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0章 燒缸高手

“那老翁家中沒有讀書人,自他離開縣衙,便以種田為生。長女遠嫁漳州有十幾年,獨子如今也已有三十,兩個孫子一個十歲,一個八歲。”

這是杜言秋掌握的基本情況。

沒有讀書人,又只是個莊稼戶,便不太可能與一鳴書院的學子有來往,縱有閒話,又如何與同為書院學子的姜子卿、楊鴻有關?

除非還有個中間人。

那聽過這閒話的可就不止一兩個人了。

再說,這閒話又怎能牽扯出人命?

“好了,先不想了。”

杜言秋伸手,拍拍姜落落的肩。

姜落落那擰起的眉頭舒展開,“言秋,你這是打算去哪兒?”

“這兩日還順耳聽說了一位會做水缸的隱士高人,趁此時得閒,要不要與我一起去瞧瞧?”

“水缸?”姜落落眼睛一亮,“你怎麼知道我在想水缸的問題?”

“只有你在想麼?”杜言秋折身上馬。

姜落落趕緊跟著上馬,“你也在想伍文軒弄壞水缸的問題?我還以為你知道答案。”

“那你怎麼不問我?”

“我想自己弄明白。”

姜落落以為,與案情無關的事,沒必要那麼好學吧。自己琢磨清楚多有成就感啊。

杜言秋忍笑,“那你砸了家裡幾口水缸?”

姜落落老實回答,“還沒砸,我嫌弄滿地水還得自己收拾,想再弄明白一些動手。”

“不砸幾口缸試試,只憑空想怎能想得通?”杜言秋笑道。

“那伍文軒也沒砸幾口缸吧。”

姜落落想,若她說要砸缸,她舅舅肯定二話不說給她買幾口缸回來。可伍家那情況,哪有好好的水缸專門由著伍文軒毀壞。再說,就算平常人家,誰又會好端端地砸缸?

“若有先人之見就好說了。”杜言秋道。

“先人之見?你聽說還有誰砸過缸?就是那會做水缸的隱士高人?”

做水缸的是不缺水缸,若拿殘品練手倒是也有可能。

可既然是殘品,本來不就有裂紋麼?

“我聽來的話與砸缸無關。”

“那與何事有關?”

“人活百態,各行有各行的圈子。本來,我只是向燒缸工匠詢問水缸成型以後是否有什麼外行人所不知的弱處,卻從那些燒缸工匠口中聽說了一則流傳了有三十年的故事。”

“那麼久?”

“是啊,很久了。也就只有這個行當的人還有印象。他們說,當年在上杭有個很會燒缸的能人,自從此人出道,從未燒出過殘缸,而且還會燒出各種大小樣式,皆一次出爐,缸面光滑平整。此人還說自己燒出的缸結實耐用,不易碰毀。可有一天,他鋪子裡的缸全都突然自裂。傳言此人偷得天法,觸怒天威,特以毀缸為警示。此人為求生,發誓從此再不燒缸。”

姜落落聽這緣由屬實好笑,“他不燒缸,那生意不就都留給其他同行了麼?怕不是有人故意做手腳,誆他歇手。”

“有工匠也曾這般猜測,可又都想不通水缸如何自裂。”杜言秋道。

這豈不是與那口在曹長安眼皮子底下裂損的缸相似?

只是曹長安誤以為水缸早有裂紋,沒有提早發現而已。

“三十年前的事,也許以訛傳訛早已變了樣,我們這就去找那人問問當時到底是怎麼回事。”

……

聽聞那人的家就在上杭白沙鄉。

年輕的人早已不知什麼燒缸高手,找上了年紀的人詢問,倒是記得有這麼個人,經指點,姜落落與杜言秋七拐八拐的尋到了一戶農家。

“我阿公確實是你們要找的人,可是早已去世兩年。”

招呼二人的名叫陳三郎,是那燒缸匠人的孫子。

“聽我爹說,阿公自從歇手,就再不談燒缸之事,都過去這麼多年,你們來尋他作甚?”陳三郎很好奇。

“大哥,我們有些事想請教。”姜落落上前道。

見這年輕姑娘說著一口純正的本地口音,陳三郎沒有多想,“那便只能問問我爹,看他是否知道了。”

“有勞大哥,令尊可在家?”

“在的,我先去問問我爹見不見客。二位稍等。”

不一會兒,陳三郎返回來,將二人請進了屋子。

桌旁已經坐著一位看起來有四五十歲的男人,見到二人,只是抬了抬手,“請坐。”

姜落落與杜言秋行禮之後坐在旁側。

“三十年了,很少有不速之客來尋家父。”陳父打量二人,“二位年紀不大,又不像是燒缸之人,卻說有事請教,想必是為了家父歇手之事吧。”

“老伯明智。”杜言秋拱手,“在下杜言秋。”

“聽說上杭來了位管事的杜公子。”陳父點點頭,一副瞭然,又看向姜落落,“這位想必就是凶肆的姜家娘子,你身上的這個褡褳我認得。”

姜落落笑笑,“是之前白沙鄉發生命案,老伯見過師父來驗屍吧。”

她不記得這戶人曾找凶肆幫忙。

“是三年前的時候,老戈來找過家父。”陳父提醒。

“凶肆的老戈找過阿公?我怎麼不知道?”

沒等姜落落髮問,陳三郎已經好奇地插話。

“那時你不在家。”陳父道。

“師父來找過陳阿公?所為何事?”

姜落落沒想到,老戈早就來尋過這位燒缸匠人。

可又想不通,老戈來尋他做什麼?

陳父驚訝,“老戈沒有與你說?我還當是他讓你們來的。”

“我們是在案中遇到難題,打聽到陳阿公,以為燒缸之事師父不懂,就沒有詢問過師父。”姜落落解釋。

“師父畢竟是師父,你們若去問老戈,或許就不必再跑這一趟了。”

陳父心想,年輕人就是年輕人,不論坊間傳言的話有多好聽,到底也是個衝動而缺少思考的年輕人。

“老伯說的是。”姜落落尷尬地笑笑,“可既然我們都已經來了,還請老伯多言幾句。師父轉述,總會有疏漏,何況已過去三年,有些話未必記得準。”

“家父過世,我也是轉述他老人家留下的話。”陳父捋捋鬍鬚,“不過我很好奇,你們又是碰到何事,來打聽家父當年的歇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