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章 說曹操,曹操到。

雖然明知自己即將領兵外出的訊息不可能是個秘密,但劉善還是心存奢望,想著自己儘量不要太招搖,避免過早的引起曹操等大神的注意。

所以他收拾好自己的行囊後,特意第二天中午才到營中選兵。想著曹操和袁紹這些歷史留名的能人,應該是會起個大早,然後忙碌一天,中午來,沒準他們就不會在營中了。

到營中後,劉善也直接躲在了帥帳,吩咐蹇碩不要聲張,然後在帥帳中與蹇碩交代一二,便讓趙偉跟蹇碩同去,於各支隊伍中抽調兵員。

此次抽調的人數為四千人。具體數量是蹇碩提議的,他認為這樣既不會引起何進的重視,又不會墜了劉善皇子身份的威風。

打發蹇碩去挑兵後,劉善在帳中美滋滋的想著馬上到手的戰鬥力:蹇碩本就是西園八校尉的頭,這又是奉了劉宏的旨意。必然是盡心盡力挑選最強壯計程車兵給自己。就是不知道何進會不會從中作梗。

冷兵器時代,兵馬的數量在大部分戰鬥中都是最重要的籌碼。也正因為如此,那些為數不多的,以少勝多的例子,才會更加的出名。劉善越想,心情越是愉快。

開心是必然的,劉善此刻腦海中想到最多的就是劉備。

想那劉備,涿州起兵才五百人。一路征戰殺賊,最後上任縣令的時候也只剩下了兄弟三人。後來為了殺袁術,從曹操手中忽悠走的也就千餘人。

而劉善現在呢,起手就擁有4000中央軍。在任何一個朝代,中央軍的戰鬥力可能不是最強的,名號可能不是最響的,但是裝備跟兵員身體素質絕對是全國最棒的,沒有之一!

西苑校尉中,幾乎每一個士兵,都是身強體壯,精神飽滿。身上的甲冑,手中的長矛,盔甲上的白羽,絕對的亮眼。在漢末這個經常餓死人的時代,能吃飽就很不容易了,更可見這一身精良的裝備是多麼的饞人。

劉善美美的想著,不由得又笑著點了點頭。“真是不錯呀!四千御林軍。不過戰鬥力嘛……哎無所謂了,拉著他們去草原上跑一跑,用後世部隊的標準練一練他們的軍規軍紀,再真刀真槍的幹上幾次,三個月,保證讓這幫沒見過世面的綿羊變成嗷嗷叫的狼崽子!”

“就是好想知道曹操和袁紹的反應啊。他們應該已經知曉我要領兵外出的訊息,可是應該還不知道我會今天來選兵,今天就會開拔!話說,現在的曹操還應該滿腔熱血,希望匡扶漢室呢吧?不知道他們兩個有沒有投奔我的想法!算了算了,還是別想了,真來投奔我,我可不一定敢要。”劉善略帶調侃的想道。

“殿下,典軍校尉求見!”大帳外面的衛兵進來拱手說道。

“典軍校尉?臥槽,這不是曹操嘛?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劉善心中不由得吐槽道:“我這個臭嘴,沒事兒唸叨曹操幹啥!”

深吸了一口氣,也知道既然都碰上了,今天肯定是沒法搪塞過去了,於是說道:“讓他進來吧。”轉身跪坐在了主位。

其實他也明白,劉宏想要下旨封自己為大將軍,領兵護國平叛,絕對不是偷偷的吩咐張讓寫一道聖旨就行的。這必然是跟大將軍何進,甚至太尉段穎溝通協商過的。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何進的態度。

而何進,也肯定是會跟旁人商議。所以這個訊息,必然是已經滿城皆知。而且劉宏能夠想到要廢長立幼,自然是收到了朝堂上的一些支援。劉辯一直是行為輕佻不似人君的形象,而自己的形象卻是幼年喪母,知書達理,兄友弟恭。這種情況下,難保不會有人支援,甚至想追隨自己。

之前沒有很好的藉口和機會,現在自己要獨自領兵外出作戰,恰恰很是時候的給了這些人一個機會。而以曹操的智商,想要猜到自己的想法,應該也不是什麼難事。

“可是你來點謀臣武將啊!比如淳于瓊,你倒是來啊,我給你酒管飽,快來追隨我吧!給我來個政治家曹操,我能玩的過他嗎?”劉善不停的在吐槽。

曹操已經走進帥帳,果然是又黑又矮的形象,看身高也就160左右的樣子,甚至猛地看過去都沒有劉善高。圓臉,大眼,短鬚。不卑不亢的走到劉善面前,拱手說道:“典軍校尉曹操,參見善皇子殿下!”

“曹將軍免禮,不知將軍此來所為何事?”劉善也不管那麼多了,唯有見招拆招。

曹操略有所思,緩了一下才開口說道:“殿下,操一直聽聞殿下有意領軍出征,一直想拜訪殿下,奈何在宮中多有不便,時至今日才能在軍營中拜會殿下,操實在是心急難耐。”

曹操此時被何進看重,任職西苑,在朝堂上也算是何進一脈的,自然不方便去拜見劉善。

“今日得以拜見,操榮幸之至!”

