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章 性格

陳川問道:“你喜歡看什麼書?”

洛韻秋說道:“除了一些專業知識類的書籍,其實我都看,我不討厭讀書.”

陳川有兩世記憶,這兩世記憶對他來說都跟親身經歷沒區別。

這一世他算半個學霸,畢竟能上中專,成績不是最頂尖的,那也是名列前茅的。

另一世他是一個學渣,要不然也不至於十幾歲就出門打工上班,但看小說他還是喜歡的,尤其是爽文。

現在對於書,陳川說不上討厭,也說不上喜歡,讓他看,他能看很長時間,不看也不至於想看。

陳川說道:“我好像也跟你差不多,不過最近一直在看《資本論》和一些養殖技術、生物類的書籍,偶爾也會看看醫學類的,不過這都是迫於無奈,我那養殖場沒足夠技術,只能自己邊學邊琢磨.”

洛韻秋忍不住有些好奇:“你們做生意也要看《資本論》嗎?”

陳川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問道:“你看過?”

洛韻秋點頭:“看過,老師說過,《資本論》把資本吃人血饅頭的方式方法以及殘酷的邏輯都說得很清楚,如果想分辨什麼事資本,只要看懂《資本論》就行.”

陳川說道:“差不太多,其實《資本論》不能教人做生意,但可以告訴你資本的每一分錢是如何賺來的.”

“這個世界的貨幣,看似印刷出來的,實際上,沒一張錢背後都代表著勞動人們創造出了等量價值的財富,也就是某種東西.”

“交易過程並不會產生任何財富,但商人賺到錢了,賺的這一部分錢,就是剝削勞動者的.”

“只是勞動者並不懂市場邏輯和資本邏輯,還以為商人是靠自己努力賺來的錢.”

“《資本論》就是把這些一般人不瞭解的關係講清楚了,其實即便知道這些邏輯對做生意也沒多大的影響.”

“個體戶現在應該就算資本的雛形.”

洛韻秋說道:“老師說過,讓你們繼續發展壯大,那大部分人都會淪為被剝削者.”

這個問題比較深,陳川其實也從沒有想過,他一直都只想賺錢,好日子過好,剝不剝削對於他來說,似乎很遙遠。

洛韻秋說到這問題,陳川忍不住想了一下,然後問道:“如果,這個世界多了很多工廠、公司,大部分人都是打工階層,也就是你說的被剝削階層.”

“但這個階層可以豐衣足食,至少可以保證豐衣足食,頓頓有肉,雞鴨魚隨時可以吃,不用等過年過節.”

“新衣服隨時可以買,一年換三五件新衣服沒問題.”

“讀書不用擔心學費.”

“但是,貧富差距很大,有錢人跟窮人的財富差距是以以為單位計算的.”

“那樣的生活是好還是不好?”

洛韻秋如實說道:“不知道。

不過我想如果我是富人,我肯定不會討厭那樣的世界.”

“如果我是窮人,我想我會過得比較艱難,興許還不如現在.”

陳川略感驚訝的看了看洛韻秋:“你這回答似乎挺有道理的,仔細想想,我似乎也是這麼覺得的.”

另外一世記憶之中,陳川的生活相比現在似乎好了很多,魚肉隨便吃,還有電腦手機,都是現在沒有的。

那時候雖然在流水線工作,實際上也沒有現在累。

可那時陳川並不滿意,反倒是現在,他感覺還不錯,有盼頭,因為他現在走在大部分人前頭。

洛韻秋說道:“聽人說,你以後要養很多雞?”

“聽媒婆說的?”

陳川問道。

洛韻秋點頭:“她說你們家每個月都要孵五百隻左右小雞.”

陳川說道:“差不多,實際上孵化不出這麼多,孵化成功率以後可能穩定在70%到80%,一次大概五百五十個雞蛋,加上小雞苗容易死,從雞蛋到小雞成活七天,有70%到80%的成功率就算不錯了.”

洛韻秋有些奇怪:“我看大家小雞基本都能孵化出來啊,也就偶爾一兩個孵化不出來.”

陳川解釋道:“農村一次大概幾個到十幾個雞蛋,偶爾壞上一兩個,失敗率其實已經很高了.”

“而且弄母雞孵化,機率可能會高一些,我們用火炕,技術本來就掌握不太精準.”

“以後如果有更好的孵化技術,成功率會大增的.”

兩人一邊走一邊聊,並沒有去餅乾店。

洛韻秋也越來越輕鬆,發現陳川這人其實還是挺隨和的,懂的也挺多。

最後兩人去了圖書館。

陳川找了一圈,發現多了一些書,有一本關於雞鴨鵝這三種家禽的養殖技術書籍。

“我看看!”

洛韻秋好奇書裡的內容。

陳川把書遞給的洛韻秋:“這些東西,不懂的時候感覺挺難,怎麼做根本沒方向.”

“完全掌握以後,又感覺技術其實很簡單.”

倒不是陳川吹噓,大部分行業裡能完全掌握技術的人,感覺入行隨隨便便學點基礎就行了,入門並不難。

可事實,大部分什麼都不懂的人要掌握大佬感覺基礎的東西也不容易。

洛韻秋隨便翻了一下:“這書裡倒是講得仔細.”

“不過講得仔細,對於理解快的人來說,廢話就多.”

說著,洛韻秋把書還給陳川。

陳川倒是認同洛韻秋的話:“這裡面的廢話確實是多,對了,我要做個招牌,你幫我設計一下怎麼樣?”

洛韻秋笑著說道:“可以,這次不收你錢.”

“行啊!”

陳川跟著問道:“你似乎說過,你喜歡寫作?”

洛韻秋有些不好意思:“還行,寫得一般.”

“為什麼不試試投稿?”

陳川說道。

洛韻秋其實也想過,但現在的郵票並不便宜,本地有報刊,但不收稿,雜誌社在省城芙蓉市。

對於家庭條件困難的洛韻秋來說,平時在學校連白米飯都吃不起,帶菜都是鹽菜和鹹菜,即便是這還要省著吃。

郵票對她來說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我這水平恐怕不行.”

洛韻秋倒不是自卑不敢說出自己沒錢的事實,她家的情況媒婆肯定已經說過,沒有什麼好隱瞞的。

她只是不想讓陳川覺得,自己想投稿卻沒錢,想讓他幫自己,所以才如此說。

陳川想了一下,建議道:“我覺得你可以試試.”

“反正就一張有票和一個信封錢.”

“要是過稿,估計得有不少錢吧?”

洛韻秋大概知道稿費,兩千字以內的短篇一般是20元以上,這對她來說是一大筆錢。

“不知道啊!”

洛韻秋立刻轉移了話題:“現在也不早了,我們回去吧,我幫你試著設計一下招牌.”

陳川看了看洛韻秋的神情,隱約明白她的意思,隨手拿了兩本自己選好的書,結賬後帶著她先回了餅乾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