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川一開始的時候有過一種想法,那就是不管做什麼生意,除了自己家人,自己肯定要佔大頭。
比如之前開養殖場,他就從沒有想過找其他人合作,但給自己大哥股份的時候很大方。
原因其實很簡單,他覺得自己知道未來發展趨勢,做出的選擇肯定是對的,以後一定能賺錢。
我既然肯定能賺錢,為什麼要帶上別人?我自己賺個盆滿缽滿不舒服嗎?做生意久了,他漸漸明白一個道理,其實公司也好,生意也罷,並不是你有遠見就能做起來的。
當一個人掌握了一部分你想要的關係,你想要的話,那就得用利益來換。
有時候,你給他股份,比給錢更划算。
生意、股份、公司,其實只是一個載體,一個工具,最終的目的其實是錢。
一個人很懂財務、稅務、融資,他自己開個小公司一年賺一百萬沒壓力。
有一家公司市值一個億,年利潤一千萬,每年融資成本300萬。
如果請這個人,可以省下300萬融資成本,還能合理省下200萬稅,以及其他隱性成本。
這時候大公司給他200萬年薪,那就是給了以往20%的年利潤,對公司來說很肉痛,人家也未必願意來,因為扣稅後到手只有一百萬出頭,他何不自己開個公司,說不定做大做強,做大老闆了呢?就算給稅前300萬年薪,扣掉45%個稅,對那個懂財務的人來說,也沒有太大吸引力。
要是給四百萬,那吸引力就很大了,那人很有可能回來,你以往年利潤只有1000萬,你願意花400萬去請一個人回來,為自己每年省下500萬嗎?看似有一百萬的差距,只要某一年行情不好,出了問題,那這個人的工資就能壓死你。
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給股份或乾股,讓那個人有個盼頭,公司做得越好,他手裡的股份就越值錢,額外再給個稅後幾十萬的年薪,他也願意幹,因為股份就是他的盼頭。
諸如此類的問題其實很多,有的人手裡是有業務、人際關係,這些東西都非常值錢。
也有可能是某項專利技術,無數大公司搶著要,哪怕人家自己註冊個公司收專利費,都能坐著收錢。
你為了整合這些資源,那就得用股份換。
陳川這次沒有馬上答應龔勝成,也沒有回答他入股的問題:“我們去下面看看.”
龔勝成也沒有追著問:“那我們現在就去,下面其實是一片很大的農田.”
陳川是騎摩托車來的,龔勝成這幾天也借了一輛摩托車在用。
三人騎著兩輛摩托車往前走。
如果只要兩百畝的地方,下面一點點就能全部看到。
一大片農田,可能不是很平,有些起伏,但起伏並不算大,最高位置和最低處相差大概二十多米,能夠推平。
繼續往前走,路就變成了兩車道,還全是土路,算是徹底進入農村。
這邊的山就開始多了,依然不算很高。
“這一條路去什麼地方的?”
陳川問道。
“去寶東縣的.”
龔勝成說道:“寶東縣厲害的人多.”
陳川並不太瞭解,這個年代資訊太閉塞了:“怎麼說?”
龔勝成說道:“這兩天,我聽說我們全市今年逮了三百多違規個體戶,其中有一半都是寶東縣的.”
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
寶東縣做生意的人多,而且膽子特別大。
這倒是讓陳川對寶東縣有了一些興趣:“從這過去有多遠?到他們縣城.”
龔勝成說道:“二三十公里,我們要是騎摩托車過去倒也快.”
“現在不急.”
陳川指了指道路另外一個方向,也就是來的方向:“這一直順著走去什麼地方的?”
龔勝成說道:“進市裡,然後分了兩條岔路,一條到我們桃江,然後到武建縣,最後到樓縣。
另外一條到寶陽縣,過一點點新新城縣,過武塔縣,最後到麻源縣.”
寶陽市一共有九個縣,其中有一個縣跟市同名。
另外還有一個雙清縣,也就在市邊上。
寶陽市整體有點象被拉長的綿羊,整體在瀟江省是個斜的,從東北方向往西南方向傾斜。
南北最寬的地方,有一百多公里,東西相距最遠的地方有一百多公里。
“這地方挺好的.”
陳川說道:“這裡又沒有直接到雙清縣的路?”
龔勝成說道:“有,這其實是全市最主要的一條路,有點像個‘x’形狀,中間交匯點恰好就是我們市”“我們市的佈局其實也簡單,就是從兩端一條線分開,一邊四個縣,我們前面四個縣中間空出一塊地方就是市裡,他們後面四個縣中間空出一塊地方就是武塔縣.”
“有兩條這樣的路也能貫通南北東西了.”
這個地方剛好處在主幹道上,能通全市,要是開個市場的話,交通倒是不愁了。
至於以後修路,肯定會沿著這兩條主幹道修的,就算變道,也只會把彎彎曲曲的地方改道變直。
“找個地方寄存一下摩托,我們去那裡面看看情況.”
陳川越看越覺得這是一個好地方。
陳光磊倒是很主動提出留下看車。
龔勝成和陳川則順著路邊的農田田坎往裡走。
寶陽市沒有平原,這裡也不可能一片平坦,但相比那些山來說,這裡已經不錯了,都是一些高低起伏的低矮丘陵。
“這要是想改成市場,工程量很大啊!”
龔勝成忍不住說道。
陳川卻很滿意:“已經不錯了,總比讓你移山好.”
“你先打聽一下情況,不用著急徵收土地.”
“抽個時間,我們去見一見那些二代.”
現在要搞幾百畝地出來建市場,放眼全國,目前恐怕都沒有人搞。
尤其私人做這麼大的市場,更是沒人敢。
陳川現在也不是頭腦一熱就會不管不顧往前衝的人了。
龔勝成一聽就知道,陳川準備搞個大的了:“川哥,這個市場如果要做的話,你覺得要投多少?”
陳川大概估摸了一下:“至少要兩百畝的話,怎麼也得幾十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