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七十九章父子夜訪,軍師識真人!

三日之後,秦瓊秦叔寶,跟隨羅方的人馬,在半夜時分,忽然悄無聲息的撤去,等天亮之後,大營駐紮之處,只剩一片狼藉,那一萬人馬,在一夜之間,卻消失的無影無蹤。

西魏王李密,和三軍副統帥單雄信知道之後,也不再和王世充交戰,帶著人馬,返回了瓦崗寨,準備擇日再戰。

單說秦叔寶和羅方二人,率領人馬急匆匆直奔五臺山而來。這一日兩人的人馬,前方眼看就要到達忻州。秦瓊和羅方商議,前面就是通往忻州城的馬家窪,抄近路斜穿過馬家窪,剛好繞過忻州城,進入忻州境內,再有一兩天的路程,就可直達五臺山。於是兩人商議之後,決定抄近路斜穿過馬家窪。

馬家窪四面環山,猶如盆地,四周皆重巒疊嶂,迂嶺而下,約三十里。秦叔寶和羅方率領人馬進入馬家窪低窪地帶之後,兩人率隊縱馬疾行,很快就要斜穿過馬家窪,前面就要到達兩山交錯的山口之時,忽然山口處的大路上,旌旗招展,一隊人馬攔住他們的去路。

秦瓊和羅方兩人一見,俱是一驚,料不到這荒山峻嶺之中,竟然還有伏兵。秦瓊舉目望去,見一員大將,橫槍立馬,威風凜凜,相貌堂堂。秦瓊急忙催馬向前,朗聲問道,“前面將官,你是何人?為何攔住我軍去路?”

那人馬上拱手說道,“想必閣下就是秦瓊秦元帥吧?在下李靖李藥師,在此等候多時啦。”

秦瓊心中一驚,暗想,“倒是聽說過此人,乃是山西名將,行軍打仗,頗有韜略,何以在此佈下人馬。伏擊於我?莫非走漏了訊息?”於是秦瓊說道,“在下倒是久仰將軍威名,不過並無太多交集,不知將軍在此等候,是為何意?”

李靖微微一笑說道,“你是西魏王李密三軍統帥,而我乃是大隋將官,今日你率領人馬,來我山西境內,我在此等候秦元帥,什麼用意,無需多言了吧?”

秦瓊說道,“噢?莫非李將軍是想阻擋我人馬往前行進嗎?”

李靖說道,“在下並非要和秦元帥交戰,只是希望秦元帥能夠知難而退,大家不要傷了和氣。”

秦瓊冷笑道,“想讓秦某知難而退,不知道李將軍憑什麼如此一說。”

李靖說道,“秦元帥請你來看。”

說著手中令旗一揮,只見左右兩側山坡之上,忽然豎起無數旗幟,無數隋軍將士出現在山坡之上,旌旗蔽日,刀槍林立,在陽光映照下,寒光閃閃,奪人二目。秦瓊和羅方不由大吃一驚。

這時李靖說道,“實不相瞞,秦元帥,我以三倍於你的人馬,已經將你們三面合圍,獨留退路,請秦元帥原路返回,還請秦元帥恕李靖不敬之罪啊。”

羅方一見,催馬上前,對李靖說道,“李將軍可認識我是何人?”

李靖搖頭說道,“在下不知”。

羅方說道,“我乃並肩王楊林手下十三太保的大太保羅方是也。今日我們兩人,奉王爺之命,前往五臺山,還請李將軍放行。”

李靖說道,“可有王爺諭旨,或者王爺的手令?”

羅方說道,“沒有。”

李靖說道,“那就抱歉啦,我奉命在此鎮守,責任重大,恕難從命。”

羅方聽罷,怒從心頭起,就要挺槍和李靖交戰,李靖卻一聲令下,頓時無數弓箭手,張弓搭箭,對準了羅方\/。

秦瓊招羅方返回,令旗一揮,大隊人馬便撤出了馬家窪,後退三十里,見李靖並未派兵追趕,秦瓊知道此地既有李靖把守,其他道路也一定有人率兵等候,於是命人先紮下營寨,再想其他辦法。

眼看太陽落山,一輪明月升上夜空。秦瓊正在寢帳中一人獨坐,感覺甚是疲乏,準備休息之際,忽然有守衛前來稟報,說是營門外來了兩人,前來求見元帥,問他何人,對方也不答話,只將一封書信送上,說元帥見信之後,自然就會相見。

秦瓊接過書信細看,不由心中吃驚,竟然是太原留守李淵的親筆信,信中寫道,因當年秦瓊在楂樹崗仗義出手相救,救命之恩不敢相忘,今日聽聞恩人路經此處,我父子二人特來登門謝恩。

秦瓊不敢怠慢,親自帶了兩名校尉前去營門外檢視。到了營門,果然在營門外有兩人兩騎,月下細看認出,果然就是當年的李淵,還有昔日的少年將軍李世民。秦瓊連忙過去和李氏父子相見,一番客套之後,秦瓊請他們去帥帳相敘。三人在去帥帳的途中,恰好被在營地裡賞月的徐世勣一眼看到。

徐世勣見夜深之時,秦瓊還有朋友到訪,看相貌,來人相報不俗,於是去營帳披了一件長袍,便來到秦瓊帥帳。守衛見是軍師,正要說話,徐世勣示意不必聲張,然後不聲不響的來到營帳門口,傾聽裡面三人的說話。

徐世勣只見那位自稱李淵的人說道,“我李淵自問也是忠於大隋之人,在京師忠心耿耿,為官一任也是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為百姓嘔心瀝血。無奈皇上寵信奸佞之臣,淫亂誤國,不但對此視而不見,反而聽信奸賊之言,要在半路中將我一家殺害。即便如此,我父子來到山西境內,也是僅靠幾千人馬,平地四方叛亂,對百姓薄徭輕賦,讓百姓休養生息,多少年才有了山西的一派繁榮景象。如今天下其他各地百姓,無不翹首以盼,也希望自已所在之地,能夠耕者有其田,不再身陷戰亂之禍,享受太平生活。”

年輕的李世民也說道,“是啊,秦兄,如今宇文化及控制了京師洛陽,並肩王全軍覆沒,再難力撐危局,大隋氣數已盡,難復開國鼎盛之榮,我們父子以天下蒼生為已任,救窮困百姓於危難之際。視天下各路豪強諸侯,除了以一已私利,為爭奪地盤,擴張勢力,互相爭鬥,戰火肆虐,讓百姓生靈塗炭,他們何曾想過百姓的死活?如果秦兄能與我們父子,攜手並肩,共創一番大業,讓天下黎民百姓,重享太平盛世,豈不是大丈夫的驚世之舉?”

秦瓊聽了沉吟不語,似乎身處兩難之間,一時決心難下。

這可急壞了營帳外的徐世勣。他一時情急,挑帳簾便進入大帳,對秦瓊說道,“元帥,我觀此父子二人,均骨骼精奇,相貌不俗,乃是帝王之相。自古受命之君,非有德不王,今日天降奇人,重掌亂世天下,真命天子就在眼前,你還猶豫什麼呢?”

正是:天降奇人帝王相,亂世之中深淵藏。

他時若得風雲便,直衝九霄坐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