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二章 先鋒大將

中軍護衛左右分開,一條通道呈現在劉善的馬車之前。呂布跟著蹇碩小步的走到近前,再次附身拱手:“幷州刺史丁原帳前主薄呂布呂奉先參見北海王。甲冑再身,未能給殿下行參拜禮,望殿下贖罪!”

“此乃軍中,著甲冑者無參拜禮,此乃軍規,呂主薄何罪之有?免禮吧!”

“謝殿下!”

“本王攜父皇旨意,這次要到丁刺史賬中選兵,刺史可有準備?”劉善語氣平緩的問道。

“回稟殿下,自收到旨意之後,刺史已經把所有兵丁登記在冊,除各處守備之外,全都歸營待命,花名冊已經交於蹇校尉手中。等殿下拆調!”呂布拱手答道。

劉善點頭稱讚:“好,丁刺史果然是忠君愛國之士。不知將軍可在這花名冊之中?”

“回稟殿下,幷州軍除刺史之外,所有將士全部在冊。陛下旨意是兵將任選,刺史自然是極力配合殿下!屬下也在冊中。”

聽罷,劉善緊緊攥了攥拳頭!漢室的虎皮果然還是好使的。只要呂布在登記冊中,自己就能名正言順的得到這一猛將。既然如此,就試探一下呂布,看是否有追隨自己的心意。

於是笑著問道:“好!本王觀將軍鬼神莫擋只勇!不知可否願意到本王賬下聽令?”

呂布聽罷,再度拱手說道:“北海王但有差遣,屬下莫敢不從!”

“好!”劉善大聲叫好,在車架上一躍而起,跳下來走到呂布身前。雙手托起呂布的手。然而他知道僅僅借調,並不能收服呂布,這種時候自然需要施加恩惠。

於是很鄭重的說道:“本王觀將軍乃是人中龍鳳,得將軍一人,抵得上千軍萬馬!”

說罷,劉善拍了拍呂布的胳膊。其實他是想拍肩膀的,但是沒夠著。

劉善有點尷尬的訕笑了一下。又趕緊收斂自己的表情,做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樣子。

“殿下謬讚,能在殿下帳前效命,布自是鞍前馬後,唯命是從!”呂布甚是恭敬的說道。

其實想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劉善對呂布現在這種態度就沒有什麼吃驚的了。

在正史中,呂布此時只不過是刺史賬下的主薄,甚至常常會因懷才不遇而唉聲嘆氣。

北海王、護國大將軍這等大樹的招攬,對於現在還沒有走出幷州的呂布來說,真的是萬分難得的恩典。

劉善接著說道:“蹇碩,任呂布為我軍中副將,封平寇將軍。待與丁刺史交接完畢,立刻上報楊太尉。”

蹇碩一愣,平寇將軍,可是朝廷三品將軍,這一見面就封出去了?且不說劉善有沒有權利封,就算有,這也太兒戲了吧?可是蹇碩還是連忙唱喏應允。

而呂布卻完全愣住了。平寇將軍,位列三品,可是漢室正兒八經有編制的正牌將軍。北海王對自己這麼好麼?

初出茅廬的呂奉先有些熱淚盈眶啊。“殿下!”呂布拱手說道,又覺得拱手體現不出來自己的激動之情。也不管身著甲冑這麼一回事兒了。趴下就行了一個跪拜之禮。“殿下知遇之恩,布永世難報!”

“將軍快快請起。宮中王師傅常對我講,幷州出猛將,冀州有人傑。今日一見,呂將軍真是人中龍鳳啊!將軍可是在軍中難逢敵手?”

劉善說著,就伸手攙扶起呂布。其實他哪兒扶得起來呀,就是虛託一下,呂布就站了起來。“回稟殿下,布在軍中確實難有敵手。自從出師以來,布手下難有十合之敵!”呂布拱手說道。

“哈哈哈將軍有這等豪氣,本王甚是佩服。然,本王就知道有兩個人的存在,可與將軍一較高下。幷州出猛將,冀州有人傑。既然猛將在將軍這裡應驗,那你我不妨一起期待一下冀州人傑?”

“諾!”呂布拱手唱喏,只是緩了一下,呂布又說道:“殿下,布,當為天下第一!”

不知道是錯覺,還是真的如此。呂布說這句話的時候,那種氣場,跟剛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這就是當時第一的豪氣麼?”劉善在心中悄悄的想著。

“將軍當為天下第一,善也非常希望將軍永遠都是天下第一。將軍與本王攜手一處,必將讓我大漢天下重回太平。”劉善緩緩的說道。“只是,善非常確定,這天下,至少還有兩人,絕對會與殿下勢均力敵。”

“殿下,此二人在何處?布當與他們切磋一二!”呂布滿臉的不服。

“且不著急,我的先鋒大將。我們還是先去見見丁刺史吧!本王的隊伍中,還差一千多的的編制。”說著,劉善轉身登上馬車:“將軍,你是上車與本王同乘,還是騎馬同行?”

