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沙,沙沙沙”;
切割器的聲音傳出覆著棉被的窗戶,廠房邊參差的水泥地上屯放著前天拉來的鋼料。
路上還有些積水,隨著微風泛著波紋;隨著“嚓”的一聲,杜坤把老師傅交給他的邊角料打磨完了。
他慢慢的從桌子前站起,伸了一個超長的懶腰;透過窗戶望著昏沉的天,抖抖身上的鐵屑。
脫下麻布手套,看著不符合年紀滿是老繭的手;回想起從孤兒院走出時的情景。那時院長因為資金問題不得不把三個年齡大的孩子送出去,本來不到年紀的杜坤卻堅持跟著去了。
四人手裡攥著院長給的四百塊錢走向了繁華的都市,當本沒怎麼出去過的四人看到繁華縣城時心想著未來美好的生活。當他們在縣城裡轉了半日也沒有一家店要他們的時候,一位擺路邊攤的老漢告訴他們說去城市看看,那邊活路多“
在買了車票相信著到了大城市一定能有活路的時候,奔波了半天的四人蹲在路邊規劃著未來。
而最小的杜坤看著車站邊乞討的老人不知道想著什麼;年齡最大的付萬才把買來的盒飯遞向付坤。
付萬才:“老四?看什麼呢?咱比他條件還差,別想那麼多了。”杜坤伸手接過飯盒,“我覺得咱就是去了也不一定找到著”
“哎,別這麼說,一定有活路的;”付萬才從兜裡掏出一卷錢,偷偷放進杜坤的包裡,說到“老四,你比我們都小三四歲了,要是去大城市估計也沒人敢要;聽說那邊都查的嚴不讓招童工,你才十四去了也沒辦法過活我給院長說了讓他先給你找戶人家去.....”
說到這,付萬才也不再說話,悶頭扒飯;杜坤雖然沒經歷過這些,但也明白怎麼回事。“老大我沒事,肯定有活兒的,別麻煩院長了;”說著把飯盒裡的飯扒光。
付萬才看著一臉堅毅的老四,只能沉重的嘆了口氣。自從出來後他就不再限制他的想法了,他們回到車站廳睡著後,杜坤趁著夜色一句沒留就走了。
未曾接觸過社會的杜坤四處碰壁,最後還是找到了工作;幫一個鋼廠的老師傅做些零碎活,一日三餐學著,過著。
杜坤的師傅在鋼廠也是“老工頭”了,老頭子在廠裡所有的活基本都幹過,除了專業的鍊鋼爐沒玩過。老頭子在外面吃飯時恰巧遇到正在找活兒的杜坤;一番詢問後覺得後生可憐,便叫跟著走了。
好在老師傅面子大,鋼廠裡的人也都願意教他;老實本分的杜坤遵循老院長的話“出去了,少說多做”,學的也十分快.....
直到杜坤十九歲的時候,老師傅去世了,五年的時間老師傅教了他很多。可他卻從來不知道老師傅真名叫什麼,就像他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叫什麼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