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章 文淵閣(二)

竇輔看著擺滿了編年史記、人物傳記的一排排書架,不停的挑選出一本又一本的書簡,時不時還會拿起一本來認真閱讀,試圖在這些歷史書籍中尋找到與記憶中重合的蛛絲馬跡,不斷的用這些書簡中記載的內容與腦海中的記憶互相對應。

雖然竇輔不懷疑腦海中記憶的真實性,但懷疑記憶中的世界,與自已現在所處的世界是否有共通性,如果有,那到底是在哪一個方面有共通,哪一方面有不同。

竇輔也很迫切的想知道腦海中的記憶是否可以運用在自已身上,只要記憶中的資訊能有一成用的上,無論是對竇輔自已,還是對竇氏家族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要知道,一旦證實了,那麼竇輔就等同於預知未來,預知未來不一定能讓竇氏天下無敵,但絕對能讓竇氏趨福避禍。

雖說在這世間也有許多精通命數、氣運或者是演算之術的能人,但再精通也沒有誰可以看到如此詳細的未來,最多隻能看到一定的趨勢,而看不到細節。

即使有人能預知到一部分未來,也不敢改變什麼,或者過多透露天機,畢竟此方世界的天道可不是開玩笑得,你一旦觸碰到天機,就必定會受到天道的監管,一言一行都可能黴運加深。

話說回來,竇輔不斷的查閱資料後,有些確信記憶中的世界是與自已的世界是有共通性的,雖然在一些細緻末節上有些不符合,但在歷史車論大勢中,還是分毫不差的。

此方天地除了力量體系強於記憶中的世界之外,一些工藝、製造業或則是在某些領域上,也都優於那個世界,能用的上的就只有“預知未來,還有超越時代的“思想”與“思維”,但這對於竇輔來說,已經足夠了。

在興奮之餘,竇輔並沒有因此停止在書海中遨遊,而是繼續在書海中尋找可以反駁或是可以印證的內容,為的就是要消除內心最後的一絲疑慮。

有些人可能會說竇輔有些吹毛求疵,有些多疑,但事實上在竇輔懂事之後,竇瓊英都在時刻的教導竇輔,人必須要三思而後行,疑慮也是“三思”中的一環,正所謂“用而不疑,疑而不用”。

“用而不疑,疑而不用”這個句話,並不是讓竇輔百分百相信某些事或者是某些人,而是要讓他不能僅憑感覺行事,純感覺是靠不住的只做有把握、有計劃、有目標的事情,只用自已信任的人。

其實在這個世上,許多成功者,無一例外都是身性多疑的,哪怕記憶中那位強大的魏武帝曹操也是多疑之人,與那些失敗的多疑不同,曹操身上還是豁達之人,因為多疑殺人,又因為豁達用人。

兩者雖然矛盾,但並非如此,曹操豁達可以無條件相信他人,反過來哪怕有一絲可疑曹操都會手起刀落,盡顯亂世梟雄之風,雖令人不齒,但這也是其最終能成功的原因。

因此對於竇輔來說,適當的多疑並非是錯,反而是優點,只要消除心中所疑,竇輔就可以放心的靠著識海中的記憶,大膽的運作,提前佈局,搶佔先機。

東邊的太陽漸漸傾斜向西方,向著歸宿漸行漸遠。朝陽的光輝透過天空,大地被染上了金色的溫暖光暈,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逐漸向西方移動,它的輝光逐漸由明亮的橙色轉變為溫暖的紅色,慢慢地染遍天空,太陽的輪廓逐漸變得模糊,但它依然是那麼輝煌壯麗,將一切都籠罩在它美麗的光芒之下。

文淵閣在豔陽的照耀下,影子由長變短,再變長,時間就這麼一點一滴的溜走。

黃昏時分,太陽漸漸接近西邊的地平線,月亮也逐漸爬了上來,日月此時剛好同輝,當微弱的月光透過窗舷灑在竇輔臉上時,竇輔才有些意猶未盡的收拾被自已翻得混亂的書籍,精挑細選之下又拿起其中幾本比較重要的史書,打算拿回去再研究研究。

收拾完後身邊的書簡,並擺放回原位後,竇輔便拿著幾本書籍離開此處,然後就打算先去找陳珺,一邊邊找心中一邊不禁想到,陳珺會不會覺得太無聊離開,畢竟邀請人家來圖書館,自已卻丟下人家小姑娘。

經過一番尋找,沒有見到陳珺的身影,竇輔會以為她已經回去了,正準備放棄時,才在專門收錄醫家學說的書籍中,看到陳珺的身影。

遠遠看去,陳珺身邊擺著一沓比她還高的醫書,而自已就靠在那裡,手拿著一本書籍看的津津有味,陳珺彷彿完全沉浸在其中,甚至有一些廢寢忘食的感覺,如果不仔細看,說不定竇輔真就自已走了呢。

完全沉浸在手中的書籍中的陳珺,沒有絲毫感覺到竇輔的靠近,竇輔也玩心大起,悄悄靠近過去,想看看陳珺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注意到身邊有人。

