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芮兮手段雷霆,雖有人有著異議,但多是回去從長計議之人。
很快,大殿內恢復安靜。
君主一換,宮人最是敏感。不過須臾功夫,便將內殿與後宮收拾了出來。
秦芮兮隨著君少錦走進書房時,房內裝飾已盡數換成女子喜好的裝飾,琉璃盞,十色杯。
不等秦芮兮細看,君少錦已拉住她,急忙問道:“你真是女皇和我父親的……”
“不是。”
“不是?”君少錦嘴巴撐的更大,“那血怎會相融?”
在他的認知中,滴血認親這種事,只能是親人之間的血才會出現相融的情況。
忽而,他明白過來:“你在水中動了手腳?”隨即,他又覺得不可思議,“但你是如何買通洛義沉的貼身太監的?難道你早就插手南邶之事,只是我們一直不知?”
“你想象力真豐富。”
秦芮兮將袖中的藥瓶拿出來:“這是白礬,我趁著割血時將藥抖了進去,這才能與你父親的血相融。至於洛義沉和他的那些子女……”
她勾唇:“滴血認親本就是錯誤的驗證方法,假如洛義沉是A型血,他的妃子是B型血,那麼他生出的孩子有著一半的機率血不會與他相融。而十六個中,只有六個,所以,我說他運氣不太好。”
“啥?”君少錦聽著,徹底傻了。
這些東西,他真的是頭一次聽說。
而且,還聽不懂。
秦芮兮貼心道:“沒關係,你不懂是正常的,很多人都不懂。”
他們這裡的科技不到以後那種程度,自然想不通。
君少錦沉默一陣,詢問道:“那皇夫,他明白這些嗎?”
總不能,他和那個權煜九差太多吧?
秦芮兮還沒來得及回答,君離先皺了眉:“什麼皇夫?”
他們是少年玩伴,最不可能背叛對方之人。若非那時的他羽翼未豐,被家族中人當成傀儡,藉此要挾樂言,要分南邶半壁江山,他怎會不與她成婚。
後他們權衡利弊,選了無甚靠山的洛義沉。而他重新娶妻生子,等他將君家盡數掌握在手,便由君少錦嫁與她未來的女兒。
經歷洛義沉背叛之事,君離不信任任何人,他不願看到樂言的女兒,走上她的老路。
只有君少錦,才最是可靠。
君離看向自已的兒子:“為何在信中你未與我言明?”
“我以為皇女只是一時鬼迷心竅……”君少錦心虛地摸了摸鼻子,“到了黎陽關我才知曉,皇女待他是認真的。”
“胡鬧!”君離蹙眉,看向秦芮兮,“那些人皆不可信,你忘了你母親的遭遇了麼?”
“我相信他,”秦芮兮直視著君離,認真道,“日久見人心。”
“你……”
君離瞧著她的模樣,有些微怔。
樂言也曾經這般倔強,無論發生任何,她最相信的,就是他。
最終,他還是選擇暫時妥協:“待日後再說。”
君離別的並沒有多問,他只道:“我想去大朝,迎回你母親。”
從得到訊息的那刻開始,他便想去了。
只是南邶與大朝素來不和,若想風風光光迎回來,怕是不易。
單單是朝中大臣,便會有許多反對之聲。
“想去就去。”秦芮兮說的輕鬆,她看出君離的想法,問道,“一輩子如此委屈自已,沒必要。”
他為了南邶,從未踏足過別的地方。
君離聞言,倏地看向她。
秦芮兮淡笑道:“我帶你去啊,國師大人。”
女皇,應當也很想見他吧。
……
南邶與大朝一戰,雙方皆傷亡慘重。
因著權煜九重傷,大朝氣勢低迷,順勢送來和談書。
秦芮兮知曉這是洛義沉與大朝的交易,不過,這很合她的心意。
如此,她有了光明正大回大朝的理由。
去大朝的馬車上,君少錦坐在秦芮兮身旁,時不時掀起車簾瞧瞧外面的景色。
“王上,還是你厲害,那麼多大臣反對,都攔不住你出來,簡直就是……”他絞盡腦汁想了下,“是舌戰群儒!”
君離輕咳一聲,開口道:“王上初登王位,有些事還是妥協些好,否則容易惹人非議。”
他雖是安排了可靠之人監國,但秦芮兮這般任性出來,他是有些不贊同的。
秦芮兮翻看著從南邶王宮裡找出的醫書,渾不在意:“那些閒言碎語我無所謂,只要百姓安居樂業,他們沒辦法到我面前撒野。”
“高,實在是高。”
君少錦聽著,豎起大拇指,又轉向自已的父親:“父親,瞧瞧王上,這治國之道簡直領先你一百年。”
君離:“……”
他沒做聲,視線落到車窗外。
這會,他不由有些失神。
真的是他顧慮太多了嗎?甚至,他在想,如若當年他果斷一些,他的樂言會不會現今依舊康健快樂。
君少錦見著他的模樣,偷偷湊到秦芮兮耳邊:“他又在想女皇了。”
只有在這時候,他情緒從不外露的父親,才會露出憂傷的神情。
秦芮兮猶豫了下,還是勸他:“時光易逝,只爭朝夕。”
君離依舊沉默,眼底的黯然卻淡了些。
替她守護好她最在乎的,是他唯一能做的。
彼時,大朝,御書房內。
皇帝面色陰鬱,看著站在面前的權煜九。
他如何都沒想到,他竟能活著回來。
甚至權煜九回永安時,他連訊息都未收到,直到他身子大好,主動出現,他方才知曉他回來了。
“九皇弟,南邶國師前來與大朝和談,這件事你如何看?”
權煜九冷笑:“你的意思,是打算讓本王去接待國師?”
他在黎陽關中毒受傷,是南邶王與皇帝親手算計,結果南邶王和談卻派了與之不對付的國師來,其心思目的,難以琢磨。
權煜九明白,皇帝怕死,是以讓他去。
但他不會白白替皇帝試探。
“九皇弟,”皇帝笑道,“你是最合適的人選,你在外威名赫赫,方能鎮住那南邶國師。”
“好,”權煜九擺弄了下手上的扳指,“待這事了了,你將本王的帥印歸還本王。”
皇帝思慮了下,道:“朕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