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啟十年,廣南省城何家村。
“春蘭啊,快坐下,吃點紅棗”一聲愉悅的女聲傳來。
“阿孃,您不用準備這麼多”孫氏扶著肚子緩緩坐下,看著桌面上的三盤紅棗,不由道。
婆婆張氏邊收拾著桌面邊道:“這才哪裡咧,二郎去鄰村收回來了3大麻袋嘞,夠你吃到孩子滿月”。
說完,不由的笑了笑,他們何家子嗣單薄,她也只是生了2個兒子,大兒媳和大兒子成親多年,一直未有孕,後來二兒子看中了從漳州府孫家村到省府賣柑橘的孫春蘭,家裡很是反對,怎麼能娶鄉下姑娘呢,還是那麼遠,那麼窮地方來的,後來二兒子說春蘭家裡能生,他們家有三兒兩女,春蘭像她娘,肯定也能生兒子,能生兒子這一句話打動了何家一家子,誰讓他們子嗣單薄呢。結果,兩人剛成親兩個月,春蘭就被診出了喜脈,那一天,全家人高興得合不攏嘴,張氏天天煲湯給孫春蘭補身子。
現在孫氏已經快臨盤了,全家人都緊張兮兮的,生怕何家的第一個曾孫輩出岔子。聽說孕婦需要多吃紅棗補血,不然生孩子大出血可就慘了,何二郎就馬上去鋪子裡買,覺得不夠,又去鄰村收,足足收了三大麻袋才覺得勉強夠了。
孫氏和婆婆張氏一邊聊著八卦,邊吃著紅棗,說到好笑的事情,就笑得大聲了些,差點嗆到自已,突然感覺肚子一沉,慌張說到“阿孃,我好像要生了!”
“哎呦,不慌不慌啊“張氏安慰完孫氏後,又連忙叫何二郎出來”二郎二郎,快來,你媳婦要生了,快把你媳婦抱進房間”。而她自已則去叫產婆,孫氏懷孕以後何家早早的就找了產婆,肚子8個月大的時候就安排產婆住進了家裡,離春蘭的院子很近。
張氏剛走到拱門,就看見產婆來了,說到:“何三嫂子,我兒媳要生了,你快去瞧瞧。”
何三嫂子就是產婆,何家村裡每一戶人家都是一個祖先,後來兒孫滿堂,一個個的分出去了,但總歸是一家人,所以都是按著輩分叫著。
“好好好,我現在就去”何三嫂子連忙道,她就是在隔壁聽到張氏喊和二郎,所以也趕了過來。
產房內
“啊....啊”尖叫聲從孫氏那裡發出
“春蘭,加把勁,已經看到頭了”何三嫂子教著孫氏怎麼使勁。
產房外,何二郎走來走去,不時的看向產房,聽到裡面傳來叫聲,緊張的問張氏:“阿孃,春蘭會沒事吧”。
聽到這話,張氏一巴掌拍過去,說道:“肯定會沒事,你不要亂想,走來走去的晃得我眼暈。”
這時,張氏的婆婆高氏匆匆過來,擔憂的問:“春蘭怎麼樣了?”
“還在生,何三嫂子說起碼需要一個時辰”張氏忙著扶高氏坐下,應聲回覆。
“哇...哇”嬰兒的哭聲突然從房內傳來
門外的何家一大家子都激動瘋了,眼巴巴的等著房門開門。
緊接著是何三嫂子興奮的聲音:“生了生了,生了個大胖小子”。
何三嫂子抱著一個襁褓出來,露出裡面閉著眼睛的嬰兒,何二郎激動向前問到:“三伯孃,我媳婦怎麼樣了”
“沒事,現在剛生完孩子就睡過去了,真是辛苦她了”
何二郎聽到何三嫂子的回答,那懸著的心終於能放下了一半,說道:“那就好,那就好”。
這邊何母張氏接過襁褓,看著睡著的嬰兒,雖然小臉皺巴巴的,但是何母還是喜愛的不鬆手,不給何大老爺和何二郎碰,抱著小嬰兒來到老太太高氏面前。
“阿孃,您看看您的小曾孫,可乖了”。
“哦呦,這小臉啊,真俊”老太太高氏接過襁褓,喜愛的說。
又親了親嬰兒的小臉,對著張氏說“春蘭真是咱家的福星啊,一來就給我們何家生了個大胖小子,你得好好照顧她啊”。
聽到老太太這麼說,張氏也說道:“阿孃,我知道的,已經安排好了,您就放心吧”。
“嗯嗯,你做事我放心,不過還得注意女子坐月子可馬虎不得啊”老太太高氏囑咐道。
“阿孃,您就放心吧,下一次您見到春蘭時保管白白胖胖的”張氏笑著說。
其實不用高氏講,張氏也會照顧好孫氏的,畢竟是他們家的大功臣,而且第一胎就生了個大胖小子,心裡想著幾個月後他的大胖孫子乖乖的叫她奶奶,就開心得不得了,多年的心願終於要實現了。
一旁的何大郎媳婦劉氏看著襁褓裡嬰兒也歡喜,她嫁入何家多年,一直無子,心裡愧對何家,雖然丈夫和婆婆都沒說什麼,也沒說休妻的話,但是她心裡還是很愧疚,加上何家一直子嗣不豐,更覺得自已罪大惡極了,看著妯娌孫氏生了個大胖小子,雖然眼紅,但是倒不嫉妒,有了這孩子,她的覺得自已的罪輕了一些,更是喜愛這孩子。
看著這孩子,何大郎媳婦劉氏忍不住說道:“阿孃,給我抱抱吧,讓我沾沾這孩子,說不定也能生一個大胖小子的”。
張氏聽到這話,說道:“好,你抱抱,不過也不要太著急了哈,有著這孩子,你就放寬心,別讓自已壓力這麼大”。
何大郎媳婦點點頭,說“我知道了,阿孃”。
隨後接過張氏手裡的嬰兒,忍不住親了親,滿是喜愛。
“阿孃,我還沒得抱我兒子呢”何二郎幽怨看著張氏
張氏笑呵呵的說:“你粗手粗腳的,傷了我孫兒怎麼辦”。
何二郎更幽怨了,不停的看向何大媳婦手裡的嬰兒,哎呦,也太可人了,不愧是我兒子,何二郎心裡想著。
何大郎也湊到自家媳婦身邊看著大侄子,心裡火熱得不行,不由的看向自家弟弟,怎麼這麼好運,剛成親沒多久就有了孩子,怎麼這孩子不是自已的。隨後又想著,反正是自家親侄子,也是自家兒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