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章 標準

晚上,陳川覺得有些心煩,叫了龔勝成和王曉兵去舞廳喝酒。

陳川問道:“你們覺得現在一條人命值多少錢?”

龔勝成愣了一下,說道:“川哥,你想幹嘛?”

王曉兵手僵了一下,沒敢吭聲。

他們都知道陳川手下有個工人受傷了,他們以為陳川想直接把人給弄死。

陳川看著酒杯,說道:“你就說說,值多少錢.”

龔勝成猶豫了一下,說道:“我認識一個人,說可以幹這事,一千塊錢保證……”陳川抬頭瞪了龔勝成一眼:“你瞎說什麼呢?我只是在想賠劉師傅家裡多少錢比較合適.”

龔勝成和王曉兵兩人頓時鬆了口氣,臉上神情也緩和下來。

“賠個千八百就夠了.”

龔勝成說道:“他們就一普通人,川哥你在縣裡人脈這麼廣,他們鬧不出什麼事.”

“說實話,也就是你,別人要有你這關係和實力,給醫藥費就不錯了.”

陳川說道:“別這樣說,這事我們確實是有責任的.”

陳川明白龔勝成為什麼會這樣說,因為現在根本就沒有針對這種事情的相關法律。

遇到有錢有勢的老闆,賠不賠錢,真看那老闆的良心。

龔勝成卻不以為然:“川哥,我說句不好聽的,往前倒騰兩千多年,春秋戰國以前,打工人叫什麼?叫奴隸!”

“封建社會打工人叫什麼?下人、奴才!”

“那時候別說斷手,就算死了都沒人管.”

“現代社會好了嘛,打工人都敢跟老闆叫囂了.”

龔勝成這人雖然好相處,做朋友也確實挺好,願意幫忙,但他骨子裡是不怎麼看得起普通打工人的。

人就這樣,他在一部分人眼裡是壞人,但在另外一部分人眼裡又是好人。

陳川不管怎麼說也是接受過文明社會洗禮的人,對龔勝成想法和看法並不太贊成:“那都是以前的事了,咱們生活在這個年代,那就得說現在的情況.”

龔勝成分析道:“川哥,這個東西其實沒那麼難解決.”

“他們去鬧最大的問題就是你做生意,會不會被查.”

“至於他們受傷的事,根本不算回事.”

陳川擺擺手,不想再聽下去:“勝成,劉師傅這人還是不錯的,幫我幹活也是盡心盡力.”

“該賠的還得賠.”

“只是我在糾結,到底賠多少比較合適.”

龔勝成說道:“我爸他們車站,有個人工傷少了一個腎,是個什麼二等甲級工傷.”

“原本是跟車的,傷好以後轉內勤了.”

“我記得賠償標準是看他收入少了多少,工資少了11%到20%,按照他現在年齡算到退休,補貼10%的賠償.”

“21%到30%,補貼20%的賠償.”

“30%以上,統一補貼30%賠償.”

“如果傷者現在25歲,她要工作到55歲,原本一個月工資60塊錢,受傷以後變成50,那就是降了18%左右的工資.”

“按照這標準,一個月應該是補貼受傷前工資的10%,也就是6元,一共補貼30年.”

“一年72,也就是2160元.”

這個標準倒是讓陳川對這個年代的賠償有了個大概瞭解。

陳川問道:“營養費什麼的呢?”

龔勝成聳聳肩:“沒有營養費!住院養傷期間會有工資,不過拿不到全部工資,是60%還是80%,治療費車站出.”

“我爸他們去看的時候,帶東西過去是報銷的,那大概就算營養費了.”

一個腎,換了2000多的補償,確實是慘!換位想想,一個腎別說2000,就算給陳川200萬、2000萬他都不願意。

社會就這樣,有錢有勢的人,一根手指都是無價的。

但對於普通人來說,他身體上的任何一個器官,其實都是有價的。

陳川微微嘆了口氣:“不說了,喝酒!”

酒過三巡,龔勝成叫了店裡幾個陪舞的過來一起喝。

陳川身邊坐著的是李慕華。

只要陳川需要走走過場,身邊要安排一個女人,那鐵定就是李慕華無疑了。

晚上十一點散場,陳川照例回了洛思遠那邊。

今天是週六,晚上洛韻秋也回來了。

“又去喝酒了?”

洛韻秋說著就去給陳川打水:“你坐會,我去給你打水,洗個澡早點睡.”

陳川“嗯”了一聲。

洛韻秋很快給陳川打好洗澡水,等陳川洗完出來,她已經給陳川做了一小碗清湯:“以後少喝酒.”

洛韻秋心裡明白,自己說了其實也沒有什麼用,陳川少喝不了。

陳川還是點點頭:“知道,我又沒什麼酒癮,只是最近有點煩心,找人喝了點.”

“因為劉師傅的事?”

洛韻秋說道:“其實人家也難,上有老下有小.”

陳川說道:“右手沒了,對他們家以後影響肯定很大.”

“我如果按照國營單位的標準賠償,似乎是合理的.”

“畢竟在國營廠上班,出了這樣的事,也就這個賠償.”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國營廠的賠償其實也並不算高,我這心裡有點過意不去.”

“國營單位未來有保障,有退休工資,我們給不了,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劉家人鬧我不怕,他們鬧不出什麼事來,我找點關係能壓下去.”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賠償太高了,以後再出事,不好處理.”

“誰也不敢保證未來就不出事,現在給高了,以後出事別人就敢獅子大張口.”

“有些安全問題是沒辦法杜絕的.”

陳川會覺得安全沒辦法杜絕,那是因為未來二十年左右會是一個爆發期。

只要在90年代初外出打工的,絕對遇到過路匪,一年坐不了幾次長途車的打工人都能遇到,這個頻率有多高可想而知。

以後生意做大了,負責長途的人,幾乎天天在路上跑,一年遇到一二十次很正常,就算一兩年死個把人陳川都不意外。

洛韻秋提議道:“要不你按國營單位的賠償賠他們,另外再給劉師傅安排一個穩定的工作,一個月有三四十塊錢收入就可以.”

“這樣即賠償了,也能保證他們一家未來的正常生活.”

這倒是個辦法,就怕劉家人不答應。

陳川輕輕嘆了口氣:“明天讓我哥去問問劉師傅一家的意思,睡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