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七十六章韜光養晦,欲逐鹿中原!

李淵當初受皇上猜忌,宇文化及排擠,在京師無法再待下去,於是藉著皇上派他去山西做太原留守的機會,逃離是非漩渦之地洛陽,幾經磨難,終於來到了山西太原府。

李淵到達太原之後,幾經風雨,終於成為這一地區最高軍政長官。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李淵招降納叛,不斷擴充自已的實力。李淵之子李世民知隋必亡,暗中結交豪傑,招納逃亡之人,網羅各種人才。經過父子幾人的共同努力,李淵父子兵精糧足,實力大增。

父子幾人一直對京師洛陽的動向,還有各地多方勢力的爭奪,都在密切關注,派出了很多密探,打探各方訊息。楊林兵敗瓦崗寨,宇文化及禍亂洛陽城,都被李淵父子看在眼裡,準備時機一到,就會出兵,以誅殺奸賊宇文化及為名,逐鹿京師,以圖霸業。

這一日,李淵父子忽然得到六百里加急探報,宇文成都秘密調集精兵三萬,準備圍剿五臺山掛月峰悟真觀,至於為何出兵,尚不得而知。李淵聽後,立刻命令道,“立刻返回傳令,務必想盡一切辦法,打探到宇文成都出兵五臺山的真實目的。”手下人領命而去。

李淵父子聽報之後,心裡疑竇叢生,對於宇文成都忽然出兵五臺山,感到大惑不解,那悟真觀是宇文成都學藝成材之地,宇文成都為何會出兵那裡,究竟是何原因呢?正在苦思無解之時,忽然李淵大叫不好,說道。“宇文成都此去五臺山,必定是為了我兒元霸啊?”

李元吉和李建成急忙說道,“四弟在悟真觀深居簡出,並未和宇文成都有任何交集,他如何要去害我四弟呢?”

李淵說道,“紫陽真人收我元霸為徒時就說過,大隋氣數已盡,你四弟就是為了剋制他宇文成都而生。雖然我兒元霸在悟真觀深居簡出,勤練武藝,但是他為了救助我們,曾經兩次下山。一次五臺山腳下,一人力戰鬼見愁閻森及其八大高手,才救下咱們父子,讓我們安全來到太原府。第二次咱們西征薛仁皋,又是你四弟元霸挺身而出,錘殺薛仁皋,讓我們平叛成功,在山西站穩腳跟。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牆啊,肯定宇文成都得到訊息,想要出兵圍剿悟真觀,對你們四弟下毒手啊。”

李建成說道,“那我趕緊前去五臺山給四弟送信,讓他們悟真觀及早有所防範啊?”

李世民說道,“那也不成啊,宇文成都率領著三萬人馬呢,就算四弟再武功絕倫,如何抵擋三萬人馬?我看京師洛陽大亂,瓦崗軍和王世充正在大戰,無暇顧及,不如我們趁早出兵五臺山,如果能夠順利消滅宇文成都,那我們就揮師南下,兵鋒直指東都洛陽,豈不是好?”

李淵聽後,倒吸一口冷氣,說道,“你?你這是劍走偏鋒,兵出險招啊?”

李世民說道,“本來兵法就有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兵者詭道也之說。我們屯兵山西,真要逐鹿中原,自然應該出奇制勝才是。”

李淵手捻鬍鬚,沉吟不語,片刻之後才說道,“為了做到萬無一失,建成、元吉,你們兩人火速前往五臺山,通知元霸,讓他提前做好防範,為父和你三弟世民,準備籌劃出兵事宜。建成、元吉領命而去,即刻動身,趕往五臺山悟真觀。

楊林在五臺山悟真觀,巧遇小白猿侯君集,侯君集仰慕楊林的忠君為民的一世英明,認為這傳國玉璽,並肩王楊林才是他真正的主人,普天之下,只有並肩王楊林,才配執掌傳國玉璽,號令天下,為百姓謀取福祉,四海昇平。

於是侯君集主動向楊林獻出玉璽,希望並肩王東山再起,重振大隋江山。並肩王楊林心如死水,卻也再起波瀾,打算不畏艱險,臥薪嚐膽,重振雄風。

但是如今自已孤身一人,再有雄心壯志,也是無力迴天啊,只有重新組織起一支人馬,才能征戰天下,掃滅群雄。於是楊林終於想到一個辦法。

他立刻修書一封,找到信得過的一位悟真觀弟子,名叫紫玄,楊林囑咐紫玄,讓他喬裝打扮,前往瓦崗寨,想辦法將書信親手交給大太保羅方的手上。

那名悟真觀弟子紫玄,當年因楊林曾經有恩於自已,自然對送信之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於是保證一定將書信親手交給羅方本人,就辭別了楊林,悄悄下了五臺山,直奔瓦崗山而來。

楊林打發走了紫玄,就開始了“漫長”的等待。侯君集幾天沒有得到楊林的訊息,心裡著急,於是這天深夜,悄悄來到楊林住處,到了楊林臥房窗下,輕叩窗欞。

楊林知道此時來訪之人,必定是侯君集無疑,於是輕啟房門,走入院中,見是侯君集,便把侯君集引入房中。

兩人坐定之後,侯君集就問道,“王爺,紫玄去了幾日了?也該有訊息了吧?您說羅方會不會率領人馬,前來五臺山啊?還有我那秦二哥,羅成賢弟,他們見了您的書信,會不會隨羅方同來?他們不會向李密出賣我們吧?”

楊林說道,“羅方跟隨我多年,自然會義無反顧的聽從我的號令。至於秦瓊和羅成,他們也曾經是我的螟蛉義子,情義還是有的。雖然當年我和秦瓊反目,那是以前楊廣執掌朝綱,荒淫誤國所致。你也知道,自從李密做出玉璽換美人的荒唐之事後,不但讓王伯當和許多瓦崗將士慘死,也讓其他英雄對他執掌的瓦崗軍,心生怨恨。如今的瓦崗軍雖然表面上沒什麼,其實已經出現不和,離心離德,對偽魏王李密也是大為失望。如果我楊林真能手持玉璽,登高一呼,相信還是極具號召力的。”

侯君集點頭,說道,“這我知道,王爺還是有這個實力的。”

侯君集自已的話音剛落,忽然低聲喝道,“什麼人?竟敢在外偷聽?”侯君集話音未落,身體就彈射而起,從窗戶縱到了窗外,一雙小眼睛滴溜溜亂轉,閃著寒光,向四周巡視著......

正是:要知對方心腹事,隔牆竊聽背後言。

見勢不妙抽身退,驚心動魄太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