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章 幫忙

蘇小蘭微微一笑,說道:“挺好的,比我家住的地方都好.”

這裡的宿舍都是單間,本來是給以後規模擴大以後讓工人住的。

設計的時候是放四張兩層床,用鐵架是不可能,還是得用木頭,等於一個宿舍住八個人。

陳川還特意給每個宿舍都配備了獨立的衛生間,陶瓷蹲便器是沒有,都是紅磚水泥做的。

上完洗手間就可以衝乾淨,水會直接流進山下的沼氣池。

只是現在沒有沖水箱,水壓不大,要用桶多衝幾次。

但整體條件還是很好的。

陳川說道:“要是有什麼要求,可以跟老趙說,這裡他比我都熟.”

蘇小蘭“嗯”了一聲,又問道:“那我什麼時候開始工作?”

陳川本想讓蘇小蘭休息一兩天,適應一下的。

見她這麼著急,於是說道:“明天吧!你明天跟孫老師把飼料的製作流程做出來.”

蘇小蘭又問道:“那你說的那些書呢?我可以下班的時候看看.”

現在蘇小蘭就想讓自己忙一點,多做一些事情,不要太閒。

“改天我給你帶過來.”

陳川還要去找,他有很多書,家裡有,縣城的租房也有。

“哦!”

蘇小蘭一時不知道說什麼。

陳川跟蘇小蘭閒聊幾句便下了山。

天黑下山不太方便。

雖然修了能通車的路,但都是土路,上面鋪了一層碎石,又沒有路燈,不太方便。

…………次日,陳川把縣裡幾家大國營廠的廠長都請了出來吃飯。

這些人陳川向來都是維護著關係的。

如今能用到他們了,自然不會不用。

罐頭廠廠長宋志傑;服裝廠廠長薛海;造紙廠廠長張連合;水泥廠廠長周平波;文具廠廠長孫傳龍;車船修造廠廠長胡勇;食品飲料廠廠長趙昌;汽修配件廠廠長黃喆。

這些工廠很多都有幾十年歷史,少的也有十來年曆史,幾乎承包了整個縣的日常運轉。

還有一些工廠設在了下面公社,陳川也沒有特意去結交,只是把縣城周邊的結交了一遍。

汽修廠是1965年成立的,全縣的機動車輛出問題,都是他們在修。

服裝廠是1954年就開始組建,當時叫“桃江縫紉小組”,1958年又更名“桃江縫紉生產合作社”,1961年再更名“八一縫紉廠”,1971年終於定下了“桃江服裝廠”的名字。

車船修造廠聽著高大上,好似一個大工廠,其實他們全是折騰木頭、竹子的,成立於1952年,主要生產、維修木帆船、木板車,因為縣城邊上就有一條大河,寬有幾十米,走大船夠嗆,但木船小舟沒問題,這個廠子在以前風光一時,當時大家都用不上機動車,帆船和木板車就成了主要的運輸工具,即便現在,他們生產的東西依然很有用。

陳川也不客氣,平日好煙好酒好禮沒虧待過他們。

菜還沒上桌,陳川先開口了:“各位,今天請大家來,是有個事想請大家幫幫忙.”

選現在說,那也是陳川現在的面子多少值點錢了,說話管用。

若放以前,不喝上幾輪,都不好意思提。

即便喝了幾輪,也要先試探著探探口風,哪能像現在,直接開門見山。

宋志傑跟陳川關係很好,大手一揮:“陳老闆有事儘管說,只要我能辦到的.”

其他人紛紛附和:“陳老闆有事直說就是.”

陳川說道:“我最近弄了個飼料廠,這生產機器成了問題.”

“打聽了一圈,也沒找到路子,我這琢磨著自己造一個.”

“這好歹也是機器,一般人肯定沒法子弄,還是得找專業的人.”

“所以想請大家幫幫忙.”

宋志傑一臉不解:“陳老闆,我們在場的,除了黃廠長,其他人似乎跟機械不沾邊呀!黃廠長他們修汽車的.”

黃喆也是一臉苦笑:“宋廠長,陳老闆,我們修修汽車還行,造飼料的機器長什麼樣我們都不知道,讓我們造也造不出來啊.”

