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竇輔即將沉淪於何玉那嫵媚的氣息之時,心中忽然湧起一股異樣的情緒,這股情緒像是一道閃電劃過夜空,瞬間讓他驚醒過來。
那是來自天賦深處的警覺,彷彿有一個聲音在提醒著竇輔,他人仍身處於皇宮之中,周圍的環境莊嚴肅穆,任何失誤都可能引發不可逆轉的後果。
此時,劉宏依然端坐在上首,目光銳利如鷹,正密切注視著他的一舉一動,竇輔心中一驚。
迅速意識到自已的失態可能會引起劉宏的不滿,於是急忙穩住心神,努力將注意力從何玉身上移開,試圖重新集中精神。
周圍的空氣彷彿在此刻凝固,竇輔感受到一種沉重的壓力,令他心跳加速。
深吸一口氣,調整呼吸節奏,試圖讓自已平靜下來,隨著心境逐漸平復,眼神也漸漸恢復了清澈,不再被何玉的嫵媚所迷惑。
竇輔暗自告誡自已,無論身邊出現怎樣的誘惑,都應始終保持理智與清醒。
“陛下,學生失禮了。”竇輔恭敬地向劉宏請罪,聲音中充滿了誠懇與緊張,他深知在劉宏面前,必須保持謙遜和敬畏,尤其是在這種關鍵時刻。
竇輔低下頭,不敢直視劉宏的眼睛,心中暗自思索著接下來的話該如何說才不顯得過於唐突。
“貴人秀外慧中,美貌天仙,學生初見,難免失態,還請陛下寬恕。”竇輔言辭懇切地說道,力求將自已失態的原因與對何玉的讚美連結在一起,以此來降低劉宏可能的不滿。
竇輔的聲音雖輕,卻無不流露出對這位美麗女子的由衷讚賞和自我反思的坦誠。
劉宏的目光閃過一絲光芒,那原本因為竇輔的失態而略微不悅的神情頓時消散。他看著竇輔,眼中流露出讚賞之意。
顯然,竇輔能夠如此迅速地恢復鎮定,並以恰當的方式向他請罪,給劉宏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也讓劉宏對於他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哈哈哈,無礙,你能這麼快就回過神來,也算是難得,朕恕你無罪。”劉宏爽朗地大笑起來,笑聲迴盪在大殿之中,像春風化雨般驅散了剛才的緊張氣氛。
竇輔感受到劉宏心情的愉悅,腦海中暗自鬆了一口氣,也平添了一抹自信的笑意。
“謝陛下隆恩。”竇輔心中鬆了一口氣,面上卻不敢有絲毫放鬆,依舊恭敬地低下頭,沒有絲毫的逾越之情。他知道,這是他這次相見的關鍵一刻,絕不能辜負劉宏的寬容與期望。
聽到劉宏的赦免,竇輔心中暗暗感激,更明白在這個權力中心,只有學會適時的低調與應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再次向劉宏行禮道謝後,竇輔在心中暗暗告誡自已要時刻保持警惕,不可因一時的疏忽而失態,只要時刻保持清醒與謙遜,始終保持內心,便能在波詭雲譎的宮廷中找到自已的立足之地。
“你小子真的是第一次見過愛妃,以前沒見過?”劉宏的目光如同火炬一般,緊緊地盯著竇輔,眼中閃爍著一絲戲謔和好奇,他的語氣輕鬆而又帶有幾分調侃。
事實上,竇輔之前的失神並非偶然,而是劉宏特意安排的一場小測試,他想看看竇輔是否具備足夠的定力和應對能力,以判斷他是否值得培養。
而竇輔的表現也顯然沒有令劉宏失望,這也讓劉宏對竇輔產生了更多的興趣。
竇輔深吸一口氣,努力保持鎮定,然後恭敬地回答道:“回陛下,學生以前一直在荊州,前段時間才來到京城。今日確實是第一次見到娘娘的尊容。”聲音平靜而堅定,透露出一種自信和沉穩。
竇輔心中暗自思索著,這位女子的魅力實在是非同凡響,即使自已事先已經有所防備,但當真正面對她時,仍然難以抑制內心的波動。
劉宏聽了竇輔的回答,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繼續打趣道:“那你小子倒是挺機靈的,從未見過面,就將滄海明珠這等寶物獻上,想必早就打算走後宮路線,好讓愛妃在朕面前多多美言。”他的話語中充滿了詼諧。
“陛下,您這是什麼話?”劉宏旁邊得何玉故作慎怒,眉頭微蹙,美目圓睜,狠狠地瞪了劉宏一眼。
那曼妙的身姿微微扭動著,彷彿風中搖曳的花朵,散發著迷人的魅力,何玉嬌聲說道:“臣妾雖說是收了這竇家子的禮,但也是因為他的確有才華,才向您引薦。臣妾可是一心為了陛下著想呢!”
