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章 研發費用

趙正海立刻從他那褲兜裡掏出一個捲起來的本子:“老闆,賬本剛好帶著.”

賬本肯定不是隨身帶的,應該是知道陳川回來,特意帶來了。

陳川接過仔細翻看了一下,很多價格他並不熟悉,但大概知道。

現在賬目要做假其實並不難,沒有任何正規發票,錢和賬又沒有分開,作假的人只要不傻,很難抓到把柄。

陳川只是大概核對了一下進出賬是否對得上,然後粗略翻了一下明細。

看賬本的形式大於實際監督,這是做給趙正海看的,時時提醒他,不要走歪路。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那話,陳川一直覺得要看情況,你要敢把賬目完全交給一個人,又沒有相應的制度,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出問題。

考驗自己人人性的事,陳川從來不做。

陳川把賬本翻完,遞給趙正海:“以後用表格的方式做賬,分清楚大類、小類、合計賬目.”

現在趙正海還是很傳統的方式,產生一筆費用,就記一筆,每一頁再算個總賬,支出多少。

這種記賬方式是大多數人做生意的方式,並不明朗。

趙正海也有很大的壓力,他一直怕自己做不好:“好,我試試.”

趙正海文化水平不高,他也不想管錢,覺得壓力大。

以前管著餅乾店的烘焙房,做好餅,後續就不會有問題。

現在管錢管賬,雖然沒有從中拿一分錢,總擔心以前的賬有問題。

畢竟錢這東西敏感。

陳川看著正在忙碌的工人:“估計還有兩個月就完工了,到時候你就在這幫我守雞場,工資不變,怎麼樣?”

趙正海應著:“行,都聽老闆的安排.”

陳川拿出煙,遞給趙正海一根:“老趙,以後跟我不用這麼拘束,談工作的時候,拿出工作的態度就行,平時可以隨意一點.”

實際上,陳川現在對員工並不算隨和。

在經營過程之中,他發現一個問題,不管你給了員工多高工資,只要跟他們關係太近,他們就覺得跟老闆是自己人,很多時候你叫他們做事,他們沒那麼上心,甚至不怕你,做錯小事了還打哈哈。

要是你跟員工保持一定的距離,偶爾給他們發發煙,你一說話,他們不敢不聽,還會覺得你是個特別隨和的人。

但陳川對主要的管理層,還是比較隨和的。

趙正海接過煙:“好!”

隨意聊了幾句,陳川下到半山腰,以前的老養殖場。

這裡暫時空出了一些地方,給孫京生搞實驗。

“孫老師,最近怎麼樣呀?”

陳川笑呵呵問道。

孫京生正看書找資料:“最近的進展不太順利,遇到瓶頸了,國內沒有相關研究,國外倒是有成果,而且是公開的,但我們沒渠道找相關論文.”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別說現在,就算後來有了網際網路,網上都不一定能找到,基本都要看英文版。

陳川本來就沒指望孫京生能短時間弄出什麼成果,安慰道:“孫老師,這個咱們不急,研究一個新品種出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孫京生放下手裡的資料,看著陳川,很認真的說道:“陳川,我有個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看孫京生這神態,陳川就估摸著,不是要資源就是要錢:“孫老師,你說.”

孫京生沉吟了半響:“我聯絡到一個老同學,他能搞到資料.”

“這個資料他是免費送給我的,不過我英語不太好,得找專業的人翻譯,估計……要一點錢.”

陳川對翻譯不太懂:“要多少錢?”

“一千!”

孫京生報出價格後,估摸也是覺得有點多了,趕忙又說:“這些資料很多的,估計有幾百頁,普通的英語專業還翻譯不了,因為裡面有大量的專業詞彙.”

聽到一千的價格,陳川覺得還可以接受:“這個沒問題,我回頭就把錢給您.”

孫京生沒想到陳川答應得這麼痛快,反倒有些不好意思:“陳川,你放心的,只要能拿到這些資料,我們的研究進度,至少可以提前一年以上,還是很划算的.”

陳川現在真不太子在意研究進度,嘴上還是說道:“只要能加快進度,那就是划算的.”

陳川能這麼好說話,跟孫京生的表現也有很大關係。

自從孫京生來後,養殖場就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疫病。

沒大規模疫病,對於養殖戶來說,那就是最好的訊息。

要不然一場疫病下來,能把你老底都給賠光。

孫京生見陳川說得誠懇,又說道:“還有個事,荊楚省、川蜀省有幾種土雞種,是我們省沒有的,我翻閱了一些資料,覺得可能有些幫助.”

提這個要求孫京生其實特心虛。

他現在已經蒐集了十幾個品種的土雞。

這些土雞不可能做商用,那就只能一直養著,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有用。

十幾個品種,每種得有個一二十隻,那就是兩百多隻。

這兩百多隻吃糧食就能把普通家庭給吃垮。

這次真要去外省找,至少也是十幾個品種,按照這速度,很快可能就要突破五百隻。

這些都是不能產生效益的,每隻一天進食量大概在二兩左右。

一百隻就是二十斤飼料,五百隻每天就得一百斤飼料,還不算其他隱形花銷。

這一天開銷就是二十左右,一年就得七千多。

這可是一筆鉅款啊!陳川心裡把這數一算,也嚇了一跳,試探著問道:“孫老師,我是支援研究新品種,現在你說的那些資料還沒到,又要進新品種,這進度是不是有點快了?”

孫京生老臉滿是尷尬,但還是儘量爭取:“陳川,我知道這投入很大,可能在研究上,一年投入就過萬了.”

“但是,我們也不是沒有產出啊.”

“你跟我來,我給你看看新研究出的品種.”

新品種並不難弄出來,隨便選兩三個純種雞,混配就能出新品種。

問題是新品種好不好養,生長週期多少,抗病能力怎麼樣。

養培育出生長週期短,又好養的品種,那就不容易了。

早之前陳川就知道孫京生弄了很多新品種出來,都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