住玩家,導致《傳說之下》的熱度發酵幾天才有人做出影片的原因只有一個。
難度!
《傳說之下》的難度分佈並不平均。
這一點也體現在了兩種結局的難度上。
和平線走到最後是春風化雨水到渠成。
屠殺線則是手舉屠刀,舉世皆敵。
當你徹底屠戮完一個區域後進入雪原時,音樂突然變得詭異,原本熱鬧的雪原小鎮變得空無一人。
你走進原本人聲鼎沸的酒館。
但是誰都沒有來。
你來到販賣道具的商店。
但是誰都沒有來。
原本昂貴的道具就這麼隨意放在貨架上任君拿取通通零元。
原本喧鬧的地下王國好似突然收到了什麼可怕的訊息。
所有人都躲了起來。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會躲起來。
天真的帕派瑞斯還是會擋在你面前。
他說自己聽到過一些傳聞,但他相信那不是真的。
此時選擇【戰鬥】。
背叛攻擊會直接將帕派瑞斯秒殺。
前兩個周目一直幫助我們的小黃也攔住我們:
“呦,我聽說你傷害了很多人。”
“呦,但我相信那不是真的。”
“但但是…如…如果…真的是這樣。”
“那你必須透過我這關。”
選擇【戰鬥】。
血色的刀芒劃過,斬在突然出現推開了小黃的魚姐身上。
一刀,便清空了魚姐的血條。
小黃:“安黛因。”
魚姐:“下次,我讓你跑就直接跑知道嗎?”
魚姐的身體逐漸崩散成一堆粒子,但在徹底消散之前她聽到一些聲音在她的心底迴盪。
那是無數怪物的心聲。
那是無數怪物共同的心願。
渴望擊敗玩家的無數迴響這一刻在魚姐體內共鳴,希望這個怪物世界的英雄不要就此倒下。
原本已經崩散成一堆粒子的魚姐,從虛空中重新凝結歸來。
屬於怪物們的決心讓魚姐重生。
戰鬥,重新開始:
魚姐的攻擊宛如百鳥朝鳳,隻手持一根長矛卻好似身化萬千,高低錯落的攻擊同時從四面八方湧來。
明明是回合制戰鬥模式,魚姐這一關卻硬是打出了武林高手見招拆招的感覺。
這場戰鬥的容錯空間極小,許多時候都讓人感覺避無可避。
屠殺無數怪物換來的血量此時就跟假的一樣瘋狂減少。
與決心魚姐的一戰,是屠殺線玩家第一個大規模卡關的地方,戰鬥的難度等級與其他兩條線全然不同。
此時的魚姐真的好像地下世界的勇者一般。
她帶著無數怪物的希望,使盡渾身解數也要戰勝玩家這個屠戮了無數怪物平民的魔王。
但她此時面對的是一群真正的天災。
透過不斷的戰鬥死亡,玩家們發現魚姐的攻擊並非無懈可擊。
無論是純憑反應操作,還是總結攻擊規律背板,亦或是尋找漏洞取巧。
玩家們總是有辦法取得勝利。
比如玩家受到攻擊掉血後會有一小段的無敵時間。
這本來是一種常見的保護機制。
在面對魚姐密集的攻擊時,有人把心思打到了這個機制上。
他們透過種種道具延長自己的無敵時間。
如此一來魚姐的攻擊越密集,被浪費的攻擊反而越多。
失敗只是早晚的問題。
然而玩家即便僥倖戰勝了魚姐,擺在他們卻不是通往勝利的通天大道,而是一堵看不到盡頭的嘆息之牆。
王座前的黃金大廳。
在屠殺線釋出後,它獲得了一個新的名字。
如今它被無數的玩家稱之為:
“審判長廊”
在前兩個故事線中衫斯會在這裡給玩家們解釋“EXP”“LOVE”的真正含義,但是在屠殺線裡反而沒有了這些。
短暫的警告之後,玩家只是輕輕上前一步。
戰鬥直接開始:
衫斯
攻擊:1
防禦:1
系統稱之為:“最弱的BOSS”。