何玉的聲音中透著幾分撒嬌的意味,讓人聽了心生憐愛之情。
“愛妃莫怪,朕並沒有責怪愛妃之意,只是……”劉宏見狀,連忙安慰道,眼中滿是關切和寵溺。他伸出手輕輕撫摸著何玉的臉頰,溫柔地說:“朕只是擔心某些人別有企圖,想要利用愛妃來達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哼。”何玉輕哼一聲,扭過頭去,似乎對劉宏的解釋並不滿意。
然而,何玉那嬌嗔的模樣卻在劉宏的心中激起陣陣漣漪,讓他不禁心中一顫,深深地被何玉的美麗所吸引,無法自拔。
在殿下的竇輔見到這一幕,心中暗自嘀咕:“真是個妖精啊!”他深知何玉的手段高明,能夠輕易地將一個男人迷得神魂顛倒。
何玉的一顰一笑都充滿了魅力,讓人難以抗拒,而此刻的劉宏顯然已經被她徹底征服,正逐漸成為了她手中的玩物,竇輔不禁感嘆,這位未來的何皇后真是厲害,如此小手段便足以掌控一切。
其實靈臺恢復清明之後,竇輔就隱約猜測出眼前這個女子的身份,畢竟如今能在劉宏身邊如此得寵,並且如此妖媚惑眾,宮中也就只有未來的何皇后了。
“陛下,學生雖然從未見過貴人,但早在荊州時,就聽聞貴人的賢明,所以學生獻上滄海明珠,並沒有什麼逾越的想法。”竇輔再次恭敬地說道,心中卻在思索著什麼。
“嗯,有心了。”劉宏點了點頭,滿意地說道,眼中流露出幾分感慨,“話說回來,朕與你竇氏頗有淵源,但奈何被奸人所誤,日後竇氏的家門就要靠你一人托起了,如若有什麼難處,可託人與朕說一聲。”
竇輔心中一震,連忙感激涕零地道:“學生替竇氏謝過陛下之關愛,學生必定認真修習,日後以有用之身,為陛下鞠躬盡瘁。”
竇輔心中暗喜,這次獻寶果然沒有白費力氣,不僅得到了劉宏的賞識,還結交到了未來的皇后。接下來只要好好表現,相信不久之後就能在洛陽站穩腳尖,名揚四方。
“哈哈哈,好,如若我大漢皆是你這等有志青年,何愁大漢不興。”劉宏聽得竇輔的表忠心,心中甚是歡悅,眼中流露出欣賞之情,稱讚道。
“學生謝過陛下誇獎,學生相信我大漢,在陛下的帶領下,一定能走上更加輝煌的頂峰。”竇輔恭敬地說道,他深知在這世上,幾乎無人不愛聽奉承之言,尤其像劉宏這樣好大喜功之人,恰恰需要這樣的讚美。
果然,劉宏聽到竇輔這番討好的話語後,心情愉悅,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連連點頭,表示讚賞。
“哎,如果母后還在世的話,看到竇氏家族中又出現了你這樣優秀的人才,她一定會非常高興。”劉宏感慨萬分地說,突然間,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悲傷,彷彿沉浸在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中。
劉宏滿是懷念地說道:“可惜,那些奸人善嫉妒,最終害死了母后,令母后鬱鬱而終。”他的聲音低沉,似乎在述說著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ps:這裡的母后指的是竇太后竇妙,而不是劉宏的生母董太后。)
“陛下請不要憂慮,如果姑姑知道那些奸臣已經得到應有的懲罰,她一定會感到欣慰的。”竇輔察覺到劉宏情緒低落,心裡暗自思考著,開口安慰道。他的聲音溫和,意在緩解劉宏的憂傷。
面對劉宏這般態度,竇輔臉上盡是受寵若驚之態,但心中卻不以為然。他並非愚人,深知竇家走向衰落的原因絕非僅因宦官專權。
眼前此人,或許在背後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心中暗想,若要真正扶持竇氏,光靠口頭承諾是遠遠不夠的。
“你這小子倒挺懂禮數。”劉宏輕聲說道,語氣溫和,帶著些許讚許之意。“朕昔日對竇公可是頗為倚重,倘若他還在世,必定會為你感到驕傲。”
聽到這番話,竇輔心生感動,深吸一口氣,抬起頭來,直視劉宏的眼睛,鄭重其事地說:“學生定當勤奮修煉,報答陛下的恩情。”此刻,二人之間彷彿展現出一幅君臣和諧、相得益彰的美好畫面。
窗外的陽光透過高大的殿門灑入,照在兩人身上,彷彿為這份君臣之情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