呂布拱手答道:“殿下,車上頗不痛快,布願騎馬與殿下同行。”

“哈哈哈,將軍果然是威武之士。好,請將軍上馬,我們同行。”

隊伍重新啟程,呂布騎了一匹棗紅色的馬,手持方天畫戟跟在車旁。劉善看了看呂布的棗紅馬,不由得吐槽:真是跟紅色的有緣,這赤兔還沒到手呢,騎的居然還是一匹紅色的馬。

不過吐槽歸吐槽,劉善的心情還是格外的好的。既然呼叫呂布不成問題,那麼後面徵用一隊騎兵的事兒,就會更加的順利。而自己的初步計劃,又是殺入草原深處,戰馬更是不會缺少。到時候給呂布換一匹好馬,最好換個黑的。想著,劉善在晃晃悠悠的馬車中逐漸進入了睡眠。

而接下來,劉善與丁原的相見,以及交接,更是出乎意料的順利。

丁原對漢室的忠誠,是融入到骨子裡的那種。

忠於漢室,哪怕君主不明。

忠於漢室,哪怕少主弱小。

忠於漢室,哪怕天下大亂漢室衰微。

而基於這種忠誠,皇上頒發的聖旨傳抄到幷州之後,丁原就已經把全部兵將重申重查登記在冊。甚至還有主要將領的簡單說明。

所以挑兵選將就簡單到了極致,劉善把花名冊上的武將都審查過一遍之後,點出了高順,說了一千騎兵的事兒,呂布領著高順就直接去軍中點了一千騎兵。點兵的過程也極為快速,畢竟高順本來就有本部兵馬。

高順在歷史中就以治軍嚴格出名,後來帶出來的陷陣營更是這個時代最出名的特種兵之一。陷陣之志,有死無生。既然丁原都已經讓隨便挑,高順自然是直接帶走自己的下屬。

一切都順利到了極點,要兵給兵,要糧給糧。甚至都沒有數量上的一個限制。畢竟丁原作為一州刺史,是有權利自行募兵的,所以劉善拿走多少,他再徵集多少就好了。

也還好現在還沒有群雄並立,各位諸侯還沒有把兵丁啊什麼的當做自己的私有財產,一切的東西都還算是屬於漢室所有。

“老將軍義薄雲天,真是我大漢之幸!此番善領父皇之命,自成一軍以平天下之亂。今有幸得到老將軍的全力支援,實在是榮幸之至。今後善定當以老將軍為師,鎮守一方太平,早日還我漢室江山安寧。”劉善拱手對丁原說道。

他對丁原是真的打心底佩服。董卓亂政之後,唯一一個跟董卓動手,並且大佔上風的,也就丁原了。

雖然是因為旗下有呂布,雖然丁原此舉有送人頭之嫌疑,但是也確實體現了老將軍對漢室的忠誠!

“善皇子客氣了,都是老臣應該做的。我皇既然下旨傳檄文於天下,做臣子的必然應該奉旨遵循。”丁原拱手說道。“我皇既然封善皇子為護國大將軍,我等武將也自然要受善皇子節制。以後善皇子但又所需,老臣必當竭盡全力!”

“老將軍客氣,以後善還要多向老將軍請教,多與老先生交流。還望老先生不吝賜教。”

不僅僅丁原,劉善其事很想跟大漢的所有老將軍多聯絡聯絡。比如黃埔嵩啊,朱雋等,在覆滅黃巾起義中有赫赫戰功,卻在三國的舞臺上並無絲毫名氣的將軍。

之所以沒有留下名氣,一是因為這些人,忠於漢室,二是因為他們不貪戀權勢。

比之劉備天天把匡扶漢室掛在嘴邊,荀彧把復興漢室放在曹操身上而言,劉善更欣賞那些在漢末黃巾起義之後,被奪權,殺害,放逐,甚至罷官的那些愚臣。

而現在,礙於自己的身份以及朝廷時局的影響,自己還不能夠去主動聯絡這些人。著實是一個非常遺憾的事情。不過劉善相信,等自己做出一點事情之後,讓這些人看到了漢室復興的希望,相信他們一定會重燃鬥志,加入自己的復興大業的。

有了這個想法,劉善在面對丁原的時候,好幾次都想張開嘴說一些什麼,想勸勸丁原,在之後的朝廷大亂之時,不要去參與,不要跟董卓硬碰硬。

可是他真的沒有立場,沒有藉口去說這些話。丁原去洛陽,是奉朝廷的詔令,自己現在只是一個剛剛領兵的二皇子,沒有身份和資格命令丁原不要去洛陽。更何況,董卓目前可還是消滅黃巾的功臣,自己貿然說董卓會把持朝政,誰會相信呢?

“哎。”只能揹著丁原默默的嘆息,把一切自己還沒法改變的事情,往內心的深處,再藏一藏。告誡自己,再忍一忍,等從草原回來。自己一定要去彌補一切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