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輔整理好儀容,穿戴整齊後,便帶著小丫鬟青竹離開小院,往家族族學的地方趕去,對於胡先生的第一天開學,竇輔不敢也絕不能缺席,身為少主的自已,竇輔可不想成為被抓出來的典型。
竇氏族學建立在潛龍島的東北角,正好坐落在鴻昌園的正北處,佔據著島上八分之一的面積,是島內重要的大型建築群之一。
穿過一座座古雅的樓閣,又穿過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還好竇輔已經開始習武了,不然單單從小庭的到學舍的路程,也夠竇輔喝一壺了,這時候竇輔腦海中不由自主的彈出一股想法,假如讓記憶中的那群被稱作“脆皮大學生”過來走一遭會如何,想著想著就來到了族學的所在地-誠德學舍。
誠德學舍的整體建築採的都是頂級木材,每一根木材的都達到五百年樹齡以上,牆面平整且堅實,表現出儒家追求的穩重與厚重,建築外牆呈現深色調,沉穩的深灰色格局,更是給人一種沉著莊重之感。
誠德學舍是竇武,也就是竇輔的祖父,在接管家主之位,力排眾議擴建原來的學堂擴建而成的,門口的牌匾也是竇武親自提筆寫的,可以說這是“東漢三君”之一竇武,為數不多的墨寶。
誠德學舍中的“誠”字,源自《論語》中的誠,聖人提倡做人要以誠為本,言行要真實可信,這也表達了竇武對家族後輩子弟的期望,希望後人真誠待人,以誠信立足於世。
“德”字,取自《大學》的\"明德\"之道,時刻保持謙遜待人,忠君愛國之德行。大學中有言:“修已以敬其身,修身以正其家,修家以治其國,修國以平天下。”生於在世,做任何事,說何言,首先都要先學會做人,修已修身。
竇輔感悟了一下自家祖父的墨寶後,便獨自走踏入學舍,而青竹則是從側門進入到學舍的偏房,按照規定,凡是進入族學的學子,無論何人都不允許有侍女在旁。
進入學舍,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堂室,而是一個大型的露天場地,場地正中有一個由一整塊巨大的石雕築而成的石臺,渾然一體,石臺上有數張桌子,都是族學的各科學長,坐在正中的正是剛接任祭酒之位的胡騰。
胡騰如送般端坐在石臺上,其姿態莊重而凝重,身軀筆直挺立,臀部坐在腳後跟上,身體均勻分佈在兩腿之間,一個腿摺疊在另一個腿上方,膝蓋併攏,同時雙手搭在腿上或雙手交叉於胸前,似是內心思考的象徵。
胡騰的面容平靜而沉穩,眉頭微皺,彷彿深思熟慮,整個人彷彿與教室的氣場融為一體,散發出一股莊重而深邃的氣場。
進到廣場之中,竇輔遠遠的向著石頭上的師長們恭敬作揖行禮。
“嗯,找位置入坐吧。”胡騰睜開了雙眼,看了看竇輔,點了點頭便示意其坐下。
“是。”說罷,竇輔很快便在廣場上找到了自已的位置,剛坐下。竇輔才注意到,原來坐在自已旁邊的不是別人,正是前不久才認識的陳臨,陳珺兩兄妹。兩兄妹也注意到了竇輔,抬了抬頭,禮節性笑了笑地,點了點頭,用眼神輕輕地打了招呼。
竇輔也回敬了笑意後,就安安靜靜的坐下,因為諸位學長都在臺上端坐的原因,坐下後的竇輔也規矩的坐著,並沒有找兩兄妹交流的想法。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已經開始有竇氏子弟,陸陸續續的進來。除了一開始有一些子弟,會在坐下之前打鬧一番之外,之後每位進入教室的竇氏子弟,都是非常自覺地安靜下來,乖乖的找到自已的位置坐好,並沒有出現話本中的一些所謂的桀驁不馴之輩的情節。