陳川早有預料,也沒指望他們某個人就能幫上自己忙:“叫大家來呢,不是想讓哪一位幫忙,那太難為人了.”

“我是想跟大家借人.”

大家都看著陳川,不知道什麼意思。

陳川說道:“你們廠裡都有電工、機修工,或者懂機械的人,都借我用幾天.”

“我把他們聚一起,搞個閉門造車.”

“人多力量大嘛,專業的人湊一起,想想辦法,說不定就弄出來了.”

這些工廠能找到的人,已經是整個桃江縣最懂電力和機械的。

整個縣城其他地方,絕對沒有這些工廠裡的維修師傅專業。

一聽是借人,眾人紛紛說道:“這是小事,好說!”

“對對,我們廠的維修師傅,只要有空,任陳老闆指揮.”

“陳老闆說話了,這忙肯定得幫.”

大家都同意,這事就算成了。

至於機器能不能造出來,那也不是陳川能決定了。

陳川也不知道飼料機長什麼樣,更不知道內部結構,到時候就由著那些電工和維修師傅去折騰。

菜很快上來了,酒是陳川存在這店裡的。

因為經常在這請客,直接存了幾十瓶。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宋志傑笑呵呵說道:“陳老闆,你那市場的生意是越來越紅火了呀!”

市場確實發展得很好,尤其在市裡折騰了一圈,關係也都到位了,陳川更沒了顧忌,準備讓王曉兵大力招商。

陳川擺擺手:“那都是小生意,跟大家一比,我這點不夠看.”

食品飲料廠廠長趙昌跟陳川關係也不錯,當時教陳川他們製作餅乾的戴師傅就是他們廠的:“陳老闆,謙虛了!別說咱們桃江縣,就算是寶陽市,能跟你比高下的也沒幾個人.”

陳川只是微微一笑:“趙廠長,你就別捧我了,我這也就攤子大,賺不到錢.”

陳川已經看明白了,這些廠長輪著誇自己,那肯定是有事讓自己幫忙,還跟市場有關係。

眾人恭維了一輪後,還是跟陳川關係好的宋志傑開口說道:“陳老闆,你這市場生意好,那些個體戶小老闆,也都要給你面子.”

“我們這些廠子,看著風光,其實壓力很大.”

“我們琢磨著,我們這些廠子,跟你們市場,能不能合作一下?”

廠子跟市場合作,無非就是賣貨。

其實很多廠這些年囤了大量的貨物。

比如服裝廠,恐怕倉庫裡有些衣服都要長毛了。

這是時代原因造成的,甚至有些畸形。

服裝廠的衣服看似好處理,其實也麻煩,以前不敢隨便賣。

國營廠以前只管生產,生產多少都是規定好的,材料也是按照生產計劃撥給你,生產出來就給供銷社,廠裡沒有銷售權。

這個過程當然是要給錢的,只是價錢都是固定的,批發出去多少錢,進材料多少錢,毛利潤很透明。

淨利潤的話,在管理經營上有很多地方可以做手腳,電用超了,活動經費用多了,這些都是不可控的,不可控的地方就可以做文章,淨利潤就看廠裡怎麼報。

也有人偷偷摸摸賣給一些小商販,但那都是暗地裡的,不能拿到明面上來做。

最近兩年陸續給了國營廠自主經營的權利。

簡單來說就是:給你安排的任務做完了,還想要生產,自己去找原材料生產,國家不給你提供低價原材料,你多少錢進材料,多少錢賣產品,沒人管你,全部遵從市場價格。

這樣一來,廠長的心思也就活泛了。

自主生產經營,能做文章的地方就更多了。

這裡面的利益還牽扯到了地方,因為國營廠自主經營獲利部分,按照規定,很大一部分是要給國家的。

地方不願意上繳,那就得把國營廠報表上的利潤降低,達不到上繳的標準。

最終就能把利潤留在廠裡,實際就是集體,或者說地方。

後來國營廠轉私營,很多國營廠廠長就抓著這個把柄,用極低的代價,把國營廠轉為自己私有。

地方也怕被查賬,快刀斬亂麻,把很多賬目有問題的國營廠給低價“賣”了,轉為私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