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章 清水巷

清水巷,街道狹窄,古樸的石板路兩旁是低矮的民宅。此刻,巷中一片死寂,居民們聚集在巷口,眼中充滿驚恐與無助。

宋慈與趙清風一進入巷子,便感受到一種異樣的氣息。宋慈走到一名年長的老婦面前,輕聲問道:“老太太,昨晚可曾見到什麼異常之事?”

老婦張了張嘴,卻發不出聲音,只能無奈地搖頭。她用手指著自已的喉嚨,又比劃著雙手,似乎在訴說某種見聞。

宋慈觀察她的表情與動作,心中已有幾分猜測:“趙兄,他們失聲,或許並非疾病所致,而是人為所為。”

趙清風驚訝地問:“人為?如何做到讓整條巷子的人同時失聲?”

宋慈沉思片刻:“我們需要先查明,這巷子裡可有新來的人,或者最近發生過什麼異常事件。”

經過走訪,宋慈得知,在失聲事件發生前兩日,有一名江湖郎中曾在巷子裡行醫。他自稱能治百病,開了一些藥方,給幾戶人家送去湯藥。

宋慈找到一名曾服用藥物的中年男子,透過紙筆與他交流:“那位郎中可有什麼特別之處?藥方中是否有異樣?”

男子寫道:“郎中身材高瘦,雙眼深陷,說話輕聲細語。他開的藥方,看似普通,但藥味有些古怪。我們以為是尋常草藥,未曾細究。”

宋慈細細詢問了藥方的成分,發現其中有一種罕見的藥草,名為“啞喉草”,若與其他草藥混合,便可導致人暫時失聲。

趙清風不解地問:“宋兄,這郎中為何要給全巷的人服下這種藥?他的動機是什麼?”

宋慈若有所思:“或許這只是掩飾,他的真正目的,另有隱情。”

透過追查郎中的行蹤,宋慈發現他曾租住在城南的一家客棧。宋慈與趙清風立即趕往客棧,查詢他的入住記錄。掌櫃的回憶起那名郎中,稱其形跡可疑,住了一晚便匆匆離去。

宋慈察看了郎中房間,發現了一張被遺落的地圖,地圖上標註著城北清水巷的一戶人家。宋慈立刻意識到,這名郎中或許在巷子裡藏匿了什麼重要的東西。

宋慈帶著捕快們再次來到清水巷,根據地圖指示,搜查了那戶人家的宅院。在一間偏僻的柴房中,宋慈發現了一個暗格,裡面藏著幾封信件與一塊玉佩。

信件中,提及了一樁舊案,原來,這名郎中是某位已故大臣的私生子,因家族遺產糾紛被逐出家門。玉佩上刻著大臣的家徽,顯然是某種信物。

趙清風看著信件,疑惑道:“這與巷中居民失聲又有何關聯?”

宋慈若有所悟:“這名郎中或許是想透過製造混亂,掩蓋自已回城取回這些信物的真相。他在巷中製造混亂,便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找到這藏匿的物品。”

宋慈將此案詳細呈報給朝廷,最終追捕到了這名郎中。在審訊中,郎中供認了自已因遺產糾紛而心懷怨恨,意圖掩人耳目取回父親遺物的動機。

宋慈感嘆道:“人心難測,一念之差,便鑄成大錯。”

趙清風點頭:“幸虧宋兄深謀遠慮,方才及時破案,否則此事將更加撲朔迷離。”

李芸微笑道:“宋大人總是能抽絲剝繭,找到真相。”

宋慈微微一笑:“每個案件背後,都是人性的考驗。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讓真相被掩埋。”

隱秘之宅

清水巷的案件剛剛落幕,京城中卻又傳來新的不安。東城的一座大宅,傳出神秘的失蹤事件,接連三名家僕一夜之間音訊全無,彷彿從人間蒸發。

宋慈接到報案,親自前往東城大宅調查。這座宅院名為“雲深居”,由一位富商魏承安所居。宅院四周高牆深院,外表氣派非凡,然而此刻,家中上下籠罩在恐懼的陰影之中。

魏承安見到宋慈,急忙迎上:“宋大人,您可算來了!我家接連失蹤三名僕人,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這宅子裡彷彿有鬼!”

宋慈安撫道:“魏老爺稍安勿躁,宋某會查個水落石出。這些僕人失蹤前,可曾有何異常?”

