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川其實一開始就想講的,但人家是建築學專家,自己以來就噼裡啪講一堆不好。
這才讓胡維學先看,有疑問的地方自己再講解。
陳川說道:“胡教授,我這設計其實都是為了後期改造考慮設計的.”
“每個房間都設了獨立衛生間,一開始我是想直接做成衛生間的.”
“可我這兩天考察了一下市場,買不到器材,所以衛生間暫時不做,但位置要留出來,該做的設計全部要做好.”
“因為做衛生間要留個坑,我們不能直接用水泥填滿,所以我準備把這些坑,暫時用木柴或者一些建築材料添滿,上面用木板覆蓋,或者用一層兩厘米厚的水泥覆蓋,以後有相應的裝置了,只要把上面一層木板或者兩厘米厚的水泥砸開,再把裡面的填充物給清空,砌牆以後就能成為獨立衛生間.”
“這個位置是供電裝置間,現在我們不需要這麼大的供電房,估計三分之一都用不到,但以後肯定能用到,我還怕小了.”
“這個是空調裝置房……”“這是監控器裝置房……”“這是……”陳川把所有自己設計的東西一一講解。
胡維學越聽越驚訝,他一開始看到這佈局,只覺得有些奇怪,雖然整體佈局非常方便,但空間設計極不合理,明顯都偏大。
剛開始看,胡維學還以為陳川是那種沒有什麼常識,但又極有天賦的人。
聽完以後,胡維學第一感覺就是,陳川絕對是他見過最有建築設計天賦的人。
聽得胡維學心裡不停讚歎,眼中都帶了幾分惜才和感嘆。
“你不去學建築設計,真是太可惜了.”
胡維學不由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陳川可不認為自己有設計天賦,這些都是他參考後來很多大型建築佈局做出來的。
後來的大型建築佈局通常都不是一個天才想出來的,而是很多建築人才不斷改良、試錯,總結出經驗後,然後越來越完善。
四十年後新建的大型商場也好,大型酒店也好,可能在小設計上會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整體內部佈局,基本都是越來越合理的。
因為前面很多天馬行空的雷已經被踩了,留下的都是精華。
“胡教授過獎了,我這就是瞎琢磨的.”
陳川真是這麼覺得的,如果自己沒有那些記憶,肯定想不出這些。
他要真那麼有天賦,也不用來找胡維學了。
胡維學問道:“你覺得我們真有一天能達到你設計的這個程度?我說的是發展方面,空調電器、獨立衛生間、強大的供電系統、便利的給水和排水系統.”
“而且,在四十年以內!”
這個問題倒是把陳川給問住了。
跟著陳川就心生佩服。
因為他明白了胡維學這問題的關鍵。
他看到的不是一個酒店,而是一個國家的發展。
空調、電梯、電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科技發展程度,這些東西里面都有技術含量,國內現在就看看而已。
獨立衛生間代表了一定程度的工業發展,因為裡面很多裝置都是要工廠生產的,這些技術含量不如空調、電梯,但得有工廠做,只要有工廠做,那就證明有銷路,有銷路,那就代表市場活躍。
供電系統也有著不少的科技含量以及國家發展速度,高壓電可不是隨便架幾根柱子幾條線就行的。
排水和給水系統代表了一個城市一定程度的基礎建設。
陳川設計這些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考慮以後能不能生產出來,以後電力能不能穩定供應,排水給水能不能完善。
因為他潛意識就覺得,以後肯定會完善的。
蘇小蘭看到這些設計,只覺得陳川設計挺超前、新穎,也沒有往國家發展層面想。
胡維學一聽完,立刻以小見大,考慮到了更深的層面。
陳川說得稍微謹慎了一些:“我覺得十年左右就能看到一個完整的雛形;二十年就能有一些小成就,開始普及;三十年基本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已經隨處可見;四十年已經是標準配備.”
實際上,正常進度也差不太多。
可能稍微會提前一些,但也就是這個時間段。
這樣估算也是按照十年為一個進度做估算,更加方便。
胡維學眼中閃過一絲嚮往:“十年,要真如你所說,那我可還看得到啊!”
陳川笑著說道:“胡教授,您現在才剛退休沒幾年,肯定能看到這些東西普及的.”
胡維學微微一笑:“希望吧!這個主體結構你有什麼想法?說說看,我儘量按照你的想法給你完善.”
陳川立刻說道:“我的想法是用獨立地基,然後用框架剪力結構.”
“標準是能抗七級地震,颱風我們是內地,不用考慮.”
胡維學愣了一下:“剪力牆?那是什麼?”
陳川也有些愣住了,他不知道“剪力牆”這個詞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他知道這個設計,其實是上一世堂哥買房,他跟著去看過,裝修也幫了忙。
他上一世連縣城房子都買不起,要不是堂哥買房,他去幫忙了,跟建築行業可以說是“零接觸”。
陳川解釋了一下剪力牆:“其實就是承重牆,我們用框架結構加承重牆的結構.”
“這樣一來會安全很多,使用年限也會更長。
只是很多牆面以後都不能動,所以我們設計的時候要把所有問題都考慮到,防止以後翻新裝修結構不合理.”
胡維學一聽就明白:“就是shearll,這種結構外國有,國內還沒有,可能有,只是我不知道。
剪力牆是誰告訴你的?”
陳川是真沒想瞎起名字,更沒想把這些東西給提前搬出來,他提前提出來,又沒有實際好處,還有可能引來麻煩。
早知道就不說什麼“剪力牆”了,直接說“承重牆”多好?“額……我自己瞎編的.”
陳川含糊著說道。
“你會英語?”
胡維學忽然又問了一個不相關的問題。
陳川說道:“啞巴英語,會看一點,會寫一點,不會聽,說得很蹩腳.”
胡維學點點頭:“能正常閱讀?”
陳川其實不太想說這話題,但還是如實回答了:“不能,閱讀的時候磕磕絆絆,手邊得有一本詞典才行,有時候連猜帶蒙.”
“您覺得我說的那個結構行嗎?”
其實知道用什麼結構還不行。
你總得把柱子放在合適的位置,把承重牆放在合適的位置才行,不能隨便亂放,這才得來請教胡維學。
胡維學沒有回答陳川地問題,又問道:“你什麼學歷?”
“中專!”
陳川見胡維學沒有回答自己問題,轉移話題的意思,只好跟著老實回答,沒再試圖轉移話題。
胡維學“嗯”了一聲,沉默半響後又問:“英語你自學的?”
陳川回道:“差不多,有空就背背單詞,學學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