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世界,人會判斷外部環境後,做出最有利自己的選擇。只要彼此接受,就是皆大歡喜的好事件。
藏大娘離開房間,去院子裡,繼續忙剛才的事。房間裡只有王昭陽和馬定邦兩個人。在一件事確定的基礎上,開始對話。
王昭陽想到快點結束,不想聽老油條的恭維,浪費時間,先開口。
“馬叔,你是種地的好手,應該知道韭菜耐寒。南方冬天下霜,地裡的韭菜根也凍不死,明年還會再長。生菜,和韭菜生長的溫度類似,十幾度到二十度。他們的生長週期一個月多就能收割。大棚,用木頭,磚搭,裡面有炕,灶臺,燒火取暖,我有認識人,能買到結實的塑膠布。”
種韭菜和生菜聽著有道理,但種的地方,聽著有些不對。
“你這個大棚,怎麼和你家裡弄得不一樣。”
“我家是小範圍的,你想要村裡種,就是大棚,特別大的屋子。樣子我也說不好,就知道需要塑膠布。我不是專業的,一直都讀書,學機械,孩子的媽就是個生活在城裡的中學生。隔行如隔山。種地懂得少,只會家裡的小打小鬧。曾經去過省城的農業院校,見過一些,育苗的地方,就是大棚。回村這些年,在地裡幹活,都是聽你們這些經驗豐富的長輩。今年您看到的,是我們兩口逼到一定份上勉強弄的。我能找人弄來圖紙,照著弄,村裡也許能種上,成功機率不大,您最好想辦法找人,請一個全職留在村裡指導農業的人。”
國家一窮二白,底子薄,耕地有限,人多,需要更多糧食養活。到處想辦法,提高產量,種好田,農技人員,不夠分,何況他這個地處邊陲的小村莊。根據對這小子瞭解,能說出來,就有辦法。
“你還是,繼續說辦法。別藏著掖著。”
薑還是老的辣。
“馬叔,你說我是怎麼回村裡的。”
“僅成分不好,不夠去農場改造,被遣返回家鄉。”
想到一些事,思路開啟,這些人可不少,都是有文化的。
王昭陽把心中想法全盤托出,就看村長會如何選。
“上面的政策不但是成分不好,還有國外學習經歷,有海外親戚之類的。各個領域的研究人員,因這些原因離開的人不少。咱們村裡的那些人,我不瞭解,以前是做什麼的,是否有能幫助村裡的本事。都是您領回來的,一定看過他們的資料。
咱們村窮,兩座大山夾縫下,路不好,邊境線不遠,多適合那類人改造。您是部隊出身,戰鬥英雄。老黨員,覺悟高。當村長這些年,認識的不少人,在分配人員方面,調換一些有利於村子發展的人,給予照顧和尊重,這就是現成的專家。再說,人家曾經的成就,本事擺在那裡,只是蛟龍困泥潭,總有一天,會飛回到天上,到時候,能不記得您的好,記得咱們這個村。未來辦什麼事,那就是朝中有人好辦事。
國家要發展,在未來總會有一天,不拘一格降人才,需要各種人,發揮才幹,建設祖國,才能繁榮昌盛。在世界有影響力,強大到別人不敢欺負。現在僅是一時。總有一天,那些人都會回到原來的位置。”
聽這個小子的話,有幾分道理。什麼東西就應該做什麼事,放在其他位置,不就是胡鬧,浪費,早晚會回到原來的位置上。這在省城讀書,工作的人,見識就是不一樣。說的話,在點子上。
“說的有道理。還有你小子是擠牙膏的,回來這麼多年,現在才說。要是早說,咱們村子的日子早就好了,不至於每年在後面打狼。”
王昭陽想說,以前也不說我,怎麼說。那個人就是一個專心研究技術的呆子,對科學執著,不愛說話,對人和事有幾分小心思。人又不傻,這話不能說出。
“這不是,在馬叔的啟發下,剛想起。孩子多,忙著養家,顧不上想這些。對了,有件事想要問問叔的想法。村裡能否建個學校。咱們村百十戶人家,孩子不少。”
學校。城裡的學校都停課好幾年了,這小子是讀書讀傻的。
“城裡的學校都停了。”
為了家裡的孩子,也為了好接送,要做工作,說服,看著他家的孩子,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上學,知道他不是迂腐的人。
“我知道學校停了,但孩子們是村裡未來,咱們這些當父母的希望,不能當睜眼瞎,至少要認識常用的字,出門看的懂路牌,不會走丟。村裡建立個小學,讓孩子們都讀上幾年。能看書,讀報。長見識,知道世界的變化,擴眼界。你看種地還需要技術員,專家都是認識字的。國家的政策,每年都變化,國家發展,不能沒有有能力的人。過幾年恢復高考,能考大學,要是考上,就是鐵飯碗。無論什麼時代,不認字,一點機會都沒有。”
自己吃過沒多少文化的虧,何嘗不知道讀書有用,讀書識字才有出息。上面的政策,還需要考慮一下、
“這個我要出去打聽,要建,等明年開春。教室,村裡有房子,但老師,怎麼辦,誰主要負責。”
“可以去知青找,或者考試,競爭上崗。那些在大城市長大的,不會做農活,當老師,他們會很願意。”
知青,這小子家裡不就是。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轉了,一圈,佔便宜的機靈鬼。
“你想要村裡有學校,是你媳婦有興趣。”
家裡的孩子夠多,如果還當老師,估計小雞仔會瘋。
“不是,她喜歡上工,感受收穫的喜悅。這次坐月子,每天研究如何用奶水餵飽四個孩子。廚藝大漲,特別會做飯。我是為了家裡的孩子,才想要村裡能有學校。明年,兩個大的到上學的年齡,能上學,還在村裡上學,是一件好事。”
孩子多,養孩子,喂孩子也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
“這事情,我會考慮的。”
“那就麻煩馬叔,去上面問問政策,咱們這裡適不適合。”
事情解決後,心情放鬆,回到家給小雞仔分享這個好訊息,讓她也開心一下。
到家後,看到這樣一幕。
湯圓,湯包,糖糖。這一胎生的兄妹齊全的在小雞的面前站著,低著頭。
這三個熊孩子,又犯什麼錯。
李淑芬看到二狗子回來,一副看熱鬧的表情,原本因孩子們生的氣,又加一把火,更生氣。感情孩子是我生的,當爹的就是一個物價,擺設唄。想到他去村長家做的事情,心中默唸,要冷靜。要冷靜,不能因為孩子,失去對其他事情的判斷。
“解決了。”
“解決了。這三個,怎麼了。”
怎麼了。
三個孩子看到王昭陽回來,異口同聲的說,“爸爸救我,媽媽太兇了。”
李淑芬瞪孩子們一眼,都閉嘴,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