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龔家吃過飯,兩人一道去找了周青。
周青目前還在糧站工作。
見陳川和龔勝成來了,也不管後面還排著長隊,立刻把視窗門拉上,放下手頭工作,外面的人就算抱怨,也只能等著,毫無辦法。
“川哥,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自從陳川做市場後,周青也跟著改口叫“川哥”了。
“昨天到家的.”
陳川指了指視窗:“你要不要先忙工作,或者找個人頂一下?”
周青渾不在意:“沒事,他們愛買不買.”
龔勝成知道陳川性子,拍了一下週青肩膀:“去找個人頂位,咱們談談你做生意的事.”
周青看了陳川一眼,眼中閃過幾分驚喜,立刻起身:“行,我去找人.”
說是去找人,其實就是隨便找了個沒什麼事的工作人員來頂替。
周青有關係,大多數人就算自己手裡工作不幹,也會幫忙。
三人從供銷社出來,吃飯太早,去舞廳沒開門,於是去了陳川租的房子處。
陳川給兩人倒了茶:“周青,你好好的怎麼想著出來做生意?”
“在裡面沒錢途啊.”
周青說道。
說沒錢那是假的,他偷偷賣一些糧食,就算分了一些出去,一年撈個千把塊錢也很輕鬆,加上還有幾百塊錢工資。
一年下來,收入兩千左右問題不大。
現在一個人年入兩千,幾乎就相當於後來的幾十萬。
現在的開銷還沒有後來多,車、房基本沒有,吃喝玩樂,可選的都不多。
陳川說道:“你可考慮清楚了.”
周青頗有些許得意:“這不用考慮,先出來做個一年半載,如果賺不到錢,大不了回去上班嘛.”
這就是有關係的好處,根本不用擔心退路。
一般人做個生意,那是瞻前顧後。
龔勝成給兩人發了煙:“川哥,周青就是想問問你意見,也像讓你幫幫忙,做生意你人脈寬.”
倒不是陳川人脈有多寬。
他開市場後,整個縣城,除了一些搞小加工廠和養殖之類的,還有幾個開了店面的,其他稍微大點的個體戶都在市場開店。
這些人都仰仗著陳川,只要他說話,那比什麼都管用。
恰好市場就有賣米麵糧食的,飼料的暫時沒有,但只要有低價貨源,肯定有人願意走。
陳川一句話,周青想辦法從糧站搞低價糧食出來,轉手一賣,就能賺錢。
中間甚至不用他找倉庫、運輸,有貨了帶著糧商直接去糧站拉,他自己等著收錢就行。
周青也是一個極為上道的人,立刻說道:“川哥,我這一年搞個六七千沒問題,要是搞得好,上萬也不難.”
“咱們合夥,只要打通銷售渠道,川哥以後每年拿兩成幹利.”
幹利其實就是乾股,拿錢不管事。
如果算一年六千,兩成也有一千二。
相當於普通人兩年半左右的收入。
而陳川要做的事其實很簡單,牽線搭橋,讓糧商賣他點面子就行。
陳川擺擺手:“咱們都是朋友,你說的兩成就算了.”
“我勸你再考慮一下,這裡面的風險不單單是虧賺的問題,還有一些東西,你們比我更明白.”
“如果你真想做,我回頭把市場做米麵糧油生意的老闆都請出來,大家一起吃個飯,你跟他們談.”
只要陳川約出來,那其他的都好說。
周青也沒有立馬就表態:“行,那我考慮考慮,我要是決定要做了,川哥幫忙,飯局我來安排.”
聊完周青的事,龔勝成又說起了幹工程的事。
本來之前縣裡是有工程要給陳川的。
因為有人去市場鬧,導致縣裡也不敢把工程給陳川,暫時就耽擱了下來。
對於工程,陳川沒有立刻做決定。
那玩意肯定賺錢,但其中風險肯定也是有的,問題不是虧盈的問題,而是會不會被查。
現在又沒有施工隊,甚至連驗收標準都不一定有,就算有了,也未必就執行。
有的可能要求兩米高的牆,一米高也結款了,過分的甚至有可能連牆都沒砌,一樣能拿錢,中間全是關係。
你進去想做清流,把工程踏踏實實幹好。
那也沒那麼簡單,別人把省下來的錢,抽五成到八成送紅包。
你踏踏實實把事做好了,利潤自然少了,給不了足夠的好處,人家可不會把工程給你。
這說白了,多少有點賺黑心錢,你不賺,自然有其他人賺。
不會因為你是清流而變得更好。
陳川對工程的事情暫時沒有表達,決定先了解了解再做決定。
晚上三人又去了舞廳,龔勝成又叫了一些領導來,這些人陳川都認識,經常一起吃飯喝酒。
喝到半途,李慕華端著一碗清湯遞了過來:“川哥,剛煮的.”
龔勝成在一旁打趣道:“華姐,你這麼關心川哥,是不是想做咱們二嫂啊?”
因為陳川的關係,李慕華在舞廳的地位還挺高,跟龔勝成、陳光磊他們也熟了。
“勝成,你別瞎說!”
李慕華小心的看了陳川一眼。
陳川接過湯:“你忙你的去吧,我沒喝多少.”
李慕華眼中閃過一絲失落,也沒有多說什麼:“好,少喝點.”
李慕華走後,一個領導說道:“陳老闆,你未婚妻也去上海讀書了,除了寒暑假,都在上海待著,你這四年總得找個人陪.”
“我單位的小區還有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一直沒人住,你要沒地方,那房子我借給你,你讓李姑娘去住.”
就是養外室唄。
在場有七八個人,其中有兩個還真養了外室。
其他人就算沒養,自從來了舞廳後,總是沾了葷腥的。
陳川很清楚,自己做清流沒事,你不能礙著別人。
陳川端起酒杯:“陸領導,你就別拿我開玩笑了.”
“我這生意都忙得焦頭爛額,哪有心思想這些啊.”
“對了,我小姨子讀書的事,你幫忙多費費心.”
這陸領導是管教育的,不管洛韻怡成績怎麼樣,陳川都打算讓她去一中讀高中。
一中的師資力量要比其他高中好太多,幾乎可以說是斷層的那種好。
在本縣一中教育資源能有90分,二中能有70分就已經不錯了。
陸領導之前就收過好處:“這都是小問題,陳老闆都開口了,那我一定得把這忙幫到位啊.”
陳川說道:“陸領導,我之前去一中看過,籃球場的硬化已經不行了,球場水泥地都坑坑窪窪.”
“還有就是學校課桌,也有些年頭了.”
“我做生意賺了些錢,那是國家給了我機會.”
“飲水思源,我賺錢了,那也不能忘了國家和社會.”
“思來想去,我想給一種捐贈一筆錢,主要用於籃球場建設和老舊課桌更換.”
陸領導一聽,頓時大喜,端起酒杯:“陳老闆憂國憂民,心繫教育,慷慨解囊資助教育,那是大善我得敬你一杯.”
這事對他來說,橫豎都是好事,再不濟,名聲和成績他是能混到。
以後他的“成績單”就可以寫修建一中籃球場,改善學生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勞智體美德全面發展,那也說得過去啊。
陳川端起酒杯,謙虛的說道:“您過獎了,這是我們這些商人應該做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