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章 夏彌

“同學們,告訴大家一個不幸的訊息,我們班的陳曉同學,在昨天夜裡不幸心臟病突發,請大家為陳曉默哀三分鐘,這週末,我將會去陳曉家中弔唁,如果有意向的同學可以和我一同前往。”

同學們在班主任的組織下開始默哀,一股沉悶的氛圍在班級裡蔓延。

再次出現死者給蘇信帶來了更多的不安,還有之前看到安尋雁的未來,彷彿一片烏雲正在籠罩著他們所在的班級。

光陰似箭,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但這一個月內並沒有再出現死者,在陳曉的弔唁會上有幾位同學和她的父母說起了那節晚自習的事。

於是乎陳曉的父母和那幾名男生就開始了持續幾周的糾纏,還報警了,來學校鬧了幾次。

可憐天下父母心,但並沒有證據證明其中的關係,在警察的調解下事情也漸漸的平息下來。

班級裡也因為這件事越來越沉默,同學們間不再像往常那般十分的親密,互相間產生了隔閡,但此類事件並沒有因此再出現了,至少恢復了往常那種平淡的學習生活。

蘇信除了日常的學習以外,把剩餘的時間都用來研究自已的能力,對周圍的同學高考情況的觀測不斷試驗自已的能力。

嘗試中也成功了幾次,看到的畫面都挺正常,沒有再出現像安尋雁那樣的情況,而嘗試著對安尋雁高考情況的觀測卻從來沒能成功。

今天又是一次新的嘗試,又是一次月考結束,在考試前蘇信看到了自已看著眼前的英語試卷的畫面,現在蘇信看著眼前的成績單,還是那科英語拖了後腿,和自已之前所看到的一模一樣。

本來想著自已事先都看到了一眼,沒想到考試時該錯還是錯,並沒能因此多考幾分,看著坐在自已前面的夏彌考了142,蘇信十分的羨慕。

蘇信對優秀的人還是挺羨慕的,看著班級裡那幾位大學霸,好像世界就是圍著他們轉一般。

平時拿各種獎項不說,老師同學都對學霸特別照顧,那些比較皮的同學也不會去惹他們。

就像小說裡寫的一樣,天驕身旁都有護道者,出了事老師會偏袒,講題目也優先講學霸想聽的題目,這時候蘇信就想起自已那可憐巴巴的英語,不然也能過個大學霸的癮,嗐。

夏彌和蘇信從小就認識,家裡住的很近,之前小學也是同學天天就在一起玩,小時候還陪著蘇信看了眼那鬧鬼的大樓。

但到了初中夏彌搬家了,去了不同的學校漸漸交流就少了,沒想到到了高中分班後和高飛一樣又成了同學,可能這就是緣分吧。

幾年沒聯絡使他們多少有些生疏,看到幾年沒見愈發好看的夏彌蘇信打心底是有些喜歡的,但不知道對方的是否喜歡自已,內斂的他自然也不會表現出來。

平時看到她都在安安靜靜的學習,好像有寫不完的作業,有時會回答回答周圍同學一些學習上的疑問,輕聲細語,娓娓道來,白月光說的就是的是這般人吧。

五官精緻,舉止淡雅,確實吸睛,平時閒暇時總是不由自主的被夏彌吸引去注意力。

有時會轉過來前後桌几人聊聊天,面對一些問題的時候蘇信還是會忍不住說說自已的看法,聊上幾句,夏彌也時不時和蘇信討論討論除英語外的難題,可能周圍好像就他的成績比較好。

面對班級裡的活動要蘇信參與,想做一名觀眾的蘇信自然不是很情願,這時夏彌會幫蘇信說兩句話。

知音啊,蘇信給夏彌投去一個感激的目光,就這日常的點點滴滴,不懂是真實還是想象的朦朧情緒,這種淡淡感覺挺好的。

明明感覺挺好的女生,也挺喜歡的,蘇信卻選擇刻意保持了距離,除了這些日常談論的事情,也沒有什麼其他進展,完全看不出來喜歡。

可能還是因為蘇信不喜歡做出選擇吧,選的越多,錯的越多,在自已沒能看清事情前,獲得能力的蘇信比以往更加的猶豫和謹慎。

自從獲得能力後蘇信真真正正把自已當成了一名觀眾,一個透明人,安安靜靜的觀察著這個世界,遇到劇裡喜歡的角色,也是保持著一種欣賞。

平靜的高中生活就這麼一天天的過著,事情卻不像時間那麼平靜。

又過了兩個月距離高考越來越近,在這期間並沒有發現安尋雁有什麼異常,漸漸的蘇信也將心神投入到了學習當中。

但日常的觀察還是讓蘇信感覺到了一絲絲不同尋常。發現了有一些人不對勁,有種說不上來的詭異感,他們就像行屍走肉般生活著,每天機械的做著一樣的事。

雖然看起來他們一直就這樣,但平時喜歡觀察周圍人的蘇信卻發覺了和往常的不同。

比如以往情況下隔壁組的楊雄在上完數學課後會沉默一段時間,這是因為他數學不好,他父母為此還給他找了位數學老師晚上給他補數學。

在面對依然不怎麼聽的懂的數學時,楊雄就會變得安安靜靜,和平時的活潑打趣形成反差。

現在好幾天都沒見到楊雄露出那生無可戀的表情了,今天的數學課還挺難的,上次考試也沒見楊雄數學水平有什麼進步。

更奇怪的是感覺楊雄身邊是不是形成了什麼像磁場一般的東西,本來因為劉曉的事情越來越疏遠的同學們卻變得喜歡和楊雄交流,說出自已的想法,都和他的關係越來越好。

雖然蘇信並沒有看出楊雄在這方面有什麼變化,但有一次透過能力看到了楊雄和夏彌一同散步,聊得很開心的畫面。

之前沒看見夏彌和其他男生有過什麼特別親密的交流,也許是未來的他們有緣無分,也許是楊雄在什麼方面打動了夏彌,蘇信不斷為這件事找著解釋,不是很能接受這個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