當然也不能說竇氏的教育好到,沒有紈絝之弟,而是全族上下經過一番毒打後,桀驁不馴或則紈絝之弟之流,不是“折戟”在皇城之中,就是流亡於逃命的路上,要知道過去竇氏最輝煌的那幾個時期,什麼四大公子,八大“才子”有一半都是出自竇氏。
可以說劉氏之下便是竇氏,家族子弟的氣焰要多囂張有多囂張囂張。竇氏也因此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當時的竇氏為了自保,家主自裁,在朝野身居高位也自動下野,在消耗許多利益以及人情後,才讓當時的竇氏得以存留。
也就竇武時期吸收前人的教訓,執掌家主之位後,雷厲風行,大刀闊斧的對竇氏進行改革,竇氏才再次崛起。不僅嚴於律已,對家族子弟更是極其嚴厲,然天意弄人,再如何苛於律已,最終都還是淪落為權力的犧牲品,這一次的沒落甚至是搭上整個竇氏,被群狼分食,可謂是已鯨落萬物生。
而竇氏子弟的教育也是那一次改革的重點,幾乎所有竇氏年輕子弟,都必須送到竇氏秘地-潛淵谷進行嚴格的進修,合格後才入世。這也是為什麼竇氏在洛陽失敗後,竇氏的所有高階力量都被連根拔起,而許多年輕後輩卻能儲存下來,這也可能是竇武為竇氏的延續上的一道保險吧。
言歸正傳,隨著時間的推移,廣場上的坐席也陸陸續續坐滿了,竇氏年輕子弟已悉數到齊,可能是因為胡騰身上散發的氣場的原因原因,每一位竇氏子弟的坐姿都非常規規矩矩,且沒有任何一絲交頭接耳,一片肅靜。
人齊後,胡騰睜開雙眼,銳利的目光掃過每一位在場的學子,在場每一位被胡騰掃過的人,都有種衣服被扒光似的,暴露在胡騰眼裡。
審視一番後,胡騰不禁點了點頭,心中一番感慨,不愧是傳承已久的老牌世家,年輕後輩中的質量不是一般的百姓之家可以睥睨。
雖然絕大多數子弟並沒有像竇輔等人的先天天驕之資,但其中的幾位佼佼者,假如細心培養,再經過一番後天的努力,未來的成就不一定會比那些天驕差,歷史上又不是沒有那種以後天之姿逆伐先天的示例。
審視完眾人後,胡騰整理了一下褶皺的衣角,便站起身來看著場下的眾人,說道:“諸位,你們好,我姓胡,名騰,字子升,首先胡某很榮幸,可以受到家主之邀,擔任誠德學舍的祭酒,今後,我便是你們的祭酒兼儒學老師。你們可以稱呼我為祭酒,也可以稱呼我為先生。
胡某之所學乃是儒家之經典,《詩經》《周易》《禮記》等皆有涉獵,師承有“東漢三君”之稱的竇武,也就是在座諸位的老家主,胡某擔任祭酒,也算是完璧歸趙了。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希望你們不忘初心,嚴於律已,不負誠德之名。”
胡騰說到此處,停頓了一下,將識海中的浩然正氣發散出來後,繼續講道:“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是要靠自已去解決,不到萬不得已不去求助於別人,是故君子當自強不息。”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君子之道三,仁德的人不憂愁,睿智的人不迷惑,勇毅的人不畏懼......”
“這也是我對諸君的期望,願諸君人人可為君子,人人可成玉,望諸君共勉,無忘聖教誨,嚴於律已,凡事皆要三思而後行......”
胡騰發言內容很長,但並不是所謂的假大空,每一句每一字都蘊含大道,聲音都不大,但都極具感染力,彷彿可以穿透靈魂般,深的刻在了眾人心裡。坐在下方的竇輔可謂是聽的極其入神。
“是,謹記先生教誨,吾等必不忘聖人之言,以嚴律已......”臺下的一眾學子,聽完胡騰訓完話後,雖然都是還有些意猶未盡,但也極快的反應過來做出回應。
-------------------------------------