戰鬥開始前衫斯看著螢幕前的玩家說道:
“今天是多麼美好的一天啊…”
“小鳥在歌唱…”
“鮮花在綻放…”
“在這樣的一天裡像你這樣的孩子…”
“應當在地獄裡焚燒。”
衫斯說完隨手一揮,一排高低錯落的骨刺便如潮水般湧來。
沒反應過來的玩家當即便是掉血如流水,隨後是正斜交叉錯落的骷髏光炮轟擊。
正炮躲四角,斜炮躲邊線。
初見如此陣仗的玩家十個有九個都得交代在這裡。
闖不過這個別開生面的開門殺,玩家就連正式戰鬥都進不去。
世界上就是有些事只有親身經歷才能明白其中難度。
比如痛經。
比如生孩子。
還比如衫斯BOSS戰。
衫斯
這個《傳說之下》中最神秘的怪物,似乎能看透一切的怪物。
他就是屠殺線的最後一戰。
毫不誇張的說。
在遊戲剛釋出的時期,衫斯憑藉一己之力攔住了屠殺線99%的玩家。
正是因為衫斯的難度,才使得在《傳說之下》釋出的好幾天後屠殺線才被人發出來。
之前並不是沒人發現屠殺線,但是他們打不過衫斯。
因為打不過,所以無法做成影片。
不然怎麼辦?
總不能開直播表演自己如何被虐吧。
有好幾個不信邪的主播,直接被衫斯的初見殺打成了表情包。
更過分的是,衫斯還會嘲諷失敗的玩家,而且每次都不一樣:
“看那,這是一個連死兩次的人的表情,你看上去真的很不滿意呢。”
“這是一個連死三次的人的表情,不過,三之後是什麼。”
“這是一個連死四次……”
“…五次人的表情……”
“六次……”
“七次……”
“……”
“十次……”
“十一次……”
“……”
“讓我們直奔主題吧。”
就如同小花一樣,衫斯也是一個打破了第四面牆的存在。
這些話他不是對遊戲主角說的,而是對遊戲外的玩家說的。
在遊戲中實施恐怖攻擊的同時,他還會直接攻擊玩家的心理。
如果玩家撐過了一階段,他甚至還會好言好語的讓玩家放棄攻擊,然後自己再反戈一擊。
二階段的難度還會更上一層樓。
無數人在此卡關。
有人把遊戲主播們在初見衫斯關時的表現剪到一起。
結果發現這些天天玩遊戲的國內外大主播,十個裡就只有一個能透過衫斯的初見殺。
是真真切切的九死一生。
區區初見殺就能讓無數人在這裡死上幾十次,但要與衫斯最後的終極死亡大連環比起來,那真是小巫見大巫。
長達一分多鐘的組合連招,將衫斯所會的數種攻擊方式組合起來,留給玩家的反應時間常常只有零點幾秒。
高低錯落的骨系魔法與骷髏光炮交錯縱橫,隨便一下就能讓人手忙腳亂。
最後越轉越快的骷髏光炮死亡螺旋更是吞噬了無數玩家的生命。
這裡需求的玩家反應能力已經直逼人體生理極限。
同樣密集的攻擊方式,這讓許多人想起了他們戰勝魚姐的方式。
拖無敵時間。
但是不好意思。
在衫斯的BOSS戰裡,根本就沒有無敵時間。
只要被打中一下就是一滴血。
玩家那屠戮無數生靈才換來的幾十點血量,在這種近乎瘋狂攻擊頻率下根本就不夠扣的。
就像衫斯說過的。
在這裡,玩家將為自己獲得過的每一點EXP接受審判。
只不過
衫斯就算再強,終究不過是遊戲裡的一個BOSS而已。
在全世界頂尖玩家的攻略下,衫斯的失敗不過只是時間的問題。
《傳說之下》釋出幾天,終於有人在經歷了上百次失敗之後擊敗了衫斯,並把過程做成影片上傳出來。
影片一經發布立即爆火。
撐過最後的死亡連環之後。
明顯精疲力盡的衫斯會發動他所謂的“特殊攻擊”。