直到陳珺看完最後一頁,也沒注意到竇輔的存在,合上醫書後,陳珺打算換一本繼續看,一回頭,差點與把頭靠了過來竇輔相撞。

“呀!”陳珺被突然出現的人嚇了一跳,驚訝一聲後,拍著自已的小胸脯說道。

“輔哥哥,你什麼時候來的,走路怎麼沒有聲啊,嚇死珺兒了。”

“我都來了很久了,只是珺兒看書看的太入迷了,我站在這裡這麼久,都沒發現我。”竇輔笑了笑回道。

“哼,我不管,都是你的錯,你就是故意想嚇我。”雖然有些理虧,但陳珺還是有些嘴硬的說道,甚至揚起拳頭作勢,要揍竇輔。

“好好好,是哥哥不對,不應該故意嚇你,沒想到珺兒你竟然對醫術如此感興趣,心地真......”見狀,竇輔趕緊道歉,正打算藉機誇一誇陳珺,但看到陳珺手上的醫書名字,就有點難誇出口。

因為陳珺手上的書都很詭異,《毒倒神農的一千種草》、《扁鵲的毒師之路》、《萬毒圖鑑》......可以說,陳珺手上的醫書,沒有一本是救人的。

“呃......”看著陳珺手上的“毒書”,感覺後背有些發涼。

“輔哥哥,你別誤會,我只是對這些奇形怪狀的毒,感到好奇而已,沒打算用的,嗯,真的,沒打算用......”看道竇輔盯著自已手上的醫書,陳珺不好意思的解釋道,甚至還不斷強調著自已不會用,雖然竇輔不是很相信。

“嗯嗯,沒事珺兒妹妹喜歡就好,時間也不早,我們該回去了,回去晚了你哥哥該著急了。”

陳珺看著外面漸漸黑下來的天色,點了點頭後,又抱起幾本還未看完的醫書,滿臉期待的看著竇輔,問道:“輔哥哥,這些書可以外借嗎?我想借幾本書回去好好學習,以防日後有人對輔哥哥下毒。”

雖然對陳珺借書的動機不是很相信,但竇輔沉吟片刻後,答應道:“嗯,借幾本書應該沒什麼問題,但還得請示一下七爺爺。”

雖然文淵閣可以外借書籍,但這都是面向竇氏族人,但陳珺再怎麼說也不是竇氏子弟,因此竇輔也沒有把話說的太死。

兩人各自拿著幾本書來到竇祊跟前,先是恭敬施禮後,“拜見七爺爺。”

竇祊從修煉中回過神來,點了點頭,看著這兩個小傢伙說道:“嗯,怎麼樣,在這書海中走一遭,應該有所收穫吧。”

竇輔點了點頭,回道:“嗯,是的,家族藏經閣真的很棒,今天收穫頗豐,所以我還想多借幾本書回去。”

竇祊欣慰的點了點頭,對於經常守護在家族藏經閣的他來說,有家族後輩喜歡看書,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嗯嗯,不錯,孺子可教也,咦~《東觀漢記》、《新語》、《淮南子》、《春秋繁露》, 輔兒你借的這幾本可都是史書,沒想到你對前人往事,也有這麼大的興趣。”

“嘿嘿,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所以輔兒,想借鑑前人之事,充實自已。”

竇祊以及一旁的陳珺,被竇輔的突然一番話震到,竇祊愣了愣後,很是高興,“哈哈哈,好一個以史為鏡......不錯不錯。”

看到竇祊如此高興,竇輔也藉機幫陳珺問道:“嘿嘿,對了,七爺爺,珺兒妹妹看上了幾本書,不知可否借離文淵閣。”

竇祊看了一下陳珺手中的“醫書”,也是有些詫異,沒想到看起來斯斯文文的小姑娘,既然喜歡看這種書,沉默半晌後,回答道:“呃,原則上外人是不得隨意借出書籍的,但這小丫頭與我竇氏是世交,再加上也很合老夫的眼,借出去也不是不可,不要錯過規定還書日即可。”

說罷,還不等陳珺感謝,緊接著又丟出一枚紫金令牌,對著陳珺溫和的說道:“這是老夫的貼身令牌,以後你可以靠著這個令牌隨意進出文淵閣,可以說,你只要不燒了這個藏經閣,沒人會攔著你。”

陳珺接過拋過來的令牌,非常感激的對竇祊鞠躬,“珺兒,謝謝七爺爺所賜。”

“不必多禮,對了,如果你的確對這方面感興趣的話,你可以持著我的令牌去找竇元,那小子除了在治療靈魂這方面出眾之外,在其他醫道領域也是小有成就,跟著他,說不定你可以學到點修息。”

說完,竇祊便擺了擺手,便打發兩人離去,繼續閉目養神,在文淵閣的文道氣海中,默默療傷。

陳珺聽罷再次謝過竇祊後,就和竇輔一起離開了文淵閣。

-------------------------------------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