魏承安皺眉回憶:“並無異常,那天晚上他們打掃完院子便去歇息,第二日卻不見蹤影,彷彿憑空消失了一般。”

宋慈巡視宅院,察看失蹤僕人住過的房間。他發現房內並無掙扎痕跡,床鋪整齊,衣物齊全。這種詭異的消失,讓宋慈倍感疑惑。

宋慈召集魏家的家僕,一一詢問當晚的情況。家僕們皆聲稱毫無察覺,只說夜裡偶爾聽到微弱的怪聲,但不敢出門檢視。

李芸暗自思索:“大人,這宅院外觀堅固,若非從外逃走,那便是從內被帶走。”

宋慈點頭:“不錯,這宅院似乎藏有秘密。”

趙清風提出建議:“不如我們夜探宅院,或許能發現蛛絲馬跡。”

宋慈採納了此計,當晚帶領捕快潛入雲深居四處搜查。

夜色如墨,雲深居靜謐如常。宋慈等人沿著走廊緩緩前行,耳聽四方,眼觀八方。忽然,宋慈發現地板一處微微凸起,似有機關。

他輕輕撥動機關,一道暗門悄然開啟,露出一條通往地下的密道。宋慈低聲道:“果然有暗道,失蹤之謎或許在此。”

宋慈帶領眾人進入密道,沿著蜿蜒的石階緩步而下。密道幽深昏暗,空氣中瀰漫著潮溼的黴味。走了約莫半柱香的時間,眾人來到一間地下密室。

密室中空無一人,唯有幾張粗糙的木床和一堆堆雜物。宋慈細細檢視,發現了一些殘留的血跡,地上散落著幾根繩索。

李芸撿起一件物品:“大人,這似乎是僕人們的衣物。”

宋慈凝神思索:“有人曾在此囚禁他們,這密室背後定有隱情。”

宋慈命人繼續深入調查,很快在密室的一角發現了另一條密道。這條密道通向宅院後院的一口枯井,顯然,兇手曾透過此路將人帶出。

趙清風驚歎:“如此複雜的佈局,兇手費盡心機,究竟為何?”

宋慈緩緩道:“我們需要了解魏家的背景,或許能找到關鍵線索。”

經過調查,宋慈發現,魏承安曾有一位同父異母的兄長,因家產紛爭多年不睦。此人名為魏承志,十年前因意圖謀奪家產未遂,被逐出家門,從此下落不明。

宋慈將此資訊與密道發現結合起來,心中已有推測。他再次來到魏承安處,直言道:“魏老爺,您與兄長之間的恩怨,可曾了結?”

魏承安面色大變,頓了頓,嘆道:“我兄長魏承志,早年確有不合,但我以為他早已離開京城。”

宋慈沉聲道:“恐怕他並未遠離,而是暗中潛回,企圖報復。”

魏承安聞言,神色慌張:“宋大人,若真是他,我該如何是好?”

宋慈安慰道:“請魏老爺放心,我們已鎖定線索,不日便能將他繩之以法。”

三日後,宋慈率捕快在京郊一座廢棄的倉庫中發現了魏承志的藏身之處。在倉庫中,宋慈看到了失蹤的三名僕人,他們被困在鐵籠中,神情憔悴。

魏承志見狀,滿臉憤恨:“宋慈,你怎能壞我好事!”

宋慈冷聲道:“以非法手段解決私怨,必遭天理難容。”

魏承志欲掙扎逃脫,卻被趙清風一把擒住。宋慈命人將他押解回大理寺。

案件審理過程中,魏承志供認了自已的動機,因心中怨恨,企圖透過綁架魏承安的僕人逼其交出家產。然而,他終究未能如願,被宋慈及時破獲。

魏承安感激地向宋慈行禮:“宋大人,若非您機智果斷,我魏家恐怕難逃此劫。”

宋慈淡然一笑:“為民解憂,是本官職責所在。魏老爺還需以德服人,方能真正了卻家事之擾。”

趙清風笑道:“宋兄,每次都能化險為夷,你可真是福星。”

李芸附和道:“大人之才,實乃天下之福。”

宋慈望向遠方:“世事無常,但只要我們心存正義,終能化解一切險阻。”

夜半琴音

京城的初秋夜晚,涼風習習,月色如水灑在青石板路上。就在這靜謐的時刻,南城的觀音廟卻傳出陣陣低沉的琴音,伴隨著一聲聲幽幽的嘆息,引得周圍的居民驚懼不已,紛紛傳言“鬼琴現世”。