那就是在這個回合制遊戲中,於自己的回合永遠不發動攻擊,這樣玩家的回合就永遠不會到來。
時間一點點過去,誰都無法確定遊戲裡究竟過了多久。
也許一天,也許一年,也許一百年。
衫斯變得越來越疲憊,最後終於再也堅持不住,睡了過去。
這時玩家要像一個小賊一樣,一點點的拖動遊戲框,使之移動到【戰鬥】選項上。
然後按下攻擊鍵。
血色刀芒劈出。
但是劈空了。
早有預料的衫斯躲開了這一擊:
“呵。”
“你還真以為憑你也可以……”
話音未落,一道來自背後的攻擊擊中了衫斯,清空了他的血條。
小花。
從來囂張的小花面對此時近乎瘋魔的主角表現的十分惶恐恭敬。
它拼命的想討好玩家。
它為玩家帶路。
它配合玩家擊殺各種怪物。
它最終難逃一死。
殺死小花後,一個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人類小孩顯露身影。
他就是那個始終沒有出場,存在感卻貫穿了全遊戲的人物。
第一個掉落地底的人類小孩。
卡爾拉(Chara)
中文網友們更喜歡叫他:
“猹”
如果說,有些玩家嘗試屠殺線的目的就是補完劇情,那麼他們確實達到了目的。
結合散落在遊戲中的諸多細節。
這個橫跨了漫長時間的故事,直到猹的出現終於補充完整。
很久以前。
猹為了躲避人類來到伊波特山,卻失足跌下山谷。
他被小羊救起。
他跟小羊成為朋友。
但他對於人類的怨恨卻始終盤桓在心中無法磨滅。
最終,針對怪物們被封印在地底無數年的現狀。
猹和小羊制定了一個計劃。
或者說……
猹欺騙了小羊。
仇恨竟然使猹寧願自殺也要報復人類
他計劃自殺使靈魂與小羊融合,讓他得已穿過結界。
在來到人類世界之後小羊需要再殺六個人,收集融合他們的靈魂從而徹底打破結界。
他要釋放所有的怪物,再度引發怪物和人類之間的大戰。
是的。
猹並不是意外重病而死,他是自願吞吃了劇毒的毛茛而死。
猹自願以命獻祭,向人類發起復仇。
只是猹漏算了一點:
他的人類靈魂與小羊融合併成功佔據主導。
但目睹了摯友死前痛苦的小羊,竟然在最後反悔了。
小羊的反抗越來越劇烈,最終成功搶到了身體的主導權。
擁有無敵力量的小羊,竟然寧願被人類打得遍體鱗傷、重傷瀕死也不願意還手一下。
猹的邪惡計劃最終敗給了一個善良的怪物靈魂。
從此猹的靈魂便一直沉睡。
直到被屠殺線的人類喚醒。
在屠殺線的末尾,猹會要求玩家交出這個遊戲的存檔,徹底刪除這個毫無意義的世界。
如果選擇【同意】,則遊戲結束。
如果選擇【拒絕】,猹會說:
“真奇怪啊。”
“你好像誤解了什麼。”
“什麼時候輪到你來做主了。”
猹的表情頃刻間變得猙獰恐怖。
隨後猹一刀斬出,血紅的傷害數字瞬間飄滿螢幕。
遊戲自動關閉。
最重要的是:
如果玩家完成屠殺線,那麼你的存檔將會被上傳到雲端,從此再也不能達成真正的和平結局。
如果在屠殺線之後再完成和平線,就只會得到遊戲的第四結局:
偽善結局!
這就好像製作組對玩家的一種懲罰。
憑什麼呢?
上一秒你還把遊戲裡的npc殺了個精光,下一秒卻又說要和他們做朋友?
哪有這麼好的事。
屠殺線的出現,讓網路上掀起對《傳說之下》討論的熱潮。
也讓《傳說之下》徹底從一個溫馨的治癒遊戲蛻變成了一個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