劉善笑著擺擺手:“將軍威名,善於宮中頗有耳聞,五色棒實在是利國利民的好政策。我大漢現在真的非常需要像將軍這樣的能人。”

曹操聽完一愣,沒想到劉善居然知道自己的政績,恍惚了一下,才接著說道:“殿下折煞操,因此事,得罪了蹇公公,才不得不在他離帳時,前來拜見。”曹操略一低頭,又接著說道:“不過操之行為,並沒有過錯,”

“厲害啊,果然是梟雄本色,即使形式不如人,現在還沒有離開洛陽自立門戶,依然是不肯服軟的主。”劉善在心中感慨道。

“自然,捍衛國法,將軍並無過錯。不知將軍今日前來所為何事。”劉善肯定著曹操行為,又追問問道。

“操次來,只因內心十分贊同殿下此舉。如今漢室內憂外患。殿下此舉,堪稱一舉兩得。其一,避免了皇位之爭,殿下離開洛陽,把自己從皇位更替的危機中剝離出來,化解了我漢室再次陷入分崩離之的危機。其二,以身作則,為我漢室有識之士多了一個選擇。”曹操內心頗為激動的說道。

“此話怎講?”劉善表現的略有不解。

聽劉善詢問,曹操振奮的說道:“我漢室經黃巾之亂,急需一名中興之主。如今正值皇權交替之際,劉辯雖為皇太子,但他不似人君,在眾大臣眼中,實在是難堪大任。因此朝堂上多有廢立的聲音。”

劉善聽到這裡才反應過來,曹操是在擺弄自己的見識,這是真的有投奔自己的想法?那自己該如何是好?曹操被稱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跟了自己,是否真的會甘心做治世之能臣,一心為國?

曹操繼續說著:“但是殿下留在洛陽,卻並不會得到太多的支援,蓋因何進在朝中勢力頗大,皇上現在又不能親主朝政。所以只有您出去了,領兵打仗,立了戰功,才真正擁有了爭奪皇位的資本。”

劉善一邊聽著,一邊思考著:“不會的,自己欠缺的依舊是時間。政治並不僅僅是名正言順就可以的。自己目前必須離開洛陽,那何進召集董卓進洛陽是否也是必然的呢?答案是肯定的,何進沒有什麼政治頭腦,又不願意從善如流。那麼他堅持讓董卓進京協助自己,就一定不會讓別人輕易改變。到時候,自己並不一定可以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更沒有時間去樹立一個足以改變天下人言論的口碑。更重要的是,曹操乃能臣,自己的很多觀念,如果不能夠說服他,那實施起來絕對不會順風順水。萬一給曹操再留下一個剛愎自用,不為人君的印象,再讓曹操傳出去,以後可不一定還會有謀臣願意來投奔自己了。”

“資本有三:第一,殿下可以外出聯合眾多漢室宗親,荊州劉表,幽州劉虞,成都劉璋,都可以成為殿下的助力。皇權更替,是國事,更是家事。如果這些漢室宗親都會支援殿下,那殿下的機會必會倍增。第二:現在黃巾賊已經是強弩之末,除了區域性有一些頑固分子之外,其餘皆無任何威脅。殿下領著西苑勇士,勢必會秋風掃落葉。到時如果可以收攏一部分黃巾賊,壯大自己的勢力,建立起來一支強大的軍隊,自然就掌握了所有的主動權。”曹操信誓旦旦的說著。

“其三呢?”劉善好奇地問道。按照曹操這樣的思維去發展,好像確實也是一條非常好的方向。

“其三,殿下此舉,會為自己吸引來大批支持者,文臣武將,但凡有識之士,勢必都會前來追隨殿下。有這些人的輔佐,相信殿下定能在這多事之秋穩定局勢,匡扶正義!”曹操概要的闡述完自己的觀點,目光堅定的看著劉善。“這也是操此來的用意!”

劉善微微一笑,迎著曹操的目光對視而去,問道:“將軍的來意,不僅僅是為了替本王闡述觀點理清思路,還想要助本王一臂之力?”

曹操看著劉善,稚嫩的臉上滿是頗具誠意的微笑,一瞬間甚至恍惚了一下。跟劉辯相對比,劉善簡直太有明君之相了:謙卑,真誠,有想法,眼界,還頗具走出去的魄力。可,現在的漢庭,就像一個病危之人,劉善是那個大夫嗎?

曹操低頭閃躲了一下劉善真誠的目光,拱手說道:“殿下英明,操不才,還可指揮軍隊,若殿下需要,操可鞍前馬後,為殿下出一分力。”

曹操先是一頓分析,顯擺自己的才能,結果卻只說了出一分力,沒有說追隨,沒有認主公,沒有表忠心。

這讓劉善頗為失落。

可是轉念一想,曹操如果納頭便拜,才是不正常。古代謀臣武將挑選主公,自是會用自己的標準考校一番,達到自己的標準,才會跪拜認主。

然而這也恰恰合了自己心意,既然你根本沒有想追隨我,那我如果拒絕你,一定很名正言順吧?劉善如是想道。

於是站起身來,拱手向曹操鞠了一躬,說道:“善,謝謝將軍建言獻策,更加拜謝將軍想助善一臂之力的心意。如今善這樣的處境,將軍還願意支援善,善真是感激涕零。”

曹操連忙擺手,直說不敢。

“然,善此去,一為殺敵報國,為父皇排憂解難。二為自保,為我和協弟博一份安身立命的資本。說為國事,實為私事。所以將軍跟善出征,卻是暴斂天物,殺雞用牛刀。”劉善誠懇的說道。

看曹操略有出神,劉善接著說:“將軍能有如此見地,實為國之棟樑,在這朝堂動盪的時候,善認為將軍更應該留在洛陽,替善,多盡一份忠君愛國之心,善預料,如果父皇殯天,洛陽城內必然會有一場腥風血雨。善希望曹將軍能夠在此,為國,為民,多盡一份心。”說完,劉善在此拱手拜謝。

話至於此,劉善的婉拒已經分外明顯,曹操張了張嘴,也不再多說什麼。只好抱拳告別。緩緩的退出了軍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