宋慈得知此事後,決定親自前往探查。他帶著趙清風與李芸,於夜幕降臨時悄然來到觀音廟。

觀音廟依山而建,門前兩尊石獅靜立,廟門緊閉,但琴音卻從內部隱隱傳來。宋慈示意趙清風推開廟門,三人輕步而入,循聲而去。

琴音斷斷續續,似有似無,帶著一股詭異的韻律。廟內一片昏暗,幾盞油燈的微光照亮著供桌上的觀音像,四周是供奉的香火。

宋慈站在廟堂中央,細細聆聽,琴音似乎來自後院。他帶著眾人穿過長廊,來到後院,卻發現院中空無一人,琴音戛然而止,彷彿從未存在過。

李芸皺眉:“大人,琴音在此斷絕,難道真有鬼魂作祟?”

宋慈搖頭:“此事並非鬼怪之作,而是有人刻意為之。我們需仔細搜查,必有機關。”

三人分頭行動,宋慈仔細檢視院中的每一處角落。他的目光落在一口古井上,井口覆蓋著一層木板,顯然有人曾動過。

宋慈掀開木板,井底隱隱約約映著月光,似乎別有洞天。他對趙清風說道:“清風,取繩索來,我們下井一探究竟。”

趙清風迅速取來繩索,將其系在井邊的石柱上,宋慈率先順著繩索滑入井中。井底並無積水,而是通往一條隱秘的地下通道。

宋慈舉著火把,帶領眾人沿著通道前行。通道狹窄溼滑,兩旁的牆壁上刻著奇異的符號,彷彿是某種古老的儀式符文。

走了不多時,他們來到一間石室。石室中央擺放著一張古琴,琴身雕刻精美,琴絃上仍餘留一絲震顫之意。

趙清風湊近檢視:“宋兄,這琴便是剛才所聽到的音源,但為何無人演奏?”

宋慈仔細觀察琴身,發現琴絃上塗抹著一層極細的粉末。他用手輕輕拭去,粉末散發出一股淡淡的香氣。

宋慈沉聲道:“這粉末乃迷藥,能讓人產生幻覺,聽到並不存在的聲音。有人藉此營造鬼琴之說,意圖掩蓋更深的秘密。”

就在此時,石室一角傳來細微的聲響。宋慈立刻示意眾人屏息,循聲而去。他撥開石室內的一堆雜物,發現了一扇暗門。

宋慈輕輕推開暗門,通往另一條更深的密道。密道盡頭,是一間更大的密室,密室中央供奉著一尊奇形怪狀的神像,神像前擺放著幾枚血跡斑斑的銅錢。

李芸驚呼:“大人,這裡似乎是某種祭祀場所。”

宋慈察看密室四周,發現地上繪著一個巨大的陣法,陣法中心是一個深不見底的洞口。他俯身檢查洞口邊緣,發現一些未乾的血跡。

趙清風憤然道:“竟敢在觀音廟中行如此邪術,定要將此人繩之以法!”

宋慈冷靜地分析道:“此人利用觀音廟的聲名掩蓋自身行徑,以鬼琴為幌子,引人不敢靠近,實則在此進行某種邪惡的儀式。我們必須查明他的真實身份與目的。”

宋慈將觀音廟封鎖,命人加緊調查京城中涉及此類邪術的相關人物。經過連日追查,他們鎖定了一名江湖術士,名為白鶴真人。

白鶴真人自稱通曉陰陽五行,曾在江湖上行騙多年。宋慈根據線索,找到他的落腳點,將其擒獲。

在審訊中,白鶴真人起初百般狡辯,但在宋慈的嚴詞質問下,最終吐露實情。他承認利用觀音廟的名義進行邪術實驗,企圖藉此操控人心,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宋慈冷冷道:“邪術惑眾,妄圖亂政,白鶴真人,你罪不可赦。”

白鶴真人低頭不語,知道自已已難逃法網。

案件結束後,宋慈將觀音廟恢復原狀,並在城中廣佈告示,告知百姓真相,消除謠言與恐懼。

趙清風感慨道:“宋兄,每次都能撥雲見日,揭開真相,實在讓人欽佩。”

李芸笑道:“大人不愧是明察秋毫,洞悉世事。”

宋慈輕聲道:“世間之事,皆有因果。我們所能做的,便是盡力維護公道,讓正